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分层,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多元分层,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9-15 11:11
李建淑
(四川省青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628115)
【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时,正确地运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自觉性增强、学习兴趣浓厚,使数学教学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笔者在立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对多元分层,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展开探讨。
【关键词】多元分层;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4-012-01
在21世纪的今天,无论做什么都要求高效率,在学习课程教学中也是如此。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压力可以说是非常大的。而高中教师为了追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时候,往往会使用十分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进行展开,这样一来,就更加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越来越反感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对于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来说,数学知识本来就比较枯燥难懂,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又比较单一,从而导致整个数学课堂死气沉沉,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将结合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多元分层,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展开探讨。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依照分层教学所遵循的原则和实现的目标,一般将一个班的学生按2:5:3的比例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基础以下的学生,第二层为中下层的学生,第三层为中上层的学生。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商讨、动态分层的原则。首先,要向学生宣布上述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认识;其次,教师应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又保留了“脸面”,维护了自尊心。但学生的层次也不是永远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调整一次),最终达到第一层逐步解体,第二、第三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实现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多元分层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所谓的多元分层,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学生的学情,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在多元的分层中,其中最直接的分层方式就是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不同的学生在同样的知识面前所呈现出来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从而实现不同学生的发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算法的概念”的时候,这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第一,通过课程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算法的概念和特点,并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算法;第二,通过算法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大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给学生制定相应的小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具体来说,针对班级上数学基础比较强、思维比较灵活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阐释自己总结的算法的概念和特点,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针对学习基础比较一般的学生,教师则是在课堂上带着学生感受什么是算法,并知道算法有什么特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算法。至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懂得什么是算法就可以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一定的收获,而且还可以实现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三、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就必须运用多元分层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除了上面所讲到的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之外,教师还可以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在完成一节课堂的教学活动的时候,必然要对其进行教学评价。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准确的评价,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分层。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从而才能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体验,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以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时候,这节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向学生展示了正弦定理的概念,并向学生讲授了正弦定理的證明方式和基本应用。针对这样的一节课程,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要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教师都是采用统一标准进行评价。但是教师想要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就要采用分层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价。针对一些在课堂上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给予学生肯定的同时,更多要给学生以鞭策,要让学生戒骄戒躁。而针对学习基础一般和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要更多给学生以鼓励,激励学生展开课堂学习,从而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作业布置分层
一刀切地布置作业,往往使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为此,各层学生的作业练习量基本一致,但内容有所不同。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分别设置与三个层次学生水平相适应的练习题和作业题,题量与难度均在学生承受范围内,使每位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得心应手的状态,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现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实现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采用一定的教学方式,促进高中数学课堂的发展,从而才能够让学生享受课堂教学,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春秀.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247.
[2]梁三.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探微[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3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