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事先张扬的能源危机
- 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能源,危机,板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1-14 14:13
正翻看杂志的读者,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不那么起眼的“小栏目”:A.C.志—在“有意思”这个内容板块中。A.C.志,意指“新冠后”(after corona),每期从一个小视角观察2020年后我们经历的这一切。
开设这个小栏目并非强调疫情的持续影响,而是它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事物习以为常的态度。譬如,我们曾认为,人类对疾病的控制力正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演进而提高;我们也曾以为,人类社会正朝着新技术革命和新能源未来大步前进—其实并不如此。
俄乌冲突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2022年2月,就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承认乌克兰两个“共和国”的第二天,德国总理朔尔茨便暂停了北溪2号的认证程序。这条穿越波罗的海、全长超过1200公里的海底天然气运输管道,前所未有地将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民众生活绑定在一起。
很快,欧洲民众便有了切身感受。1欧元可以买18片吐司面包、1瓶沐浴露,但可能已经买不起一度电。今年8月,德国现货电价一度冲到0.7欧元/度,法国突破1.1欧元/度,同比上涨3倍,约等于中国居民电价的10倍。能源价格飙升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迫使在碳中和方面最激进的欧洲国家重启已关闭的燃煤发电厂。
这个短期应急之举暴露出被我们忽视的更多事实。首先,欧洲的能源供给极大依赖进口,俄乌冲突爆发前,德国至少有一半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根据已探测到的化石能源储备,全球超过2/3的份额集中在5个国家。这种天然的不平等建构出的全球能源失衡格局,为随时爆发的危机埋下了伏笔。事实上,北溪项目自1990年代筹建以来,一直充满纠葛与纷争,即使没有俄乌冲突,也迟早会爆发程度不等的危机。
此外,随着能源短缺造成的物价上涨,广大民众也认识到,我们日常穿着的服装、装食品的塑料罐等大部分基础日用品,都以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原材料。甚至可以说,现代社会的技术进步和文明形态,是建立在不断提高化石燃料释放能量的效率的基础之上的。
这一场看似突如其来的能源危机,有着深刻的背景。在全球化变局下,这些被日常生活所淹没的,被我们忘却的基本常识,正在以特殊的方式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能源与现代文明的关系。这或许正是A.C.时代之于我们的意义。
蝴蝶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目前看来,欧洲和俄罗斯的能源脱钩已是既定的事实,短期重启煤电系统之后,朝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仍是必须的。从结构来说,太阳、风、水,这些自然要素所产生的能源在全球均衡分布,不像化石能源那样依赖于地表以下的垄断。那么未来的能源之争,将从对资源的倾斜,转为能源提取所需的技术,以及效率和成本的综合能力考量。更多的国家将加速寻求能源自主权,而从历史经验来看,一旦资源结构重组,政治及经济关系的重建将随之而来。
与此同时,个人生活也被置于重估体系中。普通欧洲民众意识到,电价高企会是常态,节电成了日常刚需。这个冬天,不少欧洲家庭打算安装一套小型光伏和储能系统,以期形成供电自足,减少外采。此举令中国采暖设备和储能设备制造商收获更多订单,以至于中国公司开始在欧洲建造工厂,一种新的连接就此建立起来。
当面包和温暖成了问题,你也可以看到无数生活细节的改变:把水压减半,压缩洗澡时间;换上LED节能灯;不再开车上班;储存柴木—每个人都在精确计算耗能量,具体而微地践行低碳生活。不需要什么口号,每个个体自发选择,这可能是一场严峻的能源危机中,最触动人心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