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教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 发布时间:2022-08-21 14:12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也不断创新,推动了计算机行业的进步。目前,计算机成为未来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国家对其也加大了重视程度。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有许多来自中职院校,属于技术类人员。因此,中职教师也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保证计算机人才符合社会需求。阐述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比较快速,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增加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在我国大力推行“双创”发展理念的背景下,中职学校也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性,逐渐做出相应的改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要积极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拓宽教学的渠道和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计算机产生密切联系。通过开展计算机教学,教师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运用技能的同时,能够让他们真正将所学运用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应注重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发散性,提升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转变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专业人才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中职学校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课程体系中融合相应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这就需要计算机专业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从注重知识讲解过渡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从而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如情景化教学、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利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要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通过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 “网站动画设计”这一单元时,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模式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学生指定环保主题,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国环境的现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然后结合本城市的生活实际案例,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创设相应的动画情境,在设计的动画中插入基础动画效果,保证动画的逼真性,最后让学生对自己小组设计的动画进行讲解,相互评选出最佳作品。在此过程中中职教师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完成了动画设计,还能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会实现思维和灵感的碰撞,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推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二)拓宽教学渠道,开展专项训练

  目前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在网络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再加上,计算机行业的市场竞争也逐渐加大,技术类型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中职计算机学生不仅要拥有专业的技术,还要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了解社会的需求,把握计算机商机进行创业,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另外,中职学校还肩负着为区域经济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学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和潜能,使其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这样符合区域发展的人才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的落实效果,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专项训练。首先,可以进行科研活动,教师依据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申请开展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契机,让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在校园创业,通过参与不同的创业活动,增加学生的创业经历。例如,学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03应用”时,需要学生掌握Excel的各项功能和特点,并且能区分工作簿、工作表以及单元格等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介绍Excel的组成以及运行环境,使其有全面的认识,然后再传授学生使用 Excel编辑新表格的方式,确保学生对Excel软件有深入的了解。学生完全掌握后,为了提高实践的效果,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工资与教管系统的完善与更新”项目。该项目以本校教师工资管理系统和教学系统作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实践,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发现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结合已掌握的理论内容对系统进行完善和更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是民族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教育行业要融合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才能确保学生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较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要对创新创业有正确的认识,提高重视程度,从而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同时,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也要转变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价,开展专项训练,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使其成长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能够及时把握计算机商机进行创业,更好地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殷英.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 .现代职业教育,2021(26):22-23.

  [2]徐敏.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探索[J ] .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9):224.

  [3]陈萍萍.试论新时期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225.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