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意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情意教育,自信心,培养
  • 发布时间:2021-11-15 16:54

  现在大多幼儿在家里父母大包大揽,孩子失去了很多展示率真、创新的机会,变得没有主见,缺乏自信心,做事犹豫不决,意志薄弱,同时,由于过度溺爱导致缺乏健全的心理倾向,从而阻碍了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在情意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非常重要。

  现在大多幼儿在家里父母大包大揽,孩子失去了很多展示率真、创新的机会,变得没有主见,缺乏自信心,做事犹豫不决。因此,在情意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结合多年的幼教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并依据幼儿性格特征和爱好取向,构建具有自我标识特质的自信心源泉,这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情感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有目的地增强幼儿自信心的原动力,经常诱导孩子多说自信的话,能使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充满自信心。在幼教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地长期坚持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单独完成某项游戏、活动的能力,并依据其性格爱好,有倾向性地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各种能力。

  为此,幼儿教师可以首先选择幼儿熟悉的活动引导幼儿的参与,如在幼儿喜爱的折纸活动中,幼儿教师应在活动开始前首先引导幼儿建立自己在活动中的实践目标,让幼儿能够结合自己的真实能力,说出“豪言壮语”。这不仅能够驱动幼儿更积极的参与到后续的实践活动之中,还能使幼儿真正在自己熟悉的活动领域真正实现自己前期制定的目标,将自信的话转化为真实的实践。这种有实力支撑的自信话语将成为幼儿不断增强自信心的原动力,不断推动幼儿以自信的态度参与到多元化的幼儿园实践活动环节之中,并始终以自信心理激励自己,真正实现最终实践效率的有效提高。

  2)有目的地培养幼儿认真负责的态度

  幼儿每说出一句自信的话,教师和家长要鼓励他们实现自己的诺言,并结合实际结果,及时提醒幼儿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如此反复多次后,孩子行为的目的性与责任感定会逐渐增强。

  3)要正确引导幼儿多做力所能及且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信心。幼儿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特点估计不足,难免会出现与自身实际不符的现象,教师和家长要正确引导,使幼儿在比较全面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说出与实际相符且展现自信的话,做出与实际能力相符的事,使幼儿能更全面的评价自己,这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调节与促进作用。这一学期,我在课余活动中和幼儿玩游戏时,让每个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会做什么,然后现场演示,我在一旁辅助其完成,并调动其他幼儿积极配合,同时辅之以适时的鼓励,使其产生优越感和成就感,使幼儿进一步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并在大家相互交流、肯定与鼓励中树立自信心。另外,在游戏中,我还发现有些孩子说出的话与实际不符,诸如,我会开飞机、我会洗衣服等,这时我会加以正确引导,教导他们现在还小,只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可以考取军校,才能当飞行员。衣服太大,小朋友洗不干净,你们每天回家,可以洗自己的手绢、袜子等。通过这些正确引导,不有助于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而且还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在情意活动中教师应多给孩子们鼓励和表扬,让其表现得到充分肯定,使其个性得以张扬,从而培养诚实重诺,敢作敢为的自信心。对于有撤谎现象的幼儿,一定要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建立诚实守信的品质,切记撤谎就是没有勇气与自信心的直接表现。

  汪无菲是小一班的孩子,平时特别淘气,由于眼睛斜视,他的爸爸给他配了一副眼镜,可是孩子觉得带上眼镜不舒服,只要教师和家长稍不注意,他就偷偷地把眼镜摘下来。如果面对的是老师,会说爸爸不让他戴:如果爸爸发现了,会说老师不让他戴。为此,他爸爸认为孩子在撤谎,不知打了他多少次。有一次课外活动,我把汪无菲叫到身边,问他想不想得小苹果,他眼睛里闪出兴奋的神采,这时,我马上提出条件,要求他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都要坚持戴眼镜,做到了,可以得一个小苹果。于是我给他爸爸一张表格,如果汪无菲在家坚持戴眼镜,就让他爸爸给他画一个苹果,然后每星期一把表格拿给我看。

  一天下午放学时,他高兴地叫道:“老师给我画苹果!今天我没有取掉眼镜”。当我郑重地给他画上苹果时,他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大叫起来,“周老师给我画苹果了!”我借机鼓励他要坚持戴眼镜,就会得到更多的苹果,汪无菲对画苹果记得非常牢,每天到时候就催促我。有时遇特殊情况漏面一天,他会让我给他补画。同时我还建议他爸爸把表格拿给来家作客的亲朋看,这样无形中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也改掉了撒谎的坏毛病。后来,据家长反映,汪无菲不但坚持戴眼镜,还学会了自己穿衣。上课也能认真听讲了。

  无论是淘气好动的幼儿,还是文静内敛的幼儿,都有可挖掘的性格潜质。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肯、鼓励,让幼儿充满信心,从而树立起“我也行”的观念。如果幼儿经过努力未能取得成功时,或自己感到不满意而不敢、羞于表现时,教师更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可用“没关系”“再试下”“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常用语燃起重新再来的勇气。

  任何人做任何事情,失败与成功总是结伴而行,失败往往比成功更多。孩子失败了,教师和父母绝不能说:“我就知道你不行”之类的话,如此埋怨,不但不会起好的效果,往往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孩子从失败中走出来,用足赞语,积极引导,这对小班幼儿尤其是女孩子更有用。另外,在孩子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不厌其烦地表扬,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面对新的困难。总之,在一切活动中对孩子的鼓励是帮助幼儿建立自信的关健,也是情意教学取得成功的必要手段。

  (3)有目的地培养幼儿不怕困难、自觉克服困难以及不断进取的坚强意志

  一个在思想、行为方面有积极取向的人,一定是一一个自信的人,也是一个迎难而上且具有顽强意志的人。幼儿的意志能力,需从点滴做起,要在情意教育中设置,要在幼教中言传身教。小孩子都有不服输和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家中喜欢与邻里的孩子比较,在幼儿园喜欢与同件竞争,根据这一心理,幼教要积极制造竞争环镜,在情意教育中把竞争与自信的关系加以强化,以便使他们认识到“积极向上的信心是成功的原动力”的道理。如果在活动中鼓励幼儿与同伴竞争,激发幼儿的好胜心,就会既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也提高了与同伴的合作能力。如果幼儿在游双中掌握了通过各种努力后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就已经具有了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的坚强意志。所以,在情意教育中,成人要有意识地让幼儿做一些简单易成的事,使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后再增加难度。即使孩子失败了,也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症结,然后再试一试,使他们知道经过多次努力终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马老师在上《投掷和钻》的体育课时,通过学习解放军红、蓝两队攻炸敌人阵地,最后“炸坦克”的游戏,将单一枯燥的投掷动作趣味化,既达到了教会幼儿投掷技巧的目的,又锻炼了幼儿机智、勇敢的品质和整体配合能力。

  这一学期,我们班插了新生,他们大多不会使用勺子,一到吃饭时间,孩子就哭、就闹,老师就给他们喂饭。时间一长,孩子多与教师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我就结合蒙氏教学中勺的工作方法,给孩子准备了小兔、小熊、小老虎、小猪等小动物的头饰,接着剪下小动物,用胶带塑封,最后再把小动物的头饰粘到一次性的塑料杯上,同时准备好一些豆子,引导幼儿用勺子给小动物喂食物。这样,幼儿在做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用勺子吃饭。

  世间没有直通罗马的笔直大道,然而,条条道路可通罗马。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对待同-种问题的不同方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客观地分析孩子具体情况,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教会他们懂得“不经历风雨难见彩虹”的道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跌跤本是常见的事,但总会有如下不同的反映,有的教师家长赶快去哄,本来孩子跌得不痛,经安慰,孩子反而“哇”地哭了起来。而有的教师、家长看到后,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然后向她竖起大拇指,夸奖他勇敢。后者恰到好处地掌握了教育契机,无疑是最理想的方法。假若让孩子从小避开挫折,不去获得抵御危险、战胜困难的经验,长大后,一且遇到挫折,就会惊恐万状,茫然不知所措。音乐课《小熊过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小熊在妈妈鼓励下一步步向前走,最终走过桥的情境,题材虽小,却刻画了妈妈引导孩子不怕艰险、共同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生动形象。

  (4)家庭要积极创造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情意氛围,成为辅助幼儿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第二课堂

  1)家长要学会赏识孩子

  我们都知道,家长们碰到一起,喜欢在孩子之间进行比较,常发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始终存在“技不如人”的牢骚。“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孩子都有优于他人的地方,对于家长,只是缺少发现而已。因此,家长不但要学会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且还要学会赏识孩子。父母如果一味盯着孩子的短处不放,容易使自己产生消极心理,从而对孩子丧失信心。如果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则能使自己积极地面对孩子,鼓励孩子。所以在家长会上,我反复强调,要看到孩子的进步,今天要跟昨天比,现在要跟从前比。父母的责任,就是不断地帮助孩子,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通过正确、耐心、持久的方法让幼儿趋利避害,在教育中修正缺点,在鼓励中抛弃缺点。

  2)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使他们开阔眼界,增强自信心。引导幼儿在多元化的活动中积极的展开探究实践,大胆尝试解决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真正通过一系列综合实践完成任务,实现活动的目标。这将使得幼儿真正在活动中丰富个人的实践阅历,让幼儿看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潜力,最终真正在活动目标的实现情况下实现个人自信心理的强化。

  为此,幼儿家长必须真正给予幼儿以更多的开放活动空间,主动寻找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之中,从而真正自主的进行一系列实践。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家长应始终以鼓励的形式,给予幼儿以积极的情感支撑,使其能够在面对活动过程中的挫折使切实以充足的信心攻克难关,最终真正实现任务目标。另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家长在幼儿完成活动项目目标后,不能吝啬自己对幼儿的鼓励,应该切实而及时的给予幼儿以表扬,使幼儿能够在家长的肯定作用下进一步强化对自己的自信心理,最终真正通过活动的参与实现个人自信心理的养成。

  3)要迁就孩子的畏缩行为。家里来了客人,孩子说话声音太小或外出游玩不敢滑梯时,家长应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做太强烈的反应,要及时称赞孩子微小的进步。要知道幼儿的心灵是十分脆弱的,面对不熟悉的客人或是不熟悉的事物时幼儿往往会呈现出一定的防御姿态,将自己的内心进行蜷缩以此应对未知带来的恐惧。如果这一阶段中幼儿家长不能及时关注幼儿的状态,反而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批评,强迫幼儿的话将给幼儿带来更为严重的心理创伤,对幼儿的自信心理进一步养成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幼儿教师应及时辅助幼儿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切实认识到幼儿面对陌生人或事物不自信的原因,并真正做到循序渐进的对幼儿进行鼓励性的引导,使幼儿能够一步步的踏出勇敢的步伐,真正一点一点的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尝试自信的面对陌生人等未知。结合幼儿尝试过程中幼儿家长积极的鼓励,幼儿将逐渐建立起更加坚实的自信心理,并在最终克服恐惧的哪一刻真正升华自己的心理状态,为幼儿未来始终以自信心理面对未知与恐惧打下重要的心理基础。

  4)家长要做幼儿行为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模伤心理非常强的幼儿来说,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健康且有助于一个人形成良好人格品质的自信心应包括有理有节的竞争意识、诚实践行的信营特征、直面因难的挑战心理以及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不难想象,一个平时自私自利、言行不一、怯懦卑微的家长,会给幼儿健康成长留下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家长平时的说话、行为等肢体语言也是言传身教的重要素材,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此外,家庭和幼儿园应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有的幼儿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好,但到家里却又暴露出相反的一面。因此,学校里的种种成功教育方法,家长也有借鉴的必要。学校在各种活动中、课堂上培养起的幼儿自信心,需要家长时时刻意巩固,而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家长也应及时地反馈到学校与教师那里。如果各有各的一套,或偏执一方,特别是家长的过度弱爱与呵护,往往使幼儿园的教育功亏一篑,甚至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效果。上面关于对注无菲的成功教育方法,便是双方互动的良好结果。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自信,也是每个幼教的初衷,出发点是相同的,最终目的也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搭起构建幼儿自信心的坚固桥梁,只有这样,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才不是一句空话,情意教育也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天水市第一幼儿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