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作业设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作业设计,实施,因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1-01 20:48
摘要: 影响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因素很多,重点体现在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 、作业设计质量、学校对作业的管理实施以及学生能力方面的因素等,这些因素处理得是否得当,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作业的有效设计和实施,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师生评价、改进教和学的重要依据。但一直以来,作业给学生带来的不是学有所进的欣喜,而是苦不堪言的负担。另外,教师也常常为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而心烦气恼、疲惫不堪。而作业相比于其他作业,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如何优化初中作业设计是每个教师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就目前初中作业设计现状而言,一部分教师歪曲了课改理念下“减负”的本意和实质,作业及批改这个极为薄弱的教学环节更趋淡化,以致有些名存实亡了。随意布置,马虎批改作业也是屡见不鲜,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是教师不负责任的表现。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必须在坚持一定的作业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力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出适应性转变;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批改方式的变革,优化整个作业流程,从而让学生转变做作业的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一直认为关于学生的作业,一般是指课后巩固练习。通过研究学习发现关于作业的认识我们一直处于误区。从作业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理解为自学作业,课堂巩固练习理解为课堂作业。为挖掘影响作业设计与实施的一些因素及各因素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我们针对作业进行了深人研究。
一、教师作业设计能力问题
不同的老师设计作业的能力存在不同的差异.我们通过对教师设计的作业题目本身.对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年轻教师教学热情高.但经验不足.直接影响到作业设计能力不足;中青年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处于精力比较充沛的时期,在作业设计的能力上处于最佳发展期,作业设计质量相对来说较高。但是当我们]通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系统地思考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对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进行调查时.发现教师作业设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作业量大,但不重视作业质量,重复性作业太多。据调查,学生作业日平均量在2小时以上,有的作业日平均量在4小时以上,周末和节假日作业更多,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作业数量大,但质量低.作业质与量的这种巨大反差形成了明显的负面效应。
2.作业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写作业兴趣。教师布置作业随意性大,没有精心准备,形式单一 ,几乎全是抄写、日记和练习题,作业仅仅被看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3.作业设计无层次。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合适的作业,导致“优生不优.差生更差" ,甚至出现抄袭.应付、拖欠.不订正作业,不做作业等现象。
二、教师作业设计质量问题
教师作业设计质量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作业的感受与完成情况作出判断。调查结果发现:
1.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作业设计满意度明显偏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感到作业难做、作业量大,认为作业类型不够丰富。可见,教师布置作业时单纯地面向全体,而不关注差异,这种作业设计形式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适应性明显不够,这种作业现状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也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趣味性强的作业普遍被学生所喜欢作业的趣味性有赖于作业的呈现方式,作业的呈现不能局限于文字,可以是言语的、图片的,也可以是实物的.观察的、操作的和体验的,可以是一次调查活动.也可以是观看一段视频。 例如,在讲授 (秦汉时期的文化》后,设置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作业,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搜集如“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风俗习惯”“家乡的今昔变化”“家乡的地左语言”等专题资料.搜集完成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展示。在作业讲评的汇报课上,同学们的答案精彩纷呈。“家乡的特产”实践小组的成果有:道口烧鸡,老庙牛肉,万古羊肉卤,牛电烧饼,常庄挂面;“家乡的名胜古迹”实践小组的成果有:滑县民俗博物院,大运河,明福寺塔欧阳书院,瓦岗寨景区等。这样的作业完成形式,改变了以往作业的单- - .枯燥,不再把作业重点放在机械的抄抄写写上,学生的作业兴趣.积极性也就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综合能力得以增强。
3.难度适当的作业学生容易接受。作业的难度应该随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面向全体.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将难度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取得高成功率。例如,教师讲完
《坚持改革开放》一课后,要求学生以“改革开放与农村社会生活”为题,自办手抄报,展示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让学生围绕衣、食、住、用.行五个方面进行家庭采访或社会调查,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如以前的粮票.布票.邮票等购物票证以及反映人民生活面貌的照片、报刊.实物等。面谈采访一些长辈,将他们对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感言记录下来。这一做法很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很容易接受,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学校管理也影响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我们针对几所学校的管理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将作业的批改作为作业管理的重心,不仅作业数量要求明确,而且注意检查,每学期检查两次.检查时主要关注有没有批改、有没有批改日期.作文有没有批语,而对于批改质量这个关键性问题,几乎没有给予重视。学校对于作业时间.作业总时间.书面作业时间混淆不清.在作业设计要求上,有的学校在检查教师教案时要求教师教案书写有作业布置这一环节,一部分学校对于作业设计甚至完全没有任何要求。
四、学生方面的因素也影响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由于升学的压力,大多数学生的态度是端正的,那些没有难度的作业,例如,摘抄、背诵之类的作业,即使枯燥他们大都也会认真完成并获得成就感。但部分学生由于眼界较为狭窄,阅历少,见解浅。一见有点思维容量.探究性的作业.他们就显得力不从心,他们对自己的信心不足,缺乏表现自己的勇气,需要当众发言的作业,如,演讲.讲故事.诗歌朗诵等.仅是极少部分同学展示自己的舞台,有的班级甚至一个学生也不参加,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师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五、、呈现方式多样化
呈现方式多样化是指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提高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作业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因此,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从“单一枯燥”的作业形式向“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转变,把握学科特性,让学生能够在作业中巩固对知识的理解《敬业与乐业》这一课内容后,为了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我会以“大学毕业后,应该工作还是应该考研?”为话题,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活动,并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论证方法,这样一来,既能丰富课堂效果,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批改方式人文化
批改方式人文化是指作业批改要体现出学生主体性优势,尊重学生在作业中的个性见解,加强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具体到初中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而全面的评价,善于发现学生作业的亮点,同时,也要让学生之间以相互批改的方式进行,以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从而让学生能够从批改中认识到自己知识的缺陷,并能够及时改正。
以上各种因素,都加剧了初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的效果,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并能正确看待,进而深挖影响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关键因素,找到解决作业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文系濮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21年度课题,课题名称:初中高质量作业体系的建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PJCJY20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