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 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普通腹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NOSES 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术后风险。
直肠癌是指原发于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初期无明显症状,后期表现为血便、腹泻、排便梗阻等,严重危害身体健康[1]。经自然腔道标本手术(NOSES)能够利用各种设备,经直肠、阴道或胃等自然腔道取标本,无需在腹壁做切口。对身体影响较小,有利于术后恢复。本文分析了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20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我院收治的50 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 例。对照组男15 例,女10 例;年龄25-69 岁,平均年龄(44.72±4.89)岁。实验组男13 例,女12 例;年龄27-72 岁,平均年龄(45.13±4.3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
1.2 方法
(1)对照组方法。对照组采取普通腹腔镜手术治疗,全麻以后,取改良低截石位,取脐上切口约一公分放入气腹针建立气腹,安放戳卡,将直肠提起切开双侧的直肠系膜,一直切入至骶前间隙,肿瘤下方4cm 左右,游离直肠两侧系膜,行直肠全系膜完整切除,分离直肠下动脉起始处,清扫淋巴结,离段直肠下动静脉,保留乙状结肠血管,在肿瘤下2-4cm 处,直肠切断,肿瘤上10cm 左右,直肠切短,保证直肠能够和肛门吻合的距离,从肛门伸入吻合器与上段乙状结肠会合,完成吻合,手术结束。
(2)实验组方法。实验组采取NOSES 手术治疗,结合肿瘤直径大小选择经直肠或阴道取出标本,其他步骤同对照组。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2 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 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共25 例,伤口出血1 例,切口疝0 例,吻合口出血0 例;对照组共25 例,伤口出血2 例,切口疝1 例,吻合口出血1 例。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0,P=0.005<0.05)。
3 讨论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45 岁左右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普遍认为是由于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所致。主要表现为血便、排便梗阻、阴部疼痛和下肢水肿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学习或工作。
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NOSES 手术相比于传统腹腔镜手术,能避免在腹壁做5cm 左右的切口,减少对身体的床上,降低疼痛感,利于腹壁功能恢复[2]。根据取标本的路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经肛门取标本和经阴道取标本。其中阴道取标本限制因素较多,只适用于女性患者且易造额外损伤,增加风险。肛门是常用的自然腔道,创伤小。临床上需结合肿瘤位置和标本取出难度进行选择,提高治疗效果。医疗科技的发展为许多疾病带来了新的治疗方式,传统的开腹手术对人体伤害较大,术中出血量多,危险性较高,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术后恢复慢,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目前腹腔镜手术逐渐取代了开腹手术,伤口较小,能减少对身体的创伤。NOSES 手术在腹腔镜手术上进一步降低了手术风险,利用人体自然腔道避免在身上做切口,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本文对实验组采取NOSES 手术,结果表明能降低伤口出血、切口疝、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在刘九思[3]的研究中表明,相比传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NOSES 手术治疗效果更好,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安全性更高,佐证了本文观点。但NOSES 手术局限性较大,对无菌操作的技术要求偏高,不能完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有关人员继续研究,改进手术操作方法,研制新的设备,找到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术后注意饮食清淡,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做好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综上,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术后风险。
参考文献
[1]周炳君,罗薇.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0):1804-1806.
[2]周冬兵,滕庆,杨选华,等.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近期效果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9,25(04):436-440+445.
[3]刘九思.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20,26(27):1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