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奇迹《人民画报》的大运河连载

  • 来源:中国摄影
  • 关键字:东方奇迹,《人民画报》,大运河
  • 发布时间:2022-12-25 19:51

  1986年,《人民画报》计划做京杭大运河的连载,距今已经36年了。在这之前画报曾做过长江源、黄河、大西北等的连载,反响都很好。

  当年日文版《人民中国》杂志报道大运河的时候,沈兴大和刘世昭是从北京向南骑自行车行到杭州。我们在选题阶段,考虑的是运河漕运,运粮食、木材、煤、盐,等等,都是从南往北,给北京皇宫进贡。所以我们便计划顺着以前的漕运路线从杭州一路向北到北京来报道拍摄。当时运河连载的责任编辑是黄祖安,摄影记者是黄韬鹏与我。考虑到京杭大运河路段很长,我们三个人决定分人、分段来采访报道。南边的杭州到无锡由黄韬鹏拍摄。我负责常州到苏北,其间包括常州、镇江、扬州等。进入到山东,包括微山湖一带,是我们三个人一起跑的。从微山湖北上,包括济宁的山东段,一直到聊城,则又是我采访拍摄的。从山东临清到河北沧州一带是黄韬鹏负责的。从沧州再往北,直到天津北京,又是我在采访拍摄。我们将运河的拍摄采访任务分成数段,其中有分有合。我记得很清楚, 1986的中秋节,我们是在微山湖度过的。

  连载的文字由黄祖安来写,计划也是他来做,我们也参与。我们报道的内容偏重于运河两岸的古文化与遗迹,包括当地特产。黄祖安是上海人,对运河流域相对比较了解,也掌握了很多资料。拟定的拍摄计划,则像剧本一样,我们三个人人手一份。

  在综合报道意图出来之后,我们就各自分头寻找自己负责地域的相关资料。分段拍摄的时候,我们火车、汽车都搭乘过,也少量地搭乘过船只。我们大概是1986年4月份开始拍摄的,拍摄持续了将近半年时间。

  在南方拍摄时,当地宣传部门配合得比较好,积极协助我们拍摄;北京周边的一些地方,我则是骑自行车去拍摄的。当时骑自行车去通县张家湾一带拍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京杭大运河如果按照漕运功能来界定,到通州就结束了,但是运河的水系一直延伸到北京城里,经过昌平一直到玉泉山,然后到颐和园、什刹海等地,这些在连载的最后一期“漂来的北京城”也都有报道。

  1986年第7期《人民画报》的“东方奇迹—京杭大运河”连载开始,第一期是“人间天堂”,从杭州开始。每月一次,共连载了8期。连载这种形式比较适合画报,每期篇幅不是很大,但是内容其实挺深,涉及面也比较广。

  当年的拍摄受条件所限,主要是当地传统文化及古文物,还有地方风情特色,工业农业经济方面,我们那一次拍摄涉及的相对较少。根据我们事先所做的功课收集来的资料,在拍摄地最重要的就是寻找当地标志性的建筑、特产、文物古迹等,比如常州的黄杨木梳子,无锡的泥人,扬州的琼花还有高邮洪泽湖的双黄鸭蛋,宝应的鞭炮与荷花,扬州的古邗沟运河遗址、鉴真东渡文笔塔,镇江的金山寺渡口,还有瓜州古渡,微山湖的南四湖,等等,拍摄题材还是比较丰富的。

  《人民画报》的内容是综合的。当时分政治组、经济组和文教组,我们三个属于文教组。运河这个选题也是我们文教组提出来的。我是1964年到画报社工作的,一开始使用的是禄莱相机,1966年就用上了哈苏。我采访大运河的时候使用的就是哈苏相机,所以有很多方画幅的影像留下来。我也带了135胶片相机尼康F3作为备用。这次拍摄90%的底片都是柯达彩色反转片。1980年代中期画报社对胶卷使用也还有限制,但是基本上是放开的,主要是拍反转片,黑白的几乎不拍了。画报当时从成本考虑,也有一些黑白页码,画报上的黑白图片,基本上是反转片转成黑白。

  1958年高中毕业以后,我从哈尔滨考到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摄影系,1962年,我毕业分配到了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在电影学院学习时,吴印咸是电影学院副院长兼摄影系主任。我后来从电影摄影转到图片摄影一方面是受到吴印咸等老前辈的影响,另一方面当时的《人民画报》社也需要人,正好我也喜欢拍图片,于是就调到了人民画报社。《人民画报》历来主张编采合一,很多一手采访资料,在记者手里经过加工完成后,基本上就不需要再编辑了。我们出去不单纯拍照片,不能只是拍一张照片就走人,还需要全面采访,很多文章也需要自己写。我们首先是记者、编辑,然后才是摄影家。我们在外拍摄采访的底片,都要严格的归档。我们现在手里所剩的底片都是当年的编余片。我在1993年开始担任画报社编辑部主任,1996年退休。临退休前,还自费拷贝了一些自己的底片。这些运河连载的底片,我在底片袋上都详细记下了必要的拍摄信息,当时还没有使用电脑,如果搁在现在这些信息早就忘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