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经济管理中的资金管控策略
-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建筑经济管理,资金,管控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23 19:40
张万玲
身份证号码:220524198105090168
摘要:建筑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资金量庞大,且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涉及的相关部门众多,这些都对建筑项目的资金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一直以来,加强建筑项目资金管控,也是我国财政部门高度重视的工作,为此,财务部门不断推出相应的政策和制度,努力推动改革,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资金得到妥善运用。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在建筑项目的资金管控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经济管理;资金;管控策略
引言
在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是其核心所在,因此建筑企业需要集约化、安全化和高效化地管理资金,使业财得到有效融合,创新企业管理模式,从而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想要有效实现建筑企业资金的集中管控,需要统筹全局,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采用信息化技术,向总部集中集团资金,并由总部实现统一运营、管理以及调度。通过有效实现建筑企业资金的集中管控,可以有效整合资金资源,并对其实现宏观调配,从而使资金运营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使资金成本得到降低,对资金风险加大防范力度。与此同时,相关建筑企业需要以价值创造、业务支撑以及服务战略为导向,有效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1 建筑企业实施资金集中管控效能分析
1.1 提高内控质效,降低风险
对于传统的建筑企业而言,在资金监管方面采取事后监管策略,未能对资金实现动态监管。集中管理集团资金,可以统一管控成员单位银行账户的变更、开立以及注销,在没有经过集团审批的情况下,禁止对银行账户私自开立,以此来使成员单位的账户开立和使用等行为得到规范,防止资金出现体外循环。在对信息系统进行建立后,需要统一管理银行账户,使银行账户余额、资金流向以及交易明细等得到实时和自动监控,从而有效管理成员单位的资金流动信息,保证相关信息的归集可控、可溯源以及可透视。这样一来,可以对成员单位的异常变化以及资金状况进行有效掌握,并对成员单位的资金风险展开研究和判断,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使相关风险问题得到有效规避。除此之外,对信息系统进行合理完善,可以使资金预算管理得到强化,使预算得到有效执行,严格按照量入为出和以收定支等原则,合理安排建筑企业的资金预算,使资金链安全得到有效维护,维持资金平衡。
1.2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建筑企业通过对资金集中管控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归集跨账户、跨层级、跨单位以及跨区域的闲散资金,并严格按照公允价值定价,由总部合理调配资金,对于急需资金的相关成员单位,需要合理调剂资金,高效配置集团资金,使成员单位由于相关因素而引起的财务成本差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在具体实施资金集中管控后,可以使集团资金的规模优势得到有效发挥,使集团在银行评定的信用等级得到提高,增强集团和银行的议价能力,使建筑企业的授信规模得到扩大,有效拓宽企业自身的融资渠道,使企业融资结构得到合理优化,使资金成本得到降低,从而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的资金运营效益。
2 建筑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
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由于资金风险预警意识不强,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资金管控制度,或者虽然制定了资金管控制度,但由于工程项目分布广、银行账户多、资金分散、人员配备不足等原因,使得资金管理制度执行起来困难重重。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采用项目经理责任制,在多项目的环境下,很难统一整个公司的资金管控标准,造成资金管控工作流于形式,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2 项目超概算严重,导致较大资金缺口
当前在各类建筑项目中,“三超”现象仍然存在。相关统计数据表明,部分建筑项目存在着超概算的问题,甚至一些项目不得不多次做出调整。 “三超”造成的负面效应非常严重,不但会导致项目资金缺口大,工程项目延期,甚至还可能引发严重的项目质量问题。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些建设单位基于局部利益考虑,一味扩大项目规模,提升项目影响力,导致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其次,一些单位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缺乏科学管理,导致设计的方案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不进行很多的设计变更,造成严重资金浪费。再次,一些建设单位对于施工缺乏有效监管,导致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多计工程量、编制虚假结算等行为,进而使得项目造价被严重高估。
3 加强建筑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预算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编制及实施涉及建筑企业所有职能部门、所有项目以及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由于建筑企业工程项目工作面大,工作节点相互契合,预算管理要实行精细化管理,层层分解指标,落实到各责任主体,因此预算的编制、执行、审核、分析不能局限在财务部门,应打破固有观念,把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变成全员的预算管理。企业预算编制及管理是保证战略实施的手段,直接关系到各种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分配,企业每个员工都应清楚地认识、理解预算管理对企业运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企业中营造全员参与预算的氛围。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每一个工程项目的报价、成本、变更、结算等工作对编制企业整体预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主要是提供历史数据,开展汇总和审核工作。要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企业应采用适合本企业并与战略目标相符的预算方法。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工程项目地域分布广、影响预算指标因素较多等特点,在编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地的生活水平及物价水平等因素来制定相关费用的预算标准。
3.2 科学管控可支配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企业有了充足的资金之后,就需要对这些可支配的资金进行合理管控,确保资金结构的合理性,以免出现浪费的情况,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进而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对此,提升企业资金管控能力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制定资金使用计划,调整资金配置。通常而言,企业的可支配资金都是有限制的,但是企业的经营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是无限的,企业要对资金应用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与分析,将筹集到的资金组合起来,调整资金配置结构,保证固定资金结构与流动资金结构、储备资金结构与生产资金结构、存货资金结构与速动资金结构之间的协调性与稳定性。同时,要明确各项结构资金的使用额度,将各部分资金分解到企业下设部门,从而利用最少的资金消耗获取最大的资金收益。第二,灵活调度时间,充分利用有限的可支配资金。在资金支付时间与形式上,要根据实际轻重缓急进行灵活的安排。例如,在资金较为紧缺的情况下,要先确保职工工资能按时发放,保证职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然后对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材料、配件等资金进行合理管控,避免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
结束语
资金管控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任何资金使用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的高效性、及时性、合理性是企业管理者都要面对的问题。因此,企业应从上而下加强资金管控意识,从战略目标和整体经营计划的角度出发,通过识别、判断、分析、追溯、执行等资金管控方式,对各种资金风险进行研究分析和管控规避,以达到降低资金风险、减少损失、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国操.基于财务视角下的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探讨[J].财会学习,2021 (36):1-3.
[2]石玉国.论资金池管理模式下建筑企业的资金集中管理[J].财会学习, 2021(32):165-166.
[3]王霞.H 集团资金管理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财务与会计,2022 (17):4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