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医院绩效管理研究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数据,互联网医院,绩效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2-12 18:54
摘要: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是江苏省获得互联网医院资质的三级甲等医院之一,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创建绩效管理平台,从患者服务、远程交互、数据处理、医疗质控、医院管理、患者满意度等多方面,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实现精细化管理与发展。该医院利用大数据技术从供给侧助力综合绩效管理,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互联网医院绩效管理发展之路。
引言
互联网医院是互联网医疗的新兴领域,从起步到现在只有短短的五六年时间。当下互联网医院建设成为带动互联网医疗新一轮发展的助推器。互联网医院是互联网医疗的重要载体之一,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为连接患者和医生的运营平台。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但是很多医院反映建设互联网医院之后,医院没有产出,导致互联网医院未有效运营[1]。
1. 互联网医院绩效管理现状
1.1 发展不均衡
目前,全国互联网医院已超过600家。2016~2020年,每年新增互联网医院数量的复合增长率超过60%。经历政策调整引发的过山车式发展后,互联网医院的数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从区域分布来看,互联网医院数量较为集中的地区是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且医疗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如排名居前的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等省,而宁夏、海南等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只能依靠互联网连接外部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本地区患者,如图1所示。
1.2 缺乏有效运营
相较于互联网医院的加速建设,互联网医院的有效运营管理并不乐观,超八成互联网医院处于建而不用。实体医疗机构建设的互联网医院之所以运营效果差,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医院自身在运营,并未建立市场化的运营机制[3],很多互联网医院存在运营亏损现象。
1.3 相关配套不完善
互联网医院顶层设计不完善或缺失,存在概念不清、业务界限不清、业务定位不明、诊疗与便民服务界限不清等现象。在政策制度上,很多地方质控、监管、物价、医保等相关制度尚待健全;在流程规范上,部分模式的服务流程不合理,诊疗规范未健全[4-5]。目前互联网医院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解决医疗资源布局不平衡问题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监管存在标准、功能、监管细节、方法和监管效果不统一的问题,医保支付、收费标准等配套建设有待完善,尚未形成真正协同的线上与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
2. 建设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医院绩效管理模式
2.1 构建全生命周期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医院的首要任务就是方便患者异地远程线上治疗。在线门诊主要针对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患者,患者在互联网医院上选择专属医生,提交就诊申请,等待医生接诊,医生接诊后通过线上语音和视频的方式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病情,并针对患者的情况查询患者上传的检验、检查报告,还可以查看患者的既往病历,根据患者的病情下达医嘱和处方,同步进行开具检查申请、药品请领和入院凭证,患者成功缴费后,可以自助进行检验检查项目,也可以进行药品配送。如图2所示。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院内外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更好地观察患者的身体康复情况,给出更加合理的诊疗方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而价值医疗服务模式无疑将推动实体医院从提供“医疗保障”向提供“健康服务”转型[6]。
2.2 构建绩效管理体系
需要构建绩效管理工作组。主要成员包括:医院院长和两名分管行政与医疗的副院长,其中还包括多个职能科室,例如信息管理科、医保办、护理部、医务处、组织人事科、财务科及运营管理办公室等。在组织协调方面,还需要设定医院及政策层面的相应目标[7]。兼顾管理考核及工作量是互联网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依据专属医生的线上医疗工作量,同时也需要关注其他多个维度的关系:积极鼓励创新意识、开发新的流程、整合离散的资源、岗位技能风险、医生工作强度。绩效考核的主要维度是通过依据工作量比例来对绩效进行计算,根据医生工作量分配绩效方法,同时加强和医院的实际医德医风、医保幅度、成本预算及医疗服务质量等相关指标相结合,最终构建绩效管理体系。
2.3 衡量绩效管理体系
从医疗难度、工作量、劳动强度等多个方面,以工作量为基础的对应价值成分对医院互联网医疗项目点数进行确定,实施权重化之后,统计医生工作量。通过DRGs的指标指数来对医生的个人工作能力及服务水平进行评定[8]。从电子病历来提取具体的医疗数据,并根据科室和医生所负责的病例进行区分,对各个工作组的工作量进行考核和计算。对各种检验、检查报告单进行权重系数化。用“每工作量收入考核项”来避免工作量分解虚增。在关注工作量的同时,对满意度及医疗质控等内容进行关注。
2.4 互联网绩效管理平台建设
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多维互联网医院运营绩效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医疗当中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手段来帮助医院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而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和患者满意度 [9]。通过互联网运营绩效管理平台打造医院自有的互联网绩效体系,从而让数据说话,帮助医院管理者减轻人工核算工作,同时也可以让患者享受更好的线上服务。互联网绩效管理平台建设统一标准的数据潮,搭建数据中台、技术中台、开放平台,支撑不同领域的数据应用,建立运营保障体系、安全体系,为综合绩效考核提供能源。
3. 应用效果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不仅通过一个线上医疗的形式提供服务,而是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其真正使命。目前已经向价值信息化转型,是以一种新的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的转型,从工具支撑到业务赋能,再到战略引领,分别在医院的诊疗、应急、战备、教育等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截至目前,该医院的互联网医院提供咨询服务91689人次,复诊服务25841人次在疫情防控初期,开通线上发热患者口腔诊疗特殊服务,免费提供在线医疗咨询64813人次,开展了特色口腔黏膜病科相关检查测定项目。
我们在线上组织了多场口腔云讲堂及线上义诊活动,共发布6期口腔云讲堂的科普直播,累计观看4万多人次,每场讲堂的观看人数在2000人左右,获得群众一致好评。通过互联网医院,从诊疗到预防,将医院的服务半径延伸,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有效改善病患的就医体验,解决挂号难、就诊慢的问题,提高服务效率,通过绩效激励引导,提高医院内部绩效设计的精准度。医院应用互联网优势对绩效管理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完善绩效考核的指标,让员工在绩效考核中充分受益,让员工拥护医院的绩效考核,积极参与医院的绩效管理。
结论
在互联网软件基础设施及硬件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下,借助互联网医院基础平台强大的集成性及兼容性,以“插线板”模式搭建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应用服务,承载起患者就医服务、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及互联网诊疗服务等[10],完成互联网医院应尽的使命。同时打造全流程的线上服务,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化利用医疗资源,医患双方能够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在线上完成完整规范的咨询问诊,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医院下一步将以移动互联网医院绩效管理为切入点,丰富绩效管理的功能,让员工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未来医院将继续通过互联网医院建设,持续纵深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多样化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钟小燕,白晶,罗荣.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6(1):20-22,28.
[2]师庆科.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按下快进键[J].中国卫生,2020,(7):30-31.
[3]蒋义,应俊,薛万国,等.综合性医院医疗大数据创新体系建设与实践[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9,40(8):709-712.
[4]高峰,罗雪琼,张建伟.医院大数据平台建设及其在医疗行为监管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3):168-171.
[5]许健,黄宇飞,杨永福,等.基于数据分析的医生绩效奖金分配方案[J].中国医院,2020,24(3):51-53.
[6]张芝子,李伟,吴洋,等.“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分析[J].价值工程,2017,36(8):56-58.
[7]武敏,项玲.基于预算管理模式的公立医院综合目标绩效考核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0,40(8):57-59.
[8]陈晔,董四平.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解读与评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2):19-25.
[9]李冰.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以山西省人民医院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S2):59-62.
[10]张永勤,郭群英,杨玥,等.2019版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分析及其对医院管理的影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9,35(9):774-777.
通信作者:祁星,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医疗信息化。
基金项目: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3456”育才计划管理项目(编号:0222M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