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立:最好的相机是让人忘掉相机

  • 来源:中国摄影
  • 关键字:相机,忘掉,主题
  • 发布时间:2022-12-26 09:46

  由于疫情的阻隔,“连接”一词被置入到新的语境之中,我们曾经如何“连接”以及我们将要怎样“连接”,成为重构思考的起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富士胶片联合玛格南图片社共同发起的展览“reconnect / 再次连接”于6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分别在上海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间和北京悦·美术馆同观众见面。在北京悦·美术馆,与“reconnect / 再次连接”同时展出的还有由影像研究者、策展人何伊宁策展的展览项目“NEWCONNECTION”(新的连接),展览的作品来自于富士X-SPACE围绕该同名主题的征集。

  在“reconnect / 再次连接”展览中,来自成都的摄影师冯立的作品与玛格南女影师奥利维娅·亚瑟(Olivia Arthur)的作品以相互穿插的方式进行展出。截然不同的影像语言,甚至是黑白到彩色画面所产生的视觉上的跳跃感,来自策展人菲利普·埃贝林(Philipp Ebeling)的精心安排,一如我们的世界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汇之间达到和谐,而这正是展览所要探讨的“连接”的意义。

  奥利维娅·亚瑟是玛格南的首位女性主席,她的作品聚焦于常年探索的智能仿生义肢、AI人型机器人、人工智能宠物等元素,将触摸、连接和技术作为主题,表现科技如何帮助人类完成“触碰”、实现情感和社交需求。乍看上去,她的作品与冯立那种游走于街头巷尾,或是在某些时尚秀场中如猎手般精准捕捉某些荒诞场景的拍摄方式相去甚远,但是当他们的作品在展场中共同呈现的时候,却因为都基于人与人、人与空间,甚至是人和自己本身的关系这些层面的思考而产生连接。连冯立自己在展览现场也连连感叹,他与相隔万里的奥利维娅从未谋面,竟然能在作品中实现默契。

  摄影师冯立善于观察和捕捉都市生活中微妙的一瞬,他的作品以荒诞的场景和大胆的闪光灯运用成为标志性的影像语言。他认为影像的内核是在快门按下的那一瞬间,如手术刀般将人性深处的矛盾冲突、荒诞与超现实挖掘出来。为了能随时随地与他脑海中的画面相遇,冯立曾经并不囿于器材的限制,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甚至是手机,几乎是抓起什么器材就用什么拍摄。而这些年再见到冯立,却时常可以看到他肩头挎着富士的GFX50S Ⅱ加富士GF35-70mmF4.5-5.6WR镜头套机。是什么让他改变了自己对于器材的选择?他那些让人过目难忘的影像背后是否有最新相机科技的加持?很多影像艺术家并不会过多谈及具体拍摄技术这一话题,而冯立对此毫不避讳,他一直认为自己的拍摄方式,需要更快对焦、更高像素以及操作更方便的相机作为保障,在这样的技术需求基础之上,他围绕针对富士中画幅相机的选择与使用谈了自己的看法。

  你曾说过,自己是一个提问者,相机,只不过充当了你提问的工具,让你可以随时举手发问。这种随时用摄影提问的方式,也让你在创作中并不太刻意追求使用什么器材,无论相机还是手机都是抓起来就拍。但是每种相机的功能、拍摄效果差距很大,相机技术也不断更新换代,你现在使用频率最高、最称手的相机是什么?

  我对摄影器材的确没有太多的要求,对我来说操作简单,稳定可靠,能够快速拍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画质就行。我用过很多种相机,从胶片相机到后来不断更新迭代的数码相机,135画幅的卡片、单反、微单相机我都用过,基本上每一次的更新都是随着数码技术不断进步自然而然的选择。目前我日常创作基本上是使用富士GFX50S Ⅱ中画幅相机,因为富士的中画幅相机保持了我以往使用135单反相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作为一台中画幅相机来说它又具有较快的对焦和拍摄速度,这让我延续以往的拍摄习惯同时还获得了更好的画质,何乐不为呢?

  除了对之前操作习惯的延续之外,换用中画幅相机是否也让你改变了某些拍摄习惯?

  从操作方式上说换用中画幅相机之后,跟之前135画幅相机的使用习惯可以完全无缝对接。要说变化,最大的改变是中画幅相机画幅比例的变化。传统135画幅相机的3:2和中画幅的4:3比例在视觉上多少是不一样的。在我看来,中画幅相机的视觉有种微妙的气场。在用135画幅相机拍摄的时候我习惯采用竖构图,这样可以让画面更集中在人物本身,横构图的时候或多或少需要去考虑平衡画面的左右关系。而中画幅相机的画幅比例恰好可以忽略这个问题,所以我现在也有更多横构图画面出现。

  你的创作比较倾向于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一些出人意料的瞬间,你觉得目前富士中画幅相机的操作响应和对焦速度是否可以满足你的创作要求?在使用富士中画幅相机抓拍方面你有怎样的心得?

  我使用的这款富士中画幅相机GFX50S Ⅱ加富士GF35-70mmF4.5-5.6 WR镜头套机是非常顺手的。我拍摄时因为会用到外拍闪光灯,所以绝大多数时候是一手拿着闪光灯,另一只手单手进行拍摄。此前很难想象中画幅相机还可以这样操作。这套机器的对焦快速而准确,额外要说的一点是,由于我的作品对瞬间性要求很高,有时候仅仅差零点几秒,画面的气氛就不一样了,所以我完全不能忍受快门的时滞,而富士这套相机的快门时滞让人几乎察觉不到,完全可以满足我的创作需求。

  这样看来,其实你对相机性能的要求也是相当苛刻的。技术的进步的确让摄影越来越简单,但是摄影师对相机的要求也更高了。除了解决快门时滞的问题,还有什么相机的特性是你特别看中的?

  中画幅相机高像素的特点对我来说帮助很大,一旦拍到一个好的瞬间同时知道画面具有很高像素的时候心里真的非常踏实和开心,因为这样在后期的色彩管理以及明暗细节上可以有很大的调整空间,高像素也意味着图像本身可以尽可能地放大,照片里面的细节也随之纤毫毕现,可以赋予更多的现场感和信息量。随着细节的丰富,我会自然而然地把眼光投射到更为广阔的空间维度进行观察和思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