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化邦的结局
- 来源:书屋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任化邦,结局,阵形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3-01 18:48
咸丰三年(1853)五月,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两万“老广西”(太平军精锐)从浦口誓师北伐,突破清军“江北大营”防线后,快速穿越安徽,不出一个月就杀进河南,进逼归德府。
太平军北伐速度如此之快,离不开淮北捻军的密切配合。太平军过安徽时,为了响应太平军北伐,著名的盐枭张乐行等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涡阳)集结捻军起义,四处攻杀清军。同时响应起义的还有一个张乐行贩私盐时的好友,名叫任乾,为捻军蓝旗首领,跟随任乾一起起事的还有他的侄子任化邦。任化邦,小名任柱,安徽蒙城人。任化邦虽年仅二十岁左右,但彪悍无敌,尤其擅长用骑兵,可谓少年英雄。此后,任乾叔侄率领所部驰骋于苏、鲁、豫、皖,大河南北。1857年,任化邦随张宗禹(捻军重要将领,张乐行族侄)部捻军渡淮南征,为蓝旗主将,屡立战功。次年,任乾战死,随后任化邦接替任乾成为蓝旗旗主,后与张宗禹部联合,活动于豫、鄂、陕等省。
严格意义上讲,“捻军”并没统一指挥体系,旗主各自为政,彼此之间有着利益冲突。如1857年初,张乐行、龚德树联手,在大营中设宴款待蓝旗旗主刘永敬、刘天台。酒过三巡,龚德树斥责刘永敬、刘天台暗中勾结清军,然后将两人处死。
刘永敬、刘天台被杀后,蓝旗兵马不服,任化邦率兵外出,表示抗议。(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罗尔纲认为,是任化邦与龚德树定计杀死刘永敬、刘天台,制止了蓝旗的异动。)总之,“捻军”这次内部火拼,影响很大,为后来捻军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同治二年(1863)农历十月底,清军苗沛霖(安徽凤台人,靠在家乡举办团练抵御捻军起家,后被清将胜保招抚)部围蒙城兵败,苗为部下所杀,任化邦收降苗部余众,声势大振。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后,任化邦与梁王张宗禹共推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为首领,组成新捻军,仍用太平军的旗号。大概在此前后,任化邦被封为鲁王。1865年5月,清军名将僧格林沁率万余马队从河南一路追杀捻军,将其赶到山东菏泽高楼寨。在这里,赖文光、任化邦、张宗禹等人制订了将僧格林沁马队引入预设伏击圈,而后步骑结合,将其歼灭的作战方案。诱敌之任务,交给了最善于使用骑兵的任化邦。任化邦与僧格林沁交战时,佯装溃败,一步步将其引到伏击圈内。待赖文光、张宗禹率步兵杀出时,任化邦突然调转兵锋,从两翼包抄而来……此战,僧部被斩杀七千余人,内阁学士全顺,总兵何建鳌、额尔经厄等将官被击毙,僧格林沁则躲到麦田里,后被小兵张皮绠割喉,就此殒命。
僧格林沁部是清末的一支劲旅,曾生擒林凤祥、李开芳,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在大沽口和京东防务中还曾击败英法联军,重伤英军海军司令何伯。因此,高楼寨之战使得清廷大为震惊,急令两江总督曾国藩为剿捻钦差大臣。曾国藩坐镇徐州,拿出剿灭太平军之拿手好戏——“结硬寨,打呆仗”,挖壕筑圩,坚壁清野,试图利用运河、黄河、淮河等构筑起“河防战略线”,慢慢缩小包围圈,将捻军逼进绝境。
可令曾国藩头疼的是,此时的捻军跟此前的太平军完全不同,流动性极强,行踪飘忽不定,特别是任化邦所部马队,每人拥有两三匹快马,日行数百里,所向无敌。任化邦又是一个十分机警和闪电般行动的人物。1866年夏天,捻军大军驻在近淮河的平罗山、常家镇。这一带,淮河水涨时,常常几十里内都成汪洋。此时,清军驻营在高地,并计划用一晚上的时间在十多里的范围内筑起七十五座堡垒,然后再按段掘壕,以达到迅速合围捻军的目的。
当时,清军有两营护辎重在后面没有到来,还差四里阔地段没有填扎营地。这一日,天气忽然十分酷热,任化邦已侦知了清军计划,并让大军扎好木筏,预备第二天渡过淮河,可当黄昏时候,军中有人发现地上蚂蚁成结队不断上树,于是来向任化邦报告。任化邦知道大雨就要到来,立刻改变明天渡河的决定,传令各营即刻拔营,二更时,捻军迅速从清军没有填扎的缺口出险,而此时大雨已经到来,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停,接着又复倾盆而下,直到第三天晚上才稍晴,遥望捻军驻地,已经是波光万顷……
这是罗尔纲在《任化邦传》中提到的一个故事,他由此感叹:“假使任化邦不是十分机警,当机立断,并且闪电般行动,稍一徘徊,几万大军就都要淹没在大水里。”
等安徽巡抚英翰闻悉捻军出险,捶胸顿足说:“坐纵群虎归山了!”并马上要率兵追击,他的部将史念祖劝阻说:“任柱不死,天心难知,追必不及。”清军悻悻退兵。
1866年,新捻军在河南许州分兵,张宗禹所部西捻军,冲出包围,攻入陕西。同年九月,任化邦、赖文光部东捻军一举突破重兵把守的开封芦花岗。曾国藩劳师无功遭贬,感叹道:“任化邦之骑最悍,诚项羽之俦,人中之怪杰也。”而老百姓则称赞:“论刀论枪数鲁王!”
曾国藩的“河防计划”破产后,清廷将剿灭捻军的重任寄托在淮军身上。淮军原本是湘军一分支,曾国藩为东征上海、江苏,让幕僚李鸿章回安徽合肥老家招募兵勇,并将湘军十余营划拨,归其节制,这是淮军之起源。相对于依仗儒学教化统军的曾国藩,李鸿章则更看重洋枪、洋炮等现代化武器。所以,当时淮军装备洋枪、洋炮之比重远远高于湘军。截至太平天国灭亡,李鸿章麾下淮军四万余人,洋枪两万杆,开花大炮数百门,算是一支劲旅。
由于装备占优势,淮军起初进展顺利,将赖文光、任化邦等“东捻”追剿到湖北京山,准备将其就地全部歼灭。也许是淮军过于轻敌,也许是他们还没有真正领教任化邦的厉害,结果,淮军悍将郭松林所部五千兵马在京山被任化邦骑兵围歼,阵亡四千余人,郭松林本人被砍断左脚,淮军名将张树珊则毙命。此时,幸亏湘军悍将彭毓橘(湖南湘乡人,曾国荃表弟,后被捻军所杀)杀到,否则郭松林必死无疑。
郭松林、张树珊惨败,四千余精兵被歼灭,东捻军士气大振。此时,李鸿章手中只有两支劲旅可用:一是淮军刘铭传部一万三千人,二是暂时受李鸿章节制的湘军名将鲍超的“霆军”一万二千人。
1867年2月,鲍超会同淮军刘铭传在湖北尹隆河夹攻任化邦、赖文光的东捻军。不过,刘铭传为抢功,不等鲍超“霆军”到来就率全部兵马渡过尹隆河,分三路提前进攻捻军,赖文光亲率主力与刘铭传正面战斗,任化邦则率骑兵攻击淮军最薄弱的左路,待正面战局陷入僵持时,任化邦突然率骑兵包抄而来,将淮军截成两段,首尾不能呼应,刘铭传陷入绝境。眼看淮军溃败,刘铭传失去了信心,只好脱下官服,准备束手就擒。这时鲍超的“霆军”如期而至,猛攻东捻军之背,东捻军损失万余人,刘铭传得以逃走。
此次尹隆河大战,任化邦身先士卒,杀入敌阵,击毙清军总兵唐殿魁、唐履安等。淮军遭到沉重的打击,部分洋枪队被歼灭。李鸿章后来感叹道:“任柱称雄十年,拥骑万匹,东三省及蒙古马队(指僧部),俱为战尽,实今日第一等骑将好汉!刘省三、鲍春霆皆畏其锋芒。”
1867年夏,东捻军进入山东,李鸿章急忙调来二十万大军,11月将东捻军围困于苏北赣榆一带。但清军仍十分畏惧任化邦,不敢贸然进攻,于是就用五品顶戴花翎、两万两白银收买了捻军的潘贵升,并送其洋枪,要求其相机暗杀任化邦。
尹隆河大战九个月后,刘铭传与任化邦再次展开对决,与刘铭传一起投入战斗的还有善庆所部两千名八旗骑兵。11月17日,清军发起总攻,经两天的血战,双方伤亡都非常大。后清军向老百姓打听捻军踪迹,都说:“已去青口一带,离城很远了。”于是,19日,清军由城东进,天空中忽现大雾垂罩四野,昏不见人,太平军突起,分为数路向清军包围,任化邦率马队直抄敌后。捻军步骑协同配合,善庆军先败,刘铭传军也就要支持不住。忽地叛徒潘贵升从清军里带了一支马队,在大雾之中,假冒太平天国旗号,混入捻军阵中,时任化邦正指挥捻军将士向前冲杀,潘贵升趁机蹿至任化邦身后,突然开枪偷袭,打穿任的腰肋,任化邦当时中弹身亡,潘贵升等见此高喊:“鲁王受枪伤死了!”捻军顿时慌乱,阵形大乱,刘铭传则乘势反击,转败为胜。
捻军名将任化邦就这样身死敌手,他死后,部众由其弟任三应代领,任三应后来在扬州渡河时战死。
任化邦战死四十五天后,东捻军残部被清军用筑墙封河的办法围困在山东寿光县弥河,万余人被俘,近两万人战死。再过二十天,遵王赖文光在扬州被执,后被“凌迟处死,传首以徇”。至此,东捻军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