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一年级语言训练与评价
- 来源:《少男少女》月未版(教育管理)杂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双减”政策,语言训练,语言评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8-14 13:41
李婉琼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中心小学,广州510000)
摘 要: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文章从创新设计语言训练与评价的内容、方式等论述小学一年级如何落实语言训练及评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双减”政策;语言训练;语言评价
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1—2年级的表达与交流提出更明确的要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停留在教材内容上,重视拼音、识字、阅读、朗读、写话等方面的评价,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评价。
一年级是系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起步年级,“双减”背景下,一年级进行语言训练及评价的任务更加艰巨。一年级进行语言训练与评价要遵循趣味性、全面性,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深挖教材内容,重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轻松和悦的语言训练及评价的环境。训练与评价必须贯穿于整个学年的学习中。一年级如何落实语言训练及评价呢?
一、精心设计语言学习任务群,落实语言训练
一年级上册的教材涵盖拼音、识字、阅读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语文要素,精心设计语言学习任务群,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落实语言训练与评价。一年级上册,根据教材内容,依次设计语言学习任务群:我是小学生啦、我与汉字交朋友、勇闯拼音王国、大自然大探秘、我是识字小能手、勇闯动物世界。针对这六个语言学习任务群,教师可提出相应的语言训练要求,一是用“我是( )”的句式介绍自己的姓名、民族;二是学习、练习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三是讲学习汉语拼音的故事;四是学习介绍观察到的大自然;五是分享识字方法和讲述自己学习汉字的趣事;六是分享自己了解的动物,如外形、生活习性等。
二、在拼音学习活动中,落实语言训练和评价
拼音学习过程是比较枯燥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游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拼音,让每一个静态的拼音符号都“动”起来。学生在学习声母的过程中,善于编顺口溜。以《b p m f》一课为例,教师把顺口溜作为语言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学生根据评价要点,或从读音,或从形状出发创编顺口溜,在自主创编的过程中,进行了说话训练,也拓宽了思考范围,更有效地学习汉语拼音。
除了编顺口溜,借助身边的物品学习拼音也能落实语言训练,学生用绳子、橡皮泥拼出“b p m f”时,教师让学生模仿说一说:“我在( )找到了声母( )。”“我用( )摆了( )。”“我觉得( )像( )。”学生在摆、说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
三、结合口语交际课的要求,落实语言训练与评价
一年级上学期,教材安排了主题为“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用多大的声音”“小兔运南瓜”四次的口语交际,教师根据要求,可设计不一样的、梯级的评价指标。如“我们做朋友”要求能做自我介绍,并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对方交流,增强主动交往的意识。教师可设计相应的星级评价:三星评价是“我”能做自我介绍,并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交流;二星评价是“我”能做自我介绍。又如“小兔运南瓜”可设计:三星评价,与人交流时,“我”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别人的想法进行评论;二星评价,与人交流时,“我”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从能控制发言音量,就感兴趣的话题与人交流到大胆说出想法,循序渐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照要求,学习说话,与人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当然,交流时是否有礼貌、是否大方、是否有认真听是贯穿于每一节口语交际课的要求。
四、在课堂评价中,落实语言训练
第一学段的“表达与交流”提到:与他人交谈时,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年级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构建评价的模板,让学生按照模板自我评价或评价同学,如:“我觉得他(她)读得( )。”“这节课,我( )。”学生在评价模板的帮助下,学习、运用基本的课堂评价语言,在仿说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慢慢地脱模,用自己的语言评价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逐渐形成自己的评价风格。在这过程中,学生既提高了表达能力,又增强了自信。
五、结合传统节日,进行评价
学语言,用语言,生活处处是语文。学生在不同的节日里,了解不同的传统文化,如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春节拜年收红包,元宵节吃汤圆等。假期后回到学校,教师可抓住这个契机,把学生的闲聊变成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如“( )节,我和爸爸、妈妈( ),我真( )。”一年级的学生用教师提供的模板进行交流分享,不但加深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还围绕传统节日的内容,练习了什么时候、谁干什么、心情怎样的句式。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结合评价表进行评价,评价表的内容分三个档次,分别是“我”能把话说清楚、“我”能运用学过的词语、“我”还能认真听同学发言,并作评价。评价表格中的图案对应相应的节日特色变化,如春节是鞭炮,中秋节是月饼,端午节是粽子,采用学生喜欢的图案,激发学生说、评的兴趣,借助评价,促学生语言的发展。
六、利用主题活动进行语言训练和评价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教材贴近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四组课文围绕“自然”“想象”“儿童生活”“观察”的主题,在学习了课文后,设计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语言训练和评价。
1. 四季花开
课文《秋天》《四季》是带领学生感受季节特点的课文,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后,进行语言训练和评价:“喂,( ),夏天来了,( ),你快来( );喂,( ),秋天来了,( ),你快来( )。”学生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提升了口头表达的能力。
2. 动物世界
课文《青蛙写诗》《比尾巴》《乌鸦喝水》《小蜗牛》《雪地里的小画家》,学生在学完全部课文后,设计“走进动物世界”的主题语言评价活动,如:“欢迎来到动物世界,我最喜欢的动物是( )。它( )。”“我是动物世界的小小主持人。我向大家介绍的动物是( )。”“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到动物园,我看到了( )。”一年级的学生是建立说话模式的阶段,学生借助语言训练模板,在说话的过程中能享受学习的快乐。
七、过程性评价为主,落实语言训练评价
一年级的阳光学业评价遵循过程性评价,“三全三主”课堂教学更有利于评价。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全要素评价、全员评价、全过程评价,促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达标、主动提升。如一年级《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创设在学校艺术节上表演课本剧的学习情境,把语言训练和评价贯穿于整节课,学生进入课文角色“小公鸡”和“小鸭子”参与评价。自主评价、同桌评价、小组评价贯穿于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评价是课堂学习的主推力。学生在评价表的指引下,自学、互学,接着集体交流。教师依托容易实行的评价标准,更好地诊断学生的语言能力,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一年级是小学学习的基础年级,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年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新设计评价内容,注重评价过程,改革评价方式,才能更好地指向素养核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郑晶梅.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策略探讨[J].教师,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