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专业教学管理创新的思考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会计专业,教学管理;创新措施
  • 发布时间:2022-08-21 14:14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会计专业是很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重要学科,在长时间教学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导致了会计教学的效率低下,质量较低,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当前的人才需求不相符。未来会计专业,在教学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就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加强创新和改革,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当前会计专业教学管理面临的几点问题,然后论述了创新管理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社会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很多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学管理过程中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速度不足,使得教学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实际教学管理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案,严重制约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更新。作为教育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通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教学管理效率,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为社会用人单位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1. 当前会计专业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的几点问题

  1.1教学管理理念比较落后

  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是对待教学活动表现态度和思想观念,他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是每一名专业教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所获得的教学总结并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于教学问题的解决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能够应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将教学管理理念全面贯穿其中,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从当前高职学校的教学管理理念的执行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教学理念比较陈旧,与当前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之下,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活动比较落后,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对学生专业素质提升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了会计专业的发展。

  1.2教学目标设定不合理

  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以及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科学性,很多院校的教育目标设定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能够将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有效区分。有些高职院校在人才目标设定过程中一直沿用本科院校的标准,导致了教学缺乏职业性,无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1.3教学条件不足

  会计专业是一个操作实践要求很强的专业。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实训条件不足,缺乏必要的实训基地,教育管理人员将关注重点放置在教学设备和软件的投入方面,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即便是学校有实训基地也会因为资金投入缺乏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较为落后,不能够满足当前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由于实践教学条件比较匮乏,课程设置缺乏特色,教学内容比较策划恩就,不能够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时代发展相脱节,与实际生活相脱节。

  2.会计专业教学管理创新对策

  2.1创新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理念是开展教学的重要指导,如果教学管理理念滞后,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还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管理进程。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特征,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理念,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去引导教职工开展教学,将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更新,教学手段的针对性完善。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树立教育同等的价值观念,要对职业教育本身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树立同等价值观念,充分认识到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并且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化得以全面发展。另外还应该加快构建校企结合的教学运行机制。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行业的积极参与,通过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能够进一步明确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更好地帮助职业院校对教学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做出动态化的调整。所以在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树立企业参与意识,使他们能够全面参与到教学服务和教学管理,创建校企结合的教学运行机制,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对会计人才的实际要求。

  2.2更新专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要指导该目标的制定,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等诸多方向,在明确教学管理理念的前提下,要求教育管理人员对会计专业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更新,充分发挥目标设定的决定作用和其他优势。一方面要对会计专业的基础能力、目标有所精确的定位,要将会计确认、核算、分析、监督软件应用等诸多内容作为会计基础能力内容,然后对综合能力目标进行有效的确定,包括了业务操作、学习、组织、沟通协调、应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等方面,最后对会计专业进行针对性的定位分析,充分了解市场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确保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2.3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期间,应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理念,同时还应该加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不断完善教学环境。针对某些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专业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够拉近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结语】

  当前在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支持之下,职业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从总体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将关注重点放置在人文课程教学,缺乏技能培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教育理念更新速度较为缓慢,难以实施专业的技能培训,背离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切实增加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才的就业质量,就需要对当前的教学管理方式作出有效的调整,提高创新能力,切实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保障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权黎.新常态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研究[J].知识经济, 2019,0(4):176-177.

  [2]陈佳妮.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与策略[J ].文教资料,2019,0(33):151-152.

  作者简介:刘航(1986.02),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讲师,牡丹江大学学工部副部长,研究方向:经济学、金融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