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中职,就业,计算机专业
  • 发布时间:2022-08-21 14:13

  摘要:现如今,人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企业和社会对计算机领域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中职院校在培养计算机专业性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给予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加强对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的研究,以达到更好地促进中职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中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教学效果,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和企业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专业性计算机人才,但在实际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加以调整与完善。所以根据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优化的重要性,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优化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引言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计算机专业人才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具有计算机技能和信息化理念,已成为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技能要求。中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环节同样需要将企业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的教学导向,并以此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既要保障中职院校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升,又要为其未来的就业指明方向,增加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和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具有时代性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不重视教学模式的转变

  计算机专业是中职院校中非常重要的学科教育板块,学校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但一直没有取得较为突出的效果。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教学中过分依赖教学大纲,以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升,教学质量得不到改善,所以这种单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

  (二)学生不能构建健全的知识体系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还包括学生不能构建健全的知识体系,因为中职院校学生多为文化课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愿意通过实践能力的提升来实现人生价值,导致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掌握和理解计算机理论知识,无法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也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更倾向于对计算机操作的概念性讲解,而且在整个教学中没有融入社会和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导致学生不能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学习和提升,自身所学的知识也不能得到灵活运用,不利于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一)明确教学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学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做到明确教学目标,并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学,使学生在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在毕业后更好地投入企业之中。所以,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学时,需要将计算机教学计划与就业方向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清晰地了解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的意义,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计算机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并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能力的定向提升,从而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时,需要将就业理念融入进去,将学生的专业与就业进行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并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不能顾此失彼,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教师也要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同时不断地对企业进行调研与分析,了解现阶段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保障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实际发展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真正成长为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专业化人才。

  (二)不断丰富教学模式

  计算机学科由于其本身的专业性较强,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有限,需要不断丰富教学模式来提升学习兴趣,将其他学科优秀的教学模式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相融合,从而更好地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开展混合式教学,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既能够增加计算机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混合式教学即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信息化教学方式融入进去,形成线上线下互相促进、提升的教学模式。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制作计算机专业的微课,并上传到线上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课上知识的预习,根据微课内容进行自学和训练,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及时向教师求助,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在开展线下教学时,教师要将学生的预习成果多进行检验,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实现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优化,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具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教师可以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模拟教学,以教学软件为基础,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模拟软件将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应用,使学生能够在实操锻炼的过程中吸收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中职院校需要从市场实际出发,不断对现有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完善,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改善,从而更好地促进计算机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广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0(31):2-3.

  [2]吴丽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微网站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0):2-3.

  [3]李艳东.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研究[J].山西青年,2020,578(6):205-205.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