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供销社应需求主导以民为本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主导,以民为本,数字时代
  • 发布时间:2022-12-12 18:50

  11月17日,央广网转发的一篇《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 基本覆盖全省乡镇》,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一些网友发出“是退回计划经济时代了吗”的疑惑。事实上,退回老路是不可能的,问题只是在于,新路应该如何走。在数字时代恢复重建供销合作系统,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路。这条新路,应以需求为主导,以人民为中心。这里着重谈谈它与数字时代的关系。

  一是资源配置上,应以需求为主导。人们有时把新时代的交换,称为数字时代的物物交换。它与产品物物交换,都与一般的等价交换不同。网上易物并不一味以物品的价格(尤其是炒作价格)作为衡量尺度,交换主要以双方的需求(使用价值)为准。中国古代经济学称为“足用”,数字时代的生态经济学以“够用即可”为核心主张,物物交换并非问题。

  现有供销系统可溯源到战时经济与计划经济的物物交换,共同特点是价格调节作用受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搞抑商,不反对价格调节本身。供销系统恢复与重建,意在以需求为主导,而非以炒作为主导。要抑制,也只能是抑制商业背离需求,背离社会生产目的的倾向。例如战时囤积居奇,平时炒作房地产,疫情时炒作紧缺物资……这些短期行为,属于市场失灵而不属于市场之道。

  当然,传统物物交换的局限是难以社会化,但这个局限可以通过用信息信号替代价格信号加以克服,并优化到一对一配置水平。工业时代发挥市场作用,主要是发挥价格信号(一对多配置资源)的作用。数字时代发挥市场作用,增加了发挥信息信号(一对一配置资源)的作用。

  供销社要想做到不走回头路,要抓住通过信息反映实际需求,克服价格炒作因信息不对称、不对称而偏离实体经济这个牛鼻子做文章,把价格信号与信息信号的作用结合起来。这不是退回计划经济,而是发展市场经济。

  二是利益分配上,应以人民为中心。要处理好自上而下发挥政府作用,与自下而上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数字时代,百姓既是被供货的消费者,也是主动参与创造订单的市场主体。应支持以劳动者为市场主体,参与供销社合作共建,并从中普惠受益。

  传统供销社在这方面是有教训的,由于是官办组织,发挥市场作用不够。搞好供销,不能以官为中心,而要以人民为中心,为此要解决主体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共创。

  为保障人民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涉及安全的战略性物资可以主要依靠央企供销集团、各省较为集中的供销系统。但要满足和平时期市场大量而多元化的需求,有必要让居民与农民,成为活跃的市场主体。应培育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供销生态系统,即国家、龙头企业、基层合作社以统一经营形式,建设并共享供销设施、供销渠道、供销平台与工具,提供基础业务服务;中间开放应用接口(API);让城市居民、乡村农民,以分散经营形式,作为增值服务主体(APPs)形式,参与一对一的供销活动中来。与“公司+农户”模式不同,不是让公司垄断销售渠道与民争利,而是要让农户通过拿订单,掌握市场主导权,达到创收、增收目的,以实现合作的初衷。同样,供销系统也要向城市居民共享数字化的供销生产资料(如虚拟店铺等平台、工具),向电子商务“上行难”的各地供方(卖方),准确发出、汇集并细分来自城市的需求信号,实现以销定产。通过促进机会公平,让居民在参与中获得工资以上的要素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

  原来订单农业、订单生产没搞好,是因为一对一的技术、分配条件均不成熟,现在数字化应为需求导向、统分结合的供销生态系统充分赋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