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与劳动教学相结合分析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学,语文,劳动教育;
  • 发布时间:2023-07-09 20:27

  向 洁

  (四川省犍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摘要】劳动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学校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激发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树立正确劳动观,因此,劳动教育不能只是单方面传授劳动技能,更要多渠道强化学生思想认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深化劳动教育,提高劳动教育效果。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选取了讴歌劳动人民、赞颂劳动精神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当挖掘这些文本,创设一定的情境,并通过写作实践来渗透劳动精神,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全面渗透。本文将结合语文教学实例,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劳动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3-002-01

  一、在语文教材中挖掘劳动相关素材

  将语文教材中关于劳动的要素挖掘出来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将教材中关于劳动的要素充分挖掘并加以利用,全面深入的了解教材当中的劳动素材,小学语文课堂通过课堂解析的方式进行讲解,在意识上提升小学生的劳动素养,比如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提到北京的春节,教师首先可以根据教材中所讲解的内容全面分析文章,将关于劳动教育的关注点提炼出来。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中国春节的传统民俗文化,在这边文章中作者讲述了再北京的春节中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比如买年货、蒸年糕、贴春联、大扫除等等,这些内容都与劳动相关,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由这篇文章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对小学生们进行劳动素养教育,让学生们在阅读教材时,对于劳动的定义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切实的理解和认知[1]。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让学生们思考劳动和春节之间的相关关系。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文章有相应的思考,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自我认知中了解劳动对于春节有什么样的意义。例如文章中有一句“家家赶做年菜,到处都有酒肉的香气……”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这句话的思考,年菜是因为长辈很早就开始为过年准备,联系到实际中学生们自己过年时家长会准备什么,都是如何准备的,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一般课堂重点都是对词汇的理解和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掌握,并没有透过一篇文章延展到其他内容,在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延展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们在教材中发现细节内容,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领悟也不仅仅局限于文章本身,而是能够将劳动素养教育与课堂内容相结合,让学生们发现劳动就在我们身边,是生活的重心[2]。

  在语文教材中找到劳动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都是抒发作者个人情感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包含的劳动情感,劳动使得社会进步,劳动是一直存在于人的生命中,是人们奋斗的基础,所有人的成长过程,都包含着劳动所创造的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劳动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来感受到劳动所带来的感情[3]。比如在《赵州桥》这篇文章中,学习赵州桥的历史、建筑特点时同样可以从建造赵州桥的劳动人民的角度分析,赵州桥的建成离不开劳动人民的汗水,赵州桥的每一块石头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上面的雕刻也都是劳动人民用刻刀一点点塑造成的,在教师的引导下,《赵州桥》这篇文章的内容应该不仅仅是建筑的伟大,还有劳动人民的情感,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古代人民的感情得以升华,通过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共情,提升同学们的劳动素养,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还可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在教材中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将小学语文教材与劳动素养课程相结合并不是简单的加法,还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劳动素养培训成果,只有让学生们在教材中对劳动产生兴趣,才能够让学生们的关注点在劳动教育上,学生们才能主动思考。让同学们对劳动产生兴趣,才能够让教材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有所用[4]。比如在学习《腊八粥》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儿时母亲熬腊八粥的情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如何制作腊八粥,在以后的劳动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对劳动过程产生兴趣,想模仿教材进行劳动,从而达到最终目的。

  二、将劳动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设立劳动情景进行渗透

  劳动素养教育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教育中,还要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理解并且加入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一个情景,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在情景内容中学生会不自觉的带入其中并且进行思考和理解,这对加强劳动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在设立情景时,要注意情景的真实性,并在其中加入关于劳动素养教育的话题,让学生们能够在情境中进行劳动教育学习,对劳动教育有深刻感受。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劳动感悟

  劳动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还要体现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们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去感受劳动所带来的情感,劳动是每个人生活中所必须的东西,它无处不在,通过教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一个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能够让小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5]。比如教师可以在课下布置作业让学生们参与一次劳动,并且在再次上课跟同学们在班级分享劳动的感受,以及劳动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加入劳动教育对于劳动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将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课堂相结合,不仅可以将劳动从小融入到小学生的人生观里,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热爱劳动,以积极的姿态面对人生。教师也要不断优化课堂内容,紧跟时代的步伐,将课堂内容与劳动素养教育相结合,给小学生们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劳动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对劳动感兴趣,积极在班级和家庭里劳动,培养优秀的劳动素养。

  参考文献:

  [1]邓乔. 小学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路径探析[J].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1(5):2.

  [2]陈杰.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分析[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1.

  [3]程全红.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路径分析[J]. 科学咨询, 2022(8):3.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