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研学问题以指向教学的核心价值探析

  郭婉嫦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浦沙溪小学,广州510000)

  摘要:研学问题是“研学后教”课堂的核心和动力,实际上,课堂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学生对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如何有效提炼研学问题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十分重要。笔者认为,研学问题的提炼必需具有价值取向、确保思维含量、符合实际需要,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研学问题;核心价值

  在“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如果研学问题设得好、设得巧,不仅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搭建桥梁,而且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主动积极的“学”都是从“问”开始的。阅读课堂上,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一个问题的提出,于文本内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于学生学习,能激发其主动探究意识并帮助学生找到最合宜的切入点;于教学目标,能直接指向课程内容隐含的重点目标。这样的问题就是核心问题或研学问题。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找准核心问题并能围绕核心问题科学设计教学方案,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一、研学问题的价值取向

  问题设计要切中文本的核心价值。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体裁、题材、结构、语言特色、具体内容和表现手法等,其呈现的具体形态也不同,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文本本身具有的这种与众不同的特性,对教学目标和内容定位,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学问题的提炼一般多从文本的教学解读入手,根据文本最突出的特性来确定。

  一般写人记事类的文本,在自读之后,学生心中往往会留下比较鲜明的阅读感受。研学问题的提炼和设计,可以学生的整体阅读感受为支点,或从体会人物的角度切入,或从感悟叙事的策略角度入手,或做到二者兼顾。例如,六年级下册《凡卡》这篇文章运用了插叙的写法,在对比中表现了凡卡的悲惨命运。从体会人物角度提炼研学问题,引导学生聚焦凡卡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的痛苦与期待:凡卡为什么在写信时一次又一次地回想起爷爷在乡下的日子?从叙事角度提炼研学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写法:作者为什么一边叙述凡卡写信时的情况,一边插入凡卡的回忆?

  从“教语文”的诉求出发,研学问题的提炼必须更加关注表达方式。例如,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的表达特色在于“发乎情,止于礼”,将浓烈的情绪用一种温和的行文方式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研学问题既要关注内容本身,更要关注这种表达特色: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对于傣族同胞来说,这是一个难忘的泼水节?

  六年级下册《匆匆》是一篇散文。散文着重于表现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索过程,其教学内容便侧重于语言的品悟,通过品悟语言抵达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心领神会,产生共鸣。基于这一认识,“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将自己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感受表达出来的” 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研学问题。

  二、研学问题的思维含量

  每一个问题都要事先明确其目的、掌握其难易程度,才能提炼出有效问题。问题的目的要根据教学目标与计划进行设置,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提出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问题。提炼前要对问题的目的范围、程度、角度等进行反复设计,使内容具体、准确。课堂上学习一篇文章,总要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或提取相关的文本信息,或习得独特的语言形式,或领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精妙……这都是提炼和设计研学问题的重要依据。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可以这样定位:1. 认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既是年段目标,也是单元重点目标之一);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把握课文中心(这是单元课文主题所凸显的情感目标);3. 体会人物外貌、语言及动作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并习得这种表达方法(这是年段目标——学习表达方法,同时是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目标确定了,研学问题就可以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入手进行提炼。“父亲的哪些表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这一问题就成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引导学生与文本开展有效对话的研学问题。

  三、研学问题的实际需要

  研学问题的提炼和运用是为学习主体——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的,所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提炼研学问题,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提炼研学问题,主要是根据学生学习的难点、关注点和动情点等从文本中提炼适切的问题。如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要真正领悟文中父亲最终抉择的道德意义,对于学生面言,无疑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如果教师脱离学生的生活体会,分析、讲解得再细、再透,学生也只是似懂非懂。怎样才能从文本内容中找到既让学生明白,又化解难点的突破口呢?其实,学生之所以难以真正理解文中父亲的抉择,关键在于他们不能理解父亲抉择的结果到底有什么非同一般的意义。所以,这样一个研学问题便被慧眼的教师发现:父亲失去了梦寐以求的车,他得到了什么?

  研学问题设计的价值高低,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果研学问题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需要而定,以确保其教学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那么语文课堂就会真正地精彩起来。

  参考文献:

  [1]吴国芝. 问题引领自主学习——略谈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J]. 教学月刊(小学版),2011(03).

  [2]张瑾. 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现状与对策[J]. 小学教学参考,2012(25).

  [3]毛莉莉. 把问题“还”给学生[J]. 小学教学(语文版),2010(06).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