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 来源:大众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联网+”,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影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8-17 20:33
摘要:“互联网+”能够有效的拓宽如今体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条将线上学习和线下锻炼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让学生的体育生活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参与的项目,更便于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节奏,构建出一套相对完整的体育知识框架。由此可见,“互联网+”对于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将围绕“互联网+”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借此有效改善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使其成长为德智体美兼备的全方位人才。
“互联网+”凝聚了网络生活、网络信息的特点,与社会之间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的融合,其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创新,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够让“互联网+”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和作用。在“互联网+”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为此,本文将结合“互联网+”对学生体育课堂的影响、对学生课外锻炼的影响以及对体育消费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别论述,借此体现大学生体育生活的个性化、信息化、数据化以及社交化等诸多特点。
一、对体育课堂的影响
传统的体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学习固定的内容,并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往往是以教师作为绝对的主导,学生只能深处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下。“互联网+”与大学体育课堂的融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体育课堂,使得体育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所转变,同时,随着“微课”、“现代化教育设备”的出现,也使得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对应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进行有效整合和辩证统一,学生的线上学习和线下锻炼,都能够借由“互联网+”获得教师的指导和辅助。
所谓的“微课”就是按照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教育实践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这一载体来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教学点所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能够在利用微课进行线上学习,从而为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锻炼相结合提供了前提条件,对于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在微课中,教师可以探索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有效方法,并在微课中借鉴各个地区、不同教师对于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完善,也直接的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
二、对课外锻炼的影响
首先,“互联网+”使学生的课外锻炼便于监测。课外锻炼,是大学体育课程在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外延部分。学生通过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能够直接提升其身体素质,加强对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巩固。在传统的体育课外锻炼当中,往往由教师布置相应的锻炼任务,而学生是否完成,在完成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则无从得知,教师难以对学生的体育生活形成有效监测。在“互联网+”模式下,教师则能够通过运动手环、手机等设备和软件去对学生的课外锻炼进行监测,为课外体育锻炼提供了记录途径。
其次,“互联网+”使信息获取更加方便。互联网在进入21 世纪之后飞速发展,至今,已经有很多体育类的软件平台,可以用于信息的获取,在软件中,能够将互联网的大数据、物联网、轻社交等特点实现“软硬一体”,把体育、学生、健康进行结合。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时,往往伴随场地需求、观赛需求、寻找教练需求等。在“互联网+”模式下,这些需求便能够通过软件中海量的信息得以满足。
最后,“互联网+”使学生体育锻炼更加科学。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对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有直接的影响。在不同的动机之下,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方案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区别。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塑形”,包括男生增肌、女生减肥等。在“互联网+”模式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锻炼方案。
三、对体育消费的影响
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主要包含购置运动器材、运动服装、体育杂志等。结合我国相关部门发布的文件,能够看出大学生在体育消费上的活力重组,能够带来强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体育人口的增加,也是进一步提升体育消费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直接途径。
在以往,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更加依赖线下的实体店铺,这种消费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但在消费品类的选择上则有一定的弊端。由于一些国外的运动品牌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具有完善的产品线,几乎能够满足消费者所有的消费需求。但是在线下店铺中,往往难以第一时间铺设新品,大学生群体的对新品追捧的需求便难以得到满足。而在 “互联网+”模式下,电商发展蓬勃,学生能够在选购体育用品时,第一时间看到这些商品,享受和国外消费者同样的待遇。
总而言之,“互联网+”对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能够将学生的线上学习和线下锻炼进行结合,也能影响学生的课后锻炼,更对学生的体育消费有直观影响。
参考文献:
[1] 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J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 (9):54-55.
[2] 闻勇,李宁.试论体育生活方式[J ].体育世界·学 术, 2009(6):161-162.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研究”(2020YB0392);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体育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转变的研究”(21B89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