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

  • 来源:中国招标
  • 关键字:房屋建筑,施工,招投标
  • 发布时间:2022-09-12 16:09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大众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必须进一步加强施工管理,而招投标管理是重点所在。本文针对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更高效的施工招投标管理为房屋建筑工程的循序施工打好基础。

  施工招投标是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经济活动,现阶段我国建筑市场通常采用招投标方式选出最佳中标人,为确保招投标工作的严谨性、公正性和有序性,必须加大对招投标过程的监管。

  施工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违规操作多,易钻漏洞

  当前的施工招投标中,透明度不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未能朝督暮责,依循规定严格推进招标、投标、评标、定标工作。串标、低价中标、弄虚作假等违规问题频现,甚至有些招标、评标人员徇私舞弊,泄露标底信息,致使招投标的公正性受损,也扰乱了建筑市场的常规秩序。尽管相关部门早已探查到这些违规问题,出台了不少法规制度加以监管,然而一些违规行为诸如串标等很难及时发现,法规制度的实际效应未达预期,导致这些不良现象仍旧时有发生。究其缘由,一是我国当前实行的招投标法规有待完善,存有一定可钻漏洞的空间,宣传方面也有待强化力度;二是监察、仲裁机制的欠缺,难以就招投标管理范围内的一应行为进行充分监督。

  报价不合理,后患无穷

  招投标管理阶段,部分招标单位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忽略建筑工程实际规律,难以反映工程的实际价格,招标单位往往只看重报价,盲目选择报价低的单位。加之为牟取更多利益,也存在一些招标单位事先内定中标方,日后再让中标方暗地操作陪标等现象,使招标趋于形式化。同样的,有些投标单位为了成功竞标,在投标过程中一味压低价格,即便中标,自身效益难以保障,所得利润很低。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不至于亏损,这些单位在施工期间很可能偷工减料、敷衍塞责或者直接克扣员工报酬,豆腐渣工程便是其中的代表,如此,不但房屋建筑的质量得不到保障,甚至直接引发社会问题。

  完善施工招投标管理的对策分析

  强化法制建设,完善地方配套性法规制度

  基于国家规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各级地方管理部门应拟定同其配套的规章条例,以期适应本地工程施工实际、填补现行法规的缺陷,诸如可以设置完善的监督管控机制,对招投标范围内的一应行为强化监管。明令禁止串标、低价中标、弄虚作假等扰乱招投标秩序的行为,一旦发现招投标过程中存在拆分工程、私自转包等问题,必须遵循有关规定严惩以待,结合情节的具体轻重程度做出惩处。与此同时,实行监理市场准入及清出机制,把那些存有违法乱纪失当行为、信誉不达标的单位及个体,拉入招投标管理的黑名单当中,对于这些单位及个体的招投标行为设置更严格的限制标准,严重者直接予以清场处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房屋建筑工程的投标保证金需调控在投标总金额的2%之内,最高不可高于80万元,政府采购类投标保证金不能高于总金额的1%,这些都是明文要求的。此外,还要继续优化相应回避机制,填漏洞、补缺陷,严禁投标方与招标方各种私下往来行为,如若双方之间存在私下利益关系,无疑会留下诸多隐患。

  强化定价管理,确保工程定价的合理性

  定价是否合理同样是关键因素。招标方必须立足实际,明确定价标准,确保房屋建筑工程定价保持在恰当水平。此外,报价的评审方式以及浮动率也是决定定价是否合理的重要因素,这两方面要格外重视。在招投标实践中,为避免最低价中标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招标方应正当行使要求投标方备好一应证明文件的权利,投标方要以足够的证据证明本单位可以保质保量、按部就班完成施工事宜。若是投标方无法就其报价的恰当与否给出客观正当、合乎情理的解释,则大概率会对后续的工程施工产生预估之外的负面影响,此时招标方应明确拒绝该单位的投标,并及时按投标无效加以处理。投标方也应强化安全观念,注重信息保护,对于相关报价信息严加保密,严禁向其他单位及个人透露,一旦报价信息外泄,本单位在投标竞争中很可能处于不利位置,使得投标难度加大。另外,对于报价单的提交也要选在最有利的时间,早晚要适中,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通常而言,可以选在中间时段,在诸个环节皆完成后再将标价书送交出去为最佳。

  强化人员管理,打造严谨负责的评审团队

  招投标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便是专家评审,要想确保招投标事宜的严谨性和公正性,就要秉持敕始毖终原则,慎重抓好一应细节。相关要点如下:首先是评审专家的择选,务必要引起投标方的重视,一是要考量评审人员对于建筑技术、经济知识的掌握情况,专业素养要高、评审经验要足;二是要考量他们对相关法津规定的熟悉掌握情况,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规基础。其次,考虑到工程性质本身各有差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集结多元专业的专家组建专家库,基于工程建造实际交由相匹配的专家评审,让他们依循有关规定就招标事宜加以评定。专家要保持良好的判断力,不要述而不作,也不要随声附和,不能发表带有明显倾向性的建议,也不能诱导其他专家认可、跟随自己的建议,确保评标的严谨性、公正性、客观性。最后,设置并完善对评审人员的监督管理机制,监督其在评审期间的一应行为,一旦察觉问题,必须即刻指出并慎重应对,以防负面影响的扩散,定期对评审人员开展思想教育引导,督促其保持正确的评审态度。

  强化合同管理,确保工程施工的循序推进

  工程施工相关的法规条文既多又杂,涵盖领域广、囊括事项多,招投标双方在草拟合同前务必要做好先行准备,仔细查询有关的法规条文,一切以法律为基准、以法律为有力武器进行必要的风险防范。若是合同的条款、细则有失规范性和严密性,存有显著缺陷,乃至于有违法律规定,引发各种风险、致使工程失败的概率大大提升。优化合同管理机制,无疑是防范风险的最佳方式。重视对合同条款内容的分析,对于明显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条款以及存在潜在风险、有歧义的条款坚决予以修订,确保条款的严谨性,以风险的严格控制为基础,为后续施工事宜做好现行准备。在正式定标之前,应提前落实好对发包方及工程项目的深入审查,就工程的合法与否,发包方的整体实力、声誉好坏加以调查,收到招标文件后,谨慎浏览所有条款,考量字词指代的涵义,把握好其目的及需求。以现行的法律条文为参照,将招投标双方正当享有的权利以及理应尽到的职责逐一细化开来,尽量确保详尽明确、有案可稽,以防出现问题时推诿、扯皮。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同国计民生息息相通,严谨细致、公正有序的招投标管理不仅可以保障施工质量,同时也助推竞争机制完善,因而,必须严正以待,立足于现存问题,强化管理监督。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