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路径,改进策略,现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10 10:13
杨惠婷
(利川市南坪乡长乐小学 湖北 恩施 445410)
【摘要】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摘要在总结当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卫生教育水平的路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农村小学;路径;改进策略;现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3)2-015-01
当前由于受到历史原因以及客观因素影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相比于城镇,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明显偏低、质量较低,这使得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受重视,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发生率明显偏高。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及研究,能够为提升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供助力。
一、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
从提高现有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入手,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培训,可以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一方面,地区教育部门和相关组织应加强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为开展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供专业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如专业课程培训、心理讲座等。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农村小学还可以与乡镇学校联合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技能培训,让教师参加乡镇和市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师技能提升课程,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拓展多样化的培训和教育渠道,如在线培训、集中培训、学习进修、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对一帮扶等,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更多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渠道和教育方式,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需要完善的教育管理机制支持,建议农村小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建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一是要建立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激励机制。二是要健全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划管理体系。农村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其中留守儿童占比明显偏高,再加上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较多,这就需要农村小学基于小学生的特征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小学应该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规划管理机制,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小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引导,从而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划来推动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三是要加强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监管力度。
三、整合社会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一方面,农村小学应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当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和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的力量,对农村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农村小学可以与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合作,利用社会组织的心理健康服务功能,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号召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为农村小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等服务,促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农村小学也应注重建立家校合作办学机制。如农村小学可以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环境的变化,教授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关注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开展专门的亲子沟通活动。有条件的农村小学还可以定期开展小学生心理调查活动,通过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构建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为及时发现农村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干预创造有利条件。
四、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认知水平
加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同时,教师应从主观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一方面要明确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严格整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小学的资源支持。国家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和要求,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尽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由家庭引发,但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和成长的重要次要环境,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农村小学应主动承担起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在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农村小学教师应通过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认知水平。很明显,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专科教师和班主任的责任。任何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五、构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城市学生截然不同:因为农村小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缺乏关爱和关爱是非常普遍的。农村小学生通常长期处于不安全和缺乏爱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农村小学和教师需要构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要重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次,在开展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优化课程体系,分阶段、分层次加强农村小学生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农村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促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最后,农村小学教师还应注意优化教育方法,例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和案例来介绍课程。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课程案例还应贴近农村生活实际,符合农村小学生的主观认知,通过生动的案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农村小学教师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参考一些优秀教师的课程案例,特别是一些典型的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优化课程体系,通过构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农村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永海;陈春平.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J].学周刊,2022,(04):131-132.
[2]吴泽娟.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基础教育论坛,2022,(22):109-110.
[3]陈敏,蒙树红.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与实施[J].广西教育,2022,(0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