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教学的研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教学,游戏教学,有效策略
  • 发布时间:2023-07-09 20:02

  谭 溢

  (利川市建南镇建新小学 湖北 恩施 445412)

  摘要:双减政策对当前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教育发展方向。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习科目,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融合,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构建寓教于乐的课堂学习环境,确保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探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游戏活动,达到启发学生智慧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游戏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2-002-01

  如何改变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游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探索将游戏教学与数学课堂相结合的多种思路,有效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设计导入游戏

  课堂导入环节是数学教学中的初始环节,导入效果将会影响到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通过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手段,采取游戏导入的形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跟上课堂学习的步伐,通过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以“分数乘法”为例,数学教师结合之前所学习的内容,将分数加减法和整数乘法引入到课堂指导中,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游戏当中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同时展开数学新知学习探究。如:“小明到超市想要购买一块橡皮擦,一只橡皮擦的单价为1/2元,如果小明想要为其他同学也购买两块橡皮擦,请问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这种生动趣味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主动展开思考,教师为学生传授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利用分数加法或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展开探索,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解答,观察哪位同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正确答案,借助这种生活化游戏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使学生在知识转化当中获得思维拓展,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二、设计问题游戏

  在数学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问题游戏,可以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当中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图形的运动”为例,为了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旋转概念和图形运动特征,教师设计了问题游戏“如何自制陀螺”,帮助学生深入问题探究,在数学学习当中,先将火柴硬纸盒分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由于已经学习完“旋转”这一知识,现在要制作一个陀螺,对于陀螺的制作有两个新的要求,首先是选择喜欢的图形进行制作,想一想火柴棍放到陀螺哪里才能够使其旋转更加平稳,这一要求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其次,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陀螺制作,教师引导学生将最终的制作成果分享给同学或教师,在班级中展示陀螺的旋转效果,这样就可以论证具体的数学知识,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理解和记忆。

  三、设计情境游戏

  游戏情景化是指教师在课堂创设学习情境,将学生带入不同的学习场景,推动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游戏情景化教学的过程中,要保障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储备,结合一些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情景帮助学生主动理解数学知识。以“乘除法”为例,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了蓝色小球、粉色小球、黄色小球各10个,在课堂中指定某位学生为超市收银员,其他的同学则购买小球,要求学生在购买过程中挑选任意颜色,每种颜色的小球最少要购买两个,每次挑选的颜色不能低于两种,最后由双方进行价格计算并书写在黑板上,其他的学生对双方的计算进行评价。商店购物是很多学生都在经历的事情,学校商店也是学生经常去的地方,教师利用商店购物场景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增加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结合自己购买的小球以及相关金额进行计算,这一计算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培养学生对乘除法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四、动手操作游戏

  数学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指导的过程中,要尽量调动学生参与到实践探究当中,通过亲身操作实践深化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此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测量”为例,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我是小木匠”的游戏活动,鼓励学生观看生活中的桌椅板凳,结合一些桌椅制作视频我为学生传授制作方法,要求学生观看视频时进行思考,使学生掌握家居制作的整个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提前准备好的木块去制作手工家具,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测量和长度概念的理解,通过对桌子的桌面大小以及四腿长度大小进行测量,使学生充分理解长度单位。而后,教师为学生展示直尺的刻度,为学生渗透一些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律,教师参与到学生测量教室物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测量到的信息数据绘制自己想要得到的家具,在此过程中强化学生单位换算能力,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这也是开展动手操作游戏的主要目标。教师应注意到游戏操作过程应以突出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为目标,切不可出现重游戏而轻教学的现象,如果本末倒置也就难以发挥游戏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动手实践类的游戏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与实践,可以升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探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借助基于游戏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为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营造一个新的、有趣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结合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张盛林.设计游戏活动,提高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9):158-160.

  [2]杨惠琴.浅议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2(31):148-150.

  [3]邵开庭.例谈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名师在线,2022(29):23-25.

  [4]延如玉.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巧妙渗透实践分析[J].科幻画报,2022(10):229-23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