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延安劳模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失踪,延安,劳模
  • 发布时间:2011-02-12 13:13
  即便在延安,吴满有的名字也近乎失传。我去陕北寻找过他的足迹,满大街已没几个人还知晓他,只有他的孙子吴志明向我提起往事,仍忍不住神采飞扬:“王震一开始对他担心得很,因为他没文化,不识字。但我爷爷说没事,就给他在军队做后勤工作。开始打了胜仗,他拉着大白马回石湾老家时,可高兴啦。”

  连吴志明都讲错了,吴满有当年骑的相当漂亮的大洋马,不是白色是栗色。那是1947年,国共内战开打,吴满有以劳动模范的身姿,参军一线,在王震指挥的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任民运部副部长,用榜样的力量表达对抗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的雄心。

  吴满有可是在陈永贵之前,中国排在第一位的农民劳模。当时的延安是这样一个场景:你如果去丁玲家,会看到客厅里有吴满有与毛泽东、朱德并排悬挂的画像。窗外,也许正有“吴满有秧歌队”载歌载舞路过。晚上去看电影吧,凑巧主角还是吴满有——正应了毛泽东专门为他写的题词“天下有名”。

  而在1942年,延安卯足马力赋予吴满有以意义之前,他还只是一个名声在几平方公里范围内打转的庄稼汉。没错,这个大字不识的逃荒者,是个种田的行家,也响应共产党号召,踊跃交粮,这就够了——他的命运因此发生了转折。党内新闻工作者发现的眼睛,将其推上了历史的前台。

  那时中国还在蓝色政党统领之下,红色的延安名义上也效忠于“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但在“抗日统一战线”之下,国共的裂痕已经越撕越大。国民党指责共产党暗地扩大地盘壮大自己力量,开始对其进行经济封锁。延安于是展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口号喊出三年后,吴满有横空出世了。

  吴满有的浮出水面,带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毛泽东、朱德、林伯渠等人,在公开场合盖棺定论式的褒扬,使吴满有的符号性地位有了坚实的地基。那个时候,种田是第一神圣的事业了。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还拜吴满有为师,在他家的窑洞里住了七个月。在南泥湾修理地球的三五九旅旅长王震,也常常向吴满有请教。

  然而,让吴满有急转直下的事件,是他的被俘。在别人的告密下,胡宗南部队认出这个延安红人,盛情款待,令其穿国民党军服拍照,还在广播中,让口音相像者以吴满有名义痛骂“共匪”,并宣布脱党。《爱国青年》月刊甚至还出了一期“吴满有专号”,可见其受重视程度。

  吴满有算是被国民党害惨了。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国民党释放回家,风流于是不再,1959年3月抑郁而终,寿仅66岁。如果没有“被俘叛变”的阴影,他或许会活得更久些,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他应还是冲锋陷阵的示范人物吧。但终究,他成了中国新闻史、农业史和政治史上的失踪者。

  (杨新礼摘自《看天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