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实践探讨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23-07-09 20:03

  韦赤新

  (广西百色市西林县那劳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一些转变。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在揭示科学现象、形成科学思维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学习的魅力。教师不能将科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直观的表述,而是要将科学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相联系,逐渐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在教师不断优化课程教学效果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科学知识,提高探索事物的能力。教师开展网络课堂教学的关键是逐渐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将课堂交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让学生不断表达自身法人学习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共享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有效地解决生活问题,从而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在不断的实践探究中形成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2-004-01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

  科学课堂应当是生动、活泼且充满科学元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意识到科学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将创新作为重要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有助于学生理解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让科学学习具有实际的生活意义。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和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身心,不断地发散思维,需要教师将生活作为积极探索科学的大课堂,不断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科学学科进行有效的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逐渐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形成有效的科学学习方式。教师在解答学生心中疑问的过程中,也能够让科学教学充满神秘的色彩,从而在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同时,也能够将生活与科学理论知识相联系,更好地解释生活中的不同科学现象,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科学实验探究。

  (一)创新的重要性

  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意识到创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科学的重要方式。科学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而能够让学生自主体会、自主深化科学知识,产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不断运用科学知识诠释生活现象。在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当提高自身的科学知识与能力,不断将职业价值发挥出来。科学学习是学生形成科学探究思维,不断提高科学认知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师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时,要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答,从而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理论内容,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

  教师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产生探索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从而在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中,灵活把握教学的方向,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不断让学生主动进行科学现象的探索,将生活问题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不断对生活现象产生疑问。教师在向学生解释生活问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验生活,从而让学生良好的掌握科学知识,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识。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设备

  教师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能够将难以表达的科学现象,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构建有效的教情境,不断将生活经验融入课堂,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生活意识。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能够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这是科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形成多元化的生活场景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直观情境,形成了严谨的逻辑思维,掌握了科学探索理论,学生进行求证和探索的过程就是重要的科学实践过程。

  (二)生活化问题的迁移,引导学生积极观察

  教师在不断进行课堂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产生疑问,从而在科学课堂对生活问题进行迁移。在科学课堂与实际生活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应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延伸思维,学生在自主解决生活化的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在产生了自主探索科学现象兴趣。这种能够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会在生活中进行积极的观察,不断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并运用各种现代化设备进行交流,不断进行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观念,树立探究精神,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外教学,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科学知识充满着乐趣。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构建适合学生的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生活中探索重要的科学现象,并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中运用科学知识。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活动交流和活动总结,逐渐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好奇心,从而将生活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课堂。

  (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教师应该在教学改革中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向,尊重学生主观的见解,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在思维碰撞与情感交融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和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热情。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基础,能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在整合学习信息的同时产生探索欲。

  三、结语

  小学科学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和探索,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索能力。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的科学教学情境。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发展内涵的同时,通过科学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将生活经验积极的迁移,去探索科学探现象的奥秘,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锋. 浅析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6, 000(009):41.

  [2]屠国平.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J]. 小学科学:教师, 2017(3):1.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