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影运河

  • 来源:中国摄影
  • 关键字:中国,版图,时空
  • 发布时间:2022-12-25 19:49

  在中国的版图上,长城与运河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字。长城和运河同为古代中国重要的两项国家超级工程,长期以来它们对民生的巨大实用价值和逐渐积累的深厚文化意蕴,形成了两种重要而独特的文化现象:一个叫“长城文化”,一个叫“运河文化”。《中国摄影》杂志在今年第5期,以专题的形式对百年来的长城影像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展现。不同于长城所象征的“隔绝与阻挡”,运河通联南北,是“通”的文化。长城因为其强烈的、易于辨识的视觉符号感,让人津津乐道;相比之下,运河更多地流淌在古诗词的吟唱中,在视觉性上则是模糊的。与同为国家符号的长城相比,运河影像的历史与面貌也更加开放和多变。运河的通与达,注定了与运河有关的影像是分散的:在与黄河、淮河、长江以及与其他大河大湖的交汇处,呈现多方位、多视角的特点,在客观上形成了运河影像在空间上的散;而百多年来摄影对运河的记录与表现,从时间上留下了不同时期的运河风貌,南货北供,北人南渡,这种时空的组合与切换,也注定了运河与摄影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多义。

  对于已有千余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而言,202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4月28日,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这是1855年因黄河改道,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使南北运河断航一百多年后,京杭大运河首次全线贯通。这条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近1800公里的千年运河的再次复苏,也让我们有了回顾和重温百余年运河影像的契机和理由。巧合的是,运河之“运”,也是运势之意,沿岸无数城镇,因运而兴,又因运而衰。随着1950年代对运河的重新整治和开掘疏通,旧时代为皇家漕运服务的大运河,逐渐演变为当今承载着文化遗产传承与文旅事业发展的一条人文大河; 2014年京杭运河申遗成功后,持续至今的“运河摄影热”带来了相关的采风、影赛、展览、出版、收藏等一系列与运河影像相关的热潮。

  但是运河影像的散和杂也让本期专题在作品选择上颇费踌躇,专题中金石声、刘世昭、高明义、贾传军、王玲、高照、葛华、田建明、邹璧宇等摄影家的作品基本涵盖了一百年来中国摄影师拍摄运河大体样态,专题最后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研究员杨健的文章系统梳理了百年运河影像的脉络,并提及了汤德胜、王芯克等长期拍摄运河的重要摄影家,弥补了因本刊此前曾推介过他们的运河作品,而没有收入此次专题的遗憾。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运河,不仅是漕运之河,更是人文之河,既有厚重的历史遗留,又有宽阔的现实容纳,这给影像创作提供了无尽的宝贵素材。从一百多年前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运河,民国时期西方摄影文化与本土东方画意相融合的运河影像,到新中国成立后,运河经过整治疏通后带给两岸百姓生态变化的影像,改革开放以后记录和思考运河及沿岸历史变迁的大量纪实摄影项目,再到近年来,无人机和VR技术所带来的运河观看角度的扩展,以及当代摄影视角下多元的运河影像,运河两岸普通中国人既平凡艰辛,又充满智慧和诗意的生活被凝固下来,中华民族伴随着运河奔涌而走向复兴的象征意义不断被强化。不同类型、不同创作思路的摄影师如同一叶叶小舟,被时代放在了大运河这样一个宏大的叙事背景中,再次启航。

  —编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