2021上半年度城市商业银行排行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商业,银行,城市
  • 发布时间:2021-08-30 11:24

  《北国之春》

  有一幅画,画上面是一条将要撞上冰山的巨轮,下面写着“能挽救这条船的,只有你”。

  当危机来临,化危为机的原动力,恐怕只有基于本能的求生意识;对于企业来说,全力自救才是出路;对于民族来说,没有什么救世主,获救要先自强。

  城商行主要服务于地方、中小企业,在全国性银行不断深入全国细分行业背景下,作为风险抵御方面的能力高于如农村信用社等农商行类型的银行但又明显弱于全国性的大银行的银行金融机构,面对内外之忧,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挑战。

  自2019年以来,包商银行、锦州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的重组,将城商行的发展潜在风险迅速暴露。

  在2020年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银行利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小型银行,受疫情影响也较大。

  冰山在前,能挽留这条船的,只有每一个城商行人。城商行的最大优势是本土地缘,最大化团结本土力量,理顺内部关系,用好本土人才,有利于城商行效力的最大化。

  2020年9月银保监会核准了四川银行的筹建和开业申请,成为新设合并方式设立的四川省首家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2021年4月山西银保监会核准了山西银行的开业申请,山西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和阳泉市商业银行5家城商行退出了历史舞台;2021年1月辽宁省拟申请合并辽宁省内12家城商行,辽宁省城商行数量将由15家缩减至4家。省内整合,有利于剥离不良资产、整合资源、进行结构优化,提升抗风险能力,在抱团中取得热量,在近亲联合中最大化组织优势,单点作战的一盘散沙式短板让位于精诚合作的凝聚效力。

  任正非在文章《北国之春》说,“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来自亲人的无私风险,我们生活、工作和事业的原动力,首先来自妈妈御冬的寒衣,来自沉默寡言的父兄,故乡的水车、小屋、独木桥,还有曾经爱过你但已分别的姑娘……”本土经营是城商行兴起的起点,也是转型的立足点。

  立足本土,首先是立足共赢。《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吉姆·柯林斯认为人只有两类:第一类人以自我为先,总是把精力和目标用于名利、权利游戏中;第二类人具有利他意识,持久的事业、真正的建树、创造和贡献才是其雄心所在。

  春风十里,与机遇同行

  新历史机遇时期,一些城商行正在“春风得意马蹄疾”中驰骋。

  1. 北京银行

  4月,北京银行2020年年度报告及2021年一季报发布,报告显示,北京银行成为第一家总资产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稳健增长,战略转型成效显著。 作为头部城商行,北京银行除了在不断夯实主场优势、坚持“担当首都银行业稳企业保就业的主力军”历史任务的同时,也在不断挖掘新增长领域,在历史机遇中顺势前行。

  深耕数字普惠是北京银行重点发展方向,在金融技术方面,北京银行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接税务、工商等系统,及政府的数据,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一个比较客观的、真实的了解,解决信息不对称企业状况的问题。同时通过打造数字化的场景,利用先进技术例如区块链等把过去传统的纸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变成一种类似于数字货币然后进行拆分。

  在零售转型方面,2020年,北京银行零售业务已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增幅8.1%,占公司营收比约22.08%。零售客户突破2300万户,移动用户超过1100万户,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零售AUM达到8000亿元。

  2. 宁波银行

  城商行中的“好学生”宁波银行的表现也可圈可点。2000 年,时任宁波市财政局副局长陆华裕先生调任宁波银行担任行长,面对刚由17家城商行合并而成、亏损达到 16 亿元、资不抵债、不良贷款率超过40%的历史包袱,宁波银行开启了其逆袭之路。一方面,增资扩股补充弹药;另一方面,通过加大贷款清收、核销力度等减轻负担。进入2006年,宁波银行引入战略投资方华侨银行,并逐步确立了避开国有行、股份行在大企业上的竞争优势,以中小企业为核心客群的业务定位转型和以长三角为核心、以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为两翼的发展布局。

  通过明确的战略定位,合理的股权结构设计,有效的管理机制,依托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高度活跃、发展迅猛、信用环境相对良好的区域优势,宁波银行发展成为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强、资本充足率高、不良贷款率低的银行之一。

  拥抱数字化之春,可以弯道超车吗?

  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133家城商行,根据2021年上半年的城商行变动,全国城商行数量由133家缩减至118家。随着省内城商行向规模化演进,通过数字化的互联网技术布局,加强机构内部协同,为客户提供方便、稳定的金融服务系统,成为城商行业共识。

  大部分城商行的客户年龄段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中,又由此衍生出大量的基础存取款业务,线下网点的业务也多集中在为中老年群体服务。

  单一的用户群体导致在疫情的冲击下,这类不擅长网络银行应用的中老年用户群体会大幅减少银行业务办理频次,给城商行经营带来风险。而金融科技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发掘新客户群和业务,解决过去城商行严重依赖利息收入、长期依赖头部客户等问题,增强抗风险能力。

  数字化发展是未来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的一个明确方向,城商行通过数字化建设对传统金融业务进行流程改造、模式创新和服务升级,同时解决银行自身的人力天花板的瓶颈问题,提升效率,满足银行未来不断发展的需要,并且在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领域开辟出了新的业务,既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较大挑战,也为其转型带来了重大机遇。

  因此,我国中小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指引下,正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银行内部管理、产品创新、客户营销、信贷风控等各个场景中的应用,进行银行数字化转型,期望实现“弯道超车”。而在新一轮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机遇面前,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建设数字城商行或成为进一步激发城商行发展动力,实现弯道超车的新引擎。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业务的转型,需要技术的深入融入和创新应用。2021年5月,富滇银行、中原银行均与阿里云签订了相关数字化转型的合作,大型科技企业和中小银行的合作不仅可以加快双方在银行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上的进步,在合作过程中也对金融机构探索数字化转型具有借鉴意义,同时这种模式也是小规模城商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

  冬去春来,夏隐秋至,周期变化,是自然的规律,也是商业的法则,做事的法则,做人的法则。冬天终会过去,敬畏规律,思考和抓住最本源的东西、不变的东西,也就容易实现真正的成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