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创新,培养,能力
  • 发布时间:2023-08-19 11:06

  韦灵莉

  (广西百色市西林县古障镇中心小学)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它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它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开发的关键在于小学基础教育。本文根据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环境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从言行上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多角度思考,以丰富的想象力实现自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7-003-01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创作、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一个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立足于世界之林,科技和经济要走在世界前列,那么创新能力就是成为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从小培养,培养的关键在于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教师在传统的日常教学中,要通过多渠道将创新潜能及创新欲望激发出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学生也可通过这种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进一步深入理解语文课本的基础知识。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小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他们的思维处于启蒙阶段,虽然对规律认识不足或出现偏差,但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是相当活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学习,把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引往更深层次发展,通过丰富的思考逐步形成自主的思维。在日常教学中,营造创新环境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之一,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通过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等方式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出来,把一些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常见的简浅方式灵活具体化表现出来,以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吸收理解。如讲解到唐代著名诗人杜枚的《山行》古诗时,要求学生理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时,通过提问,不少学生都认为“坐”是“坐下来”的意思,表面看这也符合诗人当时的情景,这也难怪大部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此时我把全诗意讲清楚“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是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此处“坐”是“因为”之意,为了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我反问了一句“如果是坐下来的意思的话,那么请你们想一想,诗人坐在古代的马车里,隔着一层窗帘子怎么能欣赏到这么美丽的风景呢?”。在这种通俗易懂、课堂氛围活跃的教学中,学生逐渐对语文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只要语文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索和求知更多的语文知识,进而产生创新知识的欲望。

  二、培养和鼓励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以学生为基础的,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质疑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带着各种质疑,在提出他们的疑问点时不管他们的看法正确与否,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这种质疑能力,然后再给予正确的观点引导。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解决问题有时很容易,但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却往往很困难,在学习课文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是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学习的直接体现,说明这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出现了新的想法,姑且不管这种想法对与错,有这样的创新想法值得肯定,说明学生善于开动脑筋,从理解中总结自己的观点看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产生质疑,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本身标新立异的意识和能力,还能够将自身的创新能力很好地激发出来。在进行《草船借箭》一文的课堂教学时,传统的教学引导是最终让学生得出“周瑜这人心胸狭窄,阴险狡猾,对人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的结论,课程就算圆满结束了。然而当我让学生说对周瑜这个人物的看法时,不少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课文这样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衬托孔明智足多谋,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凡事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正面形象。我觉得那是片面的说法,因为周瑜既然能当上吴国主帅,说明的他的才干非一般人能比,更不可能是量才气短之辈,这不仅连孔明也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吴国的主帅也是智足多谋的。同样一篇文章,同样的人物,却能在学生的口中得出不同的看法和结论,由此可以看出,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朝着与人们思维习惯相反的方向思考,这样比较容易获得与众不同的理解和答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追问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这也是拓展学生质疑能力的一种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追求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课文内容的精要,对课文中的问题轻松自如作答这样的教学效果,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教师可引导学生由果溯因,活跃他们的逆向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学习完《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在学生完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然后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假如周瑜当时想到孔明真的能在三天内完成造箭十万支的任务时,他对孔明的态度和言行是否会发生改变呢?这问题一提出,学生只能用逆向思维进行想象考虑了。多提出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能不断地培养他们的这种逆向创新思维能力。

  四、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自主创新

  一切创造原型来自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创造必要的条件是有着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是学生创新的翅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丰富的想象力往往比课本知识更加重要,因为课文介绍的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世界却是无限的,这就是为什么一班学生中同是这样授课,但他们最终的认识能力各不相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接受基础知识的同时,他们各自的想象力不一样,想象力越丰富的学生能力越强,课文中有限的知识是在无限的想象中所提炼出来的,经过不断的想象力开发,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引导和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从现实例子中结合课本知识找准学生想象能力的切入点,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后会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得更加透彻,思维逐步升华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最高境界,此时学生的自主创新思想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出想象的环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发现新问题,带着新的问题去学习和体会课文的基础知识,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开发自己想象力自主创新的天地。

  五、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得以升华从而更好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的基础知识,这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效果。教师在坚持传统的教学的同时,必须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核心,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在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交互教学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潜移默化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为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宝祥.浅谈小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探索,2013.5, 107.

  [2]王卫东.浅谈小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J].素质教育,2013.4, 175.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