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先学后教”模式的思考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先学后教,策略,自学能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9-15 11:13
向 丽
(四川省内江市桐梓坝小学校 四川 内江 641000)
【摘要】先学后教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有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先学后教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主要分析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树立“先学后教”的理念,浅谈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
【关键词】小学语文;先学后教;策略;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4-015-01
《礼记•中庸》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要想成就任何一件事,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认真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预”是成功的基础,对于学习来说,“预”是走在教的前头,即先学。所谓先学,就是学生提前自学将要在课堂上学习的功课。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说明自主学习不仅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手段,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目的。因此,先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值得好好探究。
一、“先学”在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阻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在要求学生提前学习,但是怎么先学,先学习些什么,没有花工夫研究。有的老师觉得自己的学生自觉性不强,布置了先学习不会好好完成,家长也不把先学作业当回事,指导学生先学难度大,干脆放弃这一块;有的教师认为先学就是读读课文,认认字,学生能做到这些就行了。这些现象的形成其实都和教师对先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关,虽然表象略有不同,但现象背后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认识颇为相似。认为教师是主宰,语文学习就是知识的讲授而非能力的培养,不管课前学生学得怎样,课堂上把该讲的都统统讲了就行了。殊不知老师的讲解是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实践与领悟的,而先学是学生自主进行实践的重要手段。
有的老师认识到先学的重要性,也希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忽略了学习目标的确立和方法的指导。在布置学习时,要求不明确,或者给几条宽泛的要求,学生先学无从下手,无所适从,先学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效果。先学是高智能的活动,要有明确的任务,要靠具体的步骤来实施,有时还要专项能力训练。
先学和教学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前虽然布置了先学的任务,但是课堂教学设计没有基于这个基础之上,学生的先学成果没有得到检查、展示,学生体验不到先学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更主要的是,不把学生的先学情况作为教学的起点,课堂上就把时间花在学生地已知上,课堂低效。要从对学生先学的检查中了解什么地方学懂了,什么地方还不懂,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以学定教”,做到课堂高效。
二、制定有效的指导策略
1.把学生自主学习放在小学语文课堂的首要位置
1.1教师指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首先进行自主学习,并不是让学生进行漫无目的的学习,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前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向性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将学习的三维目标在黑板上进行表述。例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根据三维目标,让同学们知道学习本课的学习目标。其中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为:(1)结合手中已有的材料,大体了解一下人物以及事件发生的背景;(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着地、伽利略、信奉、胆大妄为、比萨城等,并且理解其意思;(3)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对文章中受到启发的句子进行标注,对伽利略等人物的品质进行理解。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为:(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中的基础知识;(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理解书中的人物;(3)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讨论“伽利略为了证明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着地是怎样进行实验的,其他人的反应是怎样的?”;(4)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等手段,也可以让学生分段进行朗读演示,让同学们直观地看出伽利略进行的这个实验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教师再启发学生总结出人物的品质。
1.2给学生制订自学大纲进行引导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的课文内容进行指导规划,方便讲课。例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节课,在引导时要注意明确时间、内容、方法和要求。首先,在学习这节课的第一课时:(1)学生先用3分钟的时间熟悉一下本篇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与事件是什么;(2)通过5分钟的时间,掌握本文生词的写法,了解意思;(3)文中哪几段是描写伽利略做实验的,熟读这些段落;(4)课文可以分为几大段,各大段的段意进行简单的归纳,用5分钟的时间。以上的这些要求,语文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列出,方便学生按步骤进行。
2.根据学生学习的大致情况合理安排小学语文课堂
2.1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上想要给学生讲一节完整的课,时间是比较紧张的,为了让学生学习课文时能够连贯,教师最好把一节课中完整的内容讲完,不要拖到下节课,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把握教学内容。
2.2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取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板书、演示、小组讨论等形式可以进行组合,但需要让同学知道学习课文的方向在哪。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中,教师不管运用何种方式讲课,都需要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就是通过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进行试验这件事情,让同学们了解破除迷信、追求真理的精神。因此,教师需要在方向上进行把握。
2.3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小检测
在学习完语文课文后,需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测验,一来是督促学生的学习,再就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讲解情况。例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可以出一些生词题:胆大()()、()论、xin feng()()等题目;对课文的把握:本文主要描写的人物是(),进行简单的介绍();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你从伽利略的实验中能学到什么?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此确定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如果运用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尚多美.浅议小学语文先学后教课堂模式[J].好家长,2016(7).
2.林通.语文预习策略微探[G].小学语文教与学,2016(1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