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方法:把2016 年1 月-2022 年1 月在本院分娩的74 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纳入研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比组,每组37 例。对比组采取普通治疗,实验组在对比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比较呕吐时长与住院时长。结果:实验组呕吐时长和住院时长均短于对比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好,可帮助患儿尽快恢复正常喂养。
早产儿由于胃肠道功能没有发育成熟,肠道菌群未完全建立,十分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即喂养过程中发生呕吐、腹胀、胃潴留等症状,严重干扰正常发育,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布拉氏酵母菌对肠粘膜具有营养作用,可提高肠内活性,对此,观察布拉酵母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把2016 年1 月-2022 年1 月在本院分娩的74 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纳入研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比组,每组37 例。对比组中男婴17 例,女婴20 例,平均胎龄(32.18±0.96)周;实验组中男婴18 例,女婴19 例,平均胎龄(32.23±0.97)周。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参照《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2020)》 [1],均符合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②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治疗前已经应用微生态制剂等药物;②胎龄>37 周;③合并严重的先天性疾病。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比组采取普通治疗,给予早产儿配方奶或母乳,喂养时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防止过度喂养,随着耐受程度的提高,逐渐增加喂养量,连续治疗至出院。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比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喂养时把布拉氏酵母菌(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40038,生产厂商:Laboratoires biocodex)融入早产儿配方奶或母乳中,每天0.25g,连续治疗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通过比较两组呕吐时长与住院时长评价治疗效果,呕吐时长、住院时长越短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 分析,计量资料用( x ±s)代表,t 证明,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n=37)的呕吐时长为(3.08±0.57)d,住院时长为(16.36±1.25)d;对比组(n=37)的呕吐时长为(4.93±1.02) d,住院时长为(21.78±0.52)d,实验组均低于对比组,t 为9.631、 24.352,P 均为0.001,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早产儿指胎龄不足37 周而出生的活体婴儿,大部分出生体重低于2500g,与足月儿相比,器官功能以及适应能力均较差,为提高存活率,需要给予特殊护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为对早产儿实施肠内喂养后,发生奶汁消化障碍,导致无法有效吸收营养,生长受限,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引起早产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的原因有多种,以生理性原因为主,部分早产儿由某些疾病造成,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等。
临床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多采取保守方式,但疗效不佳,患儿依然生长缓慢,周学锋[2]等人在研究中表示,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早期微量喂养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显著,可促进肠道正常菌群定植,治疗后患儿肠道乳杆菌与双歧杆菌数量明显上升。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的呕吐时长与住院时长均短于对比组,证明在普通治疗基础上使用布拉酵母菌能够提高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这是因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肠道菌群没有建立存在密切关系,适当适用肠道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帮助消化吸收,解决胃肠不耐受问题。布拉氏酵母菌存在抗微生物与抗毒素作用,服用后不会被胃肠液以及其他抗菌药物破坏,且安全性高,对早产儿应用无需担心是否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作为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制剂,布拉氏酵母菌对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起到促进作用,能够调节肠道功能,迅速建立肠道微生态平衡。郑素仪[3]在研究中指出,对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在液态奶喂养和静脉营养基础上增加布拉氏酵母菌可缩短不耐受时间,加快生长发育速度。此外,除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外,布拉氏酵母菌还可治疗成人或儿童感染性腹泻,预防结肠炎,属于生物性止泻剂,有助于合成维生素B,虽然本身为真菌,但能够治疗肠道真菌过度生长,降低相关炎症发生率。
总之,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好,可帮助患儿尽快恢复正常喂养。
参考文献:
[1] 何洋,李文星,唐军,等.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 (2020)[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0,22(10):1047-1055.
[2]周学锋,童露云.布拉酵母菌散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31(08):919-922.
[3]郑素仪.布拉氏酵母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21):188-189.
通讯作者:张银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