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探讨——以中国古代史教学为例

  •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 关键字:教学,探讨,古代史
  • 发布时间:2023-11-10 10:50

  张克州南京师范大学昆山市第二中学何成刚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观,创造性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已写入党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1]这“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历史学科是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课程,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重要目标。本文以中国古代史教学为例,就如何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古代表征

  “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具有民族性、政治性、文化性,与之相契合的意识必然对应的是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2]在中国古代,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三个认同”为主要表征。

  1.表征之一:同源共祖的族源认同

  在大一统思想正统论的影响下,只有华夏族(汉族)才能一统天下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面临身份认同、政权认同的问题。他们大都采取“同源共祖”的办法来获取正统地位。例如,十六国最早出现的是匈奴人建立的汉赵政权,刘渊自称刘邦的后代,因此以“汉”为国号。后改为“赵”,故又称“前赵”。这种认同华夏族的方式比较简单,缺乏民族文化建构与整合。后来,鲜卑族拓跋部系统地提出“鲜卑族源自黄帝说”,并写入具有官方性质的国史。拓跋鲜卑成功建构了民族身份认同,对于获取正统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辽宋夏金元时期,契丹自视炎帝之后,党项自视五帝之后。[3]各民族把自己当作中原政权建立者的后代,甚至将族源定为华夏始祖,突破了传统的“夷夏之别”。这种文化心理上的共祖建构,促进了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民族交融,彰显了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心理基础。

  2.表征之二:大一统的国家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具有国家意义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并发展,重要前提就是大一统。大一统是中国古代各族政治家的共同理想追求和实践。即使在政权并立的状态下,这种追求和实践也没有放弃,甚至愈发强烈。孝文帝迁都洛阳,就有统一天下的政治考量,从文化心理角度来看,他要建构一个儒家所倡导的“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虽然孝文帝没能实现宏愿,但在大一统文化理念的浸润下,经过各族政治家的不断努力,随之而来的是隋唐时期更高程度、更深层次的大一统,而新的大一统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继续向前发展,出现元朝更广范围的大一统。大一统国家认同还含有正统的意蕴。国号是标榜国家正统身份的符号,是形塑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拓跋政权灭后燕,以“魏”为国号,意在继承曹魏事业。同时有否定东晋正朔地位之意,这暗含着拓跋鲜卑以华夏正统自居的心态。忽必烈改号“大元”,表明是大一统思想支配下的中原正统王朝的延续。民族政权对以大一统为核心特征的国家认同,带来更高程度的大一统与大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大一统为特征的政治共同体。

  3.表征之三:推崇儒学的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发展、壮大,最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文化认同对于民族政权而言,关乎其合法性和正统性。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如何妥善处理与汉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政治上控制中原地区后,在文化心理上与中原汉族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隔阂,为了巩固政权,往往选择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中华文化认同,以此来统整内部的民族关系,这是促成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层动因。孝文帝具有深厚的汉文化修养,在其影响与治理下,洛阳成为文化气息浓郁的新都,北魏不仅是地理上的正统,也成为文化上的正统。辽宋夏金元时期,契丹、党项、女真都用本民族文字翻译《史记》《资治通鉴》等文化巨著,这不仅是民族政权治国理政的需要,也反映了对中原文化的高度认同。民族政权从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多方面认同、尊崇中原正统王朝,这不仅有利于取得华夏正统标识、巩固统治,更利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而拓展、丰厚了中华文化的意涵,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实践逻辑意义和历史逻辑意义。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1.把握内容主旨,聚焦共同体意识

  《中外历史纲要》的中国古代史部分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史,在教学中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旨,分析各重要历史时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的作用。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雏形时期,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交融时期,这一时期华夏族最终形成。秦汉实行的一系列统一措施深度培养了中华民族认同意识,镌刻了中国的文化基色。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第二次民族大交融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引领了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潮流。隋唐是第二个大一统时期,隋唐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政策来处理民族关系,开创了以汉族为核心的多元互动的新局面。辽宋夏金元时期是又一个民族大交融时期,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其高度也超越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特别是少数民族第一次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经过多民族交融形成新的民族——回族。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进一步突破传统“华夷之别”观念的限制,开创了“华夷一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新格局。至此,经过历史上多次民族交融,满汉蒙回藏等民族都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员,统一多民族国家更加稳固。

  2.领会史事内涵,彰显思想价值

  重要史事之所以影响深远,在于其内涵深刻。与事实介绍相比,引导学生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更为重要。在教学中需防止简单叙述史实,要透过表面现象,挖掘史事所蕴含的“三个认同”意识。为此需要通过阅读权威的研究成果,拓展对重要史事的认识,领会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史上的价值。例如,教科书中的《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显示:多个少数民族由蒙昧时代步入文明时代,建立起以本民族为核心的区域政权;这些政权多沿用中原政权的国号,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农学著作《齐民要术》记录了大量的各民族农牧业生产技术,以及各民族的饮食文化,是当时黄河流域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交融蕴涵。再如,辽、西夏、金在自我认同为“中国”的同时,也认同宋朝为“中国”,元统治者承认辽、宋、金都是“中国”且皆为“正统”。

  3.探索跨学科学习,强化共同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各学科协同发力,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应以历史学科为核心,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挥多学科协同育人的功能。可与地理学科融合,设计“气候变迁视阈下的民族交融”“从地理视角看《尼布楚条约》维护国家主权”等;与语文学科融合,借助各民族政治家追求国家大一统、认同中华文化等方面的诗词,设计“从诗词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历史”;与美术、音乐、体育学科融合,设计“从美术、音乐、体育看民族交融”;还可以和社会生活结合,设计“从《齐民要术》看各族饮食文化的交流”“从坐具的变迁看民族交流”等。跨学科学习可以多视角、多层面、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案例举隅

  综观中国古代史上几次民族大交融不难发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价值,多个少数民族开始建立本民族政权,参与交融的民族数目众多,交融的形式多样且持续时间长。因此,《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特殊地位。因此,这一课的教学最好以民族交融为主题,以北魏历史为主线,以孝文帝改革为重点,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内迁各族的“三个认同”不断增强。具体可设计如下:

  材料:昔朕远祖,总御幽都,控制遐国,虽践王位,未定九州。逮于朕躬,处百代之季,天下分裂,诸华乏主。……故躬率六军,扫平中土……。宜仍先号,以为魏焉。

  ——《魏书·太祖纪》

  设问:拓跋鲜卑定国号为“魏”说明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承继中原王朝,以取得正统地位,争取中原汉族人士的支持;体现了向中原发展的愿景,反映了对国家统一的强烈认同。)

  意图:拓跋珪弃用地域色彩的“代”,改用“神州上国”的国号,这是对中原王朝国家和中原文化认同的体现。另外,教科书中的嘎仙洞石刻祝文,使用年号与干支纪年,也是受中原文化影响的明证。拓跋鲜卑接触中原文化较晚,但接受的速度较快。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主动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是拓跋鲜卑迅速强大的重要原因。

  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资治通鉴》

  设问:孝文帝以什么方式培育拓跋鲜卑的族源认同?这有何高明之处?(参考答案:借助拓跋传统,并以诏书的方式追溯黄帝为先祖;改汉姓。有利于取得族人的理解,减少改革阻力;有利于建构政权的正统性。)

  意图:族源认同是迁都洛阳,以及改籍贯、易服饰、说汉语等移风易俗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孝文帝改革体现了同源共祖的族源认同,以及大一统的国家认同,进而促进了推崇儒学的文化认同。

  材料:“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魏书·高祖纪》

  设问:简单介绍孝文帝的文化修养,并说明与改革的关系。(参考答案:熟悉经学、爱好史学、精通玄学,具有较高的学术修养;能够进行多种文体的创作,文学修养突出。通过改革,将中原文化认同付诸政治实践。)

  意图:孝文帝深厚的汉文化修养使北魏政权实现了武功到文治的转变,也成为大刀阔斧改革的直接原因和条件。其改革以文化认同为引领,推动族源认同与国家认同。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三个认同”是中国古代促进民族交融、增进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

  材料: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

  ——《资治通鉴音注》

  设问:从长时段来看,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有何影响?(参考答案:使拓跋鲜卑彻底融入民族大家庭中,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民族大交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输入新鲜血液,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意图:后来,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之后的北周经民族交融成为生机勃勃的政权,北周外戚杨坚又建立隋朝。而唐朝的建立者也与北周统治集团有着政治联系甚至血缘关系。可以说,隋唐大一统的出现,与北魏的民族交融密不可分。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隋唐的强盛正是孝文帝坚持同源共祖的族源认同、大一统的国家认同、推崇儒学的文化认同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综上,历史教师应该深刻领会中央文件精神,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会通史事,以其内涵价值引领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释】

  [1]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2]陈瑛、郎维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再探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第13页。

  [3]王文光、文卫霞:《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中正统观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思想战线》2021年第3期,第69页。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