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计算机,教学,学生
  • 发布时间:2021-11-15 16:49

  计算机作为新时代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对于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学好计算机课程知识,掌握计算机技能,是学生走进社会,顺利进入工作岗位的必备素养。因此,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结合中职学生特点,设计计算机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职生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1 当前国内中职计算机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遇到的问题

  1.1 材料难度高

  多年的发展使得我国计算机教育已经越来越成熟,中职计算机教育的追求和目的是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使学生了解与掌握计算机技能的使用方法、操作方法。计算机教学不能从零开始,计算机教学需要体现阶段性教育目标追求。当然目前来看,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材知识点太过专业已经成为普遍问题,学生无法完整的掌握所有知识,理解所有内容。学生上课听不懂、不理解成为了常态。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甚至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1.2 教师与学生认知不正确

  在科技的推进与发展中,计算机教育以全新的形式和身份出现在中职教育领域。相较于其他学科,中职计算机教学更加灵活与自由。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教学,吸引学生的同时,保障课堂教学效果。虽然中职高考当中有计算机这门科目,不过因为学生的重视度不高,认为自己会使用计算机,能够操作计算机,所以学习并不认真、并不努力。不少学生学习的时候,没有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中,表现不认真,不重视。一些中职教师在教学中得不到良好反馈,久而久之同样不再重视计算机课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并没有予以计算机教育足够重视度,没有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教师教学态度不够端正,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以上种种无法保障中职计算机教育效果、教育质量。

  1.3 教学方式老套陈旧没有创新

  师讲生听仍旧是当前国内中职教育中的普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一股脑将知识交给学生,完成所有知识的讲解。学生没有动脑思考的过程,学生只需要全盘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即可。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越来越依赖教师。学生渐渐失去了思考能力。中职计算机教育中,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被动学习。当前国内计算机教育仍在使用填鸭教学模式,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不很好的培养。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直是很重要的内容。信息技术是社会的主旋律,中职教育中随处可见计算机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而言,创新是很重要的因素。

  1.4 没有实现实践与理论的同步学生操作机会少

  中职计算机教师同样需要重视创新,给予创新高度关注。教师需要利用计算机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向社会输送优质信息技术人才,其体现的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追求。计算机教学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计算机教育对于教学操作性、灵活性有很高的要求。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力需要上机操作过程。可是当前国内很多中职显然对计算机上机操作不够重视,没有让实践和理论同步进行。很多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但因为缺少上机实践过程,所以没有内化知识、理解知识。

  2 中职计算机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思路

  对于民族进步和发展而言,创新是很重要的内容,有了创新时代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中职生即将步入社会,中职生是未来国家的主人公。中职生掌握与了解高新科技,使用高新科技创造新的成果,学习新的理论才能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中职计算机教育需要教师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使学生能够使用已知经验、已有知识培养自我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利用创新手段解决问题,这是所有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2.1 应用计算机环境创设教学环境

  过去中职计算机课堂,因为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与单调,教师没有足够多的教学经验,故学生往往很难产生计算机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众所周知,提出问题以后才能展开知识的讨论,讨论的前提是先提出问题。中职计算机教育中,教师需要提出和计算机网络有关的知识、有关的问题。依靠学生本身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交流当中,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了解计算机历史和计算机发展始末。教师需要立足于中职计算机知识创新教学思路、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让学生表现出求知欲望,创新心理内在认知。

  2.2 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自主学习过程

  当前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使得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信息知识越来越多,支撑体越来越复杂。人们常说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中职生如果无法自我提高、自主学习,就无法满足当代的信息快速发展环境需要,成为社会所需人才。中职信息技术教育需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提升学生自学能力,这是当前中职计算机教育主要教学模式和思路。众所周知,当代背景下,计算机教育的主要方式为学生上机练习。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辅助性角色。每一名学生都有很多的上机操作时间、上机实践时间。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完成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这所体现的是当代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自主学习创新概念和手段。

  2.3 设置实践目标创新学习内容

  相较于其他中职课程,计算机教育目的和追求是让学生掌握使用电脑网络技术,取代劳动力办公与学习。中职生大多喜欢各种实践课程、动手课程。中职计算机教学深受学生喜欢。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按照学生兴趣情况布置计算机网络问题。学生在上机实践中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理解,体现了教学模式创新追求。

  3 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

  实际上创新能力包括很多能力,创新能力发展经历许多过程,需要有激发、积累、引导等一系列步骤。中职计算机教育需要做好学生学习兴趣引导,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学习目标。学生需要长时间学习并接触操作才能渐渐理解计算机课程知识。中职计算机教育对于学生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增强实践能力作用非常显著。

  3.1 改革教育方式积累创新意识

  计算机教育是一门自由灵活、实践性突出的课程。教师教学中需要采用多变性方法。不过传统课堂教学中,大多为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学习。教师成为了课堂主宰者,学生的消极学习状态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学习兴致,甚至会导致学生思维越来越僵硬。新时期背景下,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用先进的理念教学。教师教学中传达理论知识,学生此时认真听讲,配合自己的实践操作积累知识经验。需要强调的是,此前需要学生充分了解上机操作步骤与操作环节,保持良好操作环境,文明上机、高素质上机,这样才能有效完成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打造新型计算机课堂、创新计算机模式。教师课堂教学的时候,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理解与明白计算机教育的特点和区别。在多次实践、多次上机中,学生就能形成创新意识,感受与理解上机实践意义,收获实践操作乐趣,在长时间训练中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3.2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中职计算机教育中,教师引领理论知识传输,教师是课堂学习环境管理者、控制者。教师的创新与存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以及创新思维的调动影响重大。师生互动和讨论能够使学生形成计算机学习好奇心与主动性,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的解决学习问题、学习要求。师生沟通、师生讨论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中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多鼓励、多引导、多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让学生能够创新思考、创新交流、创新讨论。在讨论中独立解答,完成思想交流、知识学习,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计算机课堂的一部分,实现课堂整体创新与进步。

  3.3 拓展认知激发学生创造力

  中职计算机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特点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主要用上机操作过程学习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课扮演辅助角色。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课本知识、课本内容。学生自学同样也是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主要模式。教师在计算机知识讲解中,需要突出学生课堂主体位置,让学生能够更积极的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意识。教师需要适当安排学生上机实践、上机操作,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乐趣,收获成功。从被动学习变得主动学习,完成知识学习和探索。

  3.4 引入生活元素激发兴趣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过去的教学内容单调、方式单一,无法保障学生全面理解与正确认知计算机知识存在意义,学生失去了计算机知识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所以计算机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够了解生活与工作中的计算机重要性与意义,让学生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况设置生动的问题、趣味的情景,使学生形成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中解决问题,集思广益深入了解知识。教师的引导能够让学生顺利掌握计算机知识,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中职生计算机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特点,在实践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在实践教学中,有些学生不喜欢学习,对计算机知识兴趣不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们认为学习没有用,在生活中和未来的工作中根本用不上课上学习的知识。这种错误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岗位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师应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将计算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强化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指向性。例如在学习与“photoshop”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穿着入手引导,大家穿的衣服色彩不同、款式不同,现在遇到撞衫的情况几乎很少,但大家有没有想一想,衣服是怎么设计出发的,衣服的颜色、尺寸、图案等都是可以自己设计的,然后将设计的作品发给生产厂家制作。此时,学生们的兴趣非常高涨,课堂氛围活跃,并展开讨论生活的很多东西都是可以自己的设计的,如雨伞、水杯、垃圾桶等等,设计出自己喜欢,可以展现出个性的事物,但如果大家想要自己设计出喜欢的物品,需要先从学习photoshop开始,为后面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中职计算机教学与生活元素的融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计算机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3.5 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创新性教学需要课外活动和课外实践。中职计算机教学需要拓展课堂模式、课堂内容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课堂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同步学习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学生能够形成创造能力。

  中职计算机教学开展引入网络资源,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网络中包含大量的资源,其中包括很多宝贵的学习素材,作为计算机教师,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是无法代替学生学习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就是学生走向独立自主的过程,由教师管理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过程。在实践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学生们可以自主在网络中搜集信息,寻找资料,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实际上,在中职生的生活中网络是占有很大比重的,但是学生却没有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开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网络中选取素材,发挥网络资源的重要作用,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教师要尝试不同的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责任感,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高质量的计算机课堂,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3.6 实践理论同步推进提升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

  对于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来说,实践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实践中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上机操作的时候,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体系,应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此时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得到充分锻炼和培养。教师教学需要将重心从过去的只在意理论讲解挪动到实践和理论并行。比如学习PPT操作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提供学生微课视频,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以组为单位实践操作,并总结操作中的问题,最后集思广益交流自己的看法与理解。此外,在实现实践理论同步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改变传统单一化的教学评价,传统教学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而多元化评价主体则由一转为多,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互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评价。多元评价要求教师不能始终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还要在评价中融入学生的学习状态、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学习状态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而创新能力则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能力更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根本,只有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实现中职计算机教学目标。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积极鼓励和表扬学生,增强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信心,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而有效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投入社会打好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其对于教师而言属于挑战性很高的工作,计算机教学本身自由性、灵活性突出。教师教学中除了要完成高质量教学要求,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课外创新能力与课内创新能力培养,做好引导,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我主导意识,挖掘学生潜力,打造新时代的创新课堂,完成学生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工程技术学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