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而化 疏通知远——“论史求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历史,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1-10 10:58
黄 滔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
“求通”一直是中国传统的治史追求。最为大众熟悉的,大抵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自述其治史理念时所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自2016年起,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先后举行了三次“叙事见人、论史求通、学史重法”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此后“论史求通”逐渐成为上海中学历史教学的关键词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认识历史规律,明确素养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定义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具有鉴古知今、认识历史规律、培养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的重要作用”。基于课程教学的特性和素养导向的目标,教师需分析课程内容结构,有效整合教学内容。[1]这种整合,其暗含着的,是客观的历史发展进程与主观的历史认识进程相贯通。而这种“贯通”,亦是中学历史学科育人的路径所在。[2]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追寻贯通”,乃是“双新”实施的呼唤。
二、教研的实践
“通”的反义为“碎”,就史学本身而言,其依赖的史料本就有断裂和片段的特性,所以史学也可称为一门以碎片为基础的学问。但即使断裂的零碎片段,往往也能反映出整体。故“求通”也可看成是通过对“碎片”的梳理和疏通,进而看出历史“本来”整体形态和意义,求得某种历史的认识。故“求通”本身也是一种“论史”和“史论”。但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求通”又该从何处着手呢?
首先,以“新课标”为指南。历史本体的求通、历史认识的求通、历史教学的求通,在“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等部分随处可见。在 “学业质量描述”部分,第2条指出要“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四种联系”,包括:历史发展的古今联系、不同史事的因果联系、不同领域的横向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3]其中古今联系和因果联系,偏重于时序性;横向联系和中外联系,偏重于空间性。在两者中,横向联系是指虚拟的空间结构联系,中外联系则更多是指实体的空间区域联系。
其次,以教研为抓手。以聚焦“教材文本分析”“课堂问题设计”“历史思维能力培育”等具有连续性的区域教研主题为指引,以区域初中历史的五个团队为平台,以专家讲座、团队研讨、公开课展示、作业设计等教研活动为抓手,探索设计与思考总结指向“求通”的相关方法和路径。
再次,以实践案例总结为路径。在精研“新课标”和探索区域教研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对课堂教学中实践案例的总结和提炼,从基础工作出发,通过对课堂教学中“求通”相关实践案例的书写、研讨、归纳,初步从“细读教材文本”“析读课标要求”“研读史学理论”三个方面,梳理并总结“论史求通”的六重路径。
三、路径的梳理
(一)细读教材文本
(1)以文本细节通
“史贵能见其大,而不避其细”。细节中可以见整体,也只有从细节入手,才能认识整体。不以细节为基础,就只是笼统,而不是会通。
阅读教材文本,找出其中关键的细节表述,呼应主旨,可以贯通全文,加深理解。例如《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三目分别有“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武则天)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课“知识拓展”栏目的主题也是“唐太宗的用人”。将这些教材的细节一一收拢,可以从“盛世”与“人才”的关联提取本课的主旨,并呼应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即“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
(2)以史事补充通
基于内容主旨和教学目标,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获得对学习内容更为全面系统的了解,以广度促深度,深化学生的历史认识。
“新课标”对《辛亥革命》的内容要求是: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4]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及局限性的认识,当从辛亥革命的过程中获得。在本课的教学中,除了讲述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等教材内容外,还可以补充革命志士暗杀清廷政要的相关事迹。通过了解更加完整的革命行动,初步形成对革命的通感,进而从整体上深入认识辛亥革命及其局限性,达成本课的主旨和目标。
(二)析读课标要求
(1)以合理想象通
“新课标”要求,为了促进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感受、体会,贯通古今,基于史料和逻辑,培育学生对历史上重要事件、人物、现象的合理想象。[5]
在讲述《辛亥革命》一课时,选用画家潘嘉俊创作的油画《辛亥革命第一枪》。从猜测油画中革命志士的身份入手,接着分析油画中革命志士的神态,最后感受和想象革命志士起义时的心态。油画属于艺术作品,但有的油画,是绘画者根据史料绘制而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历史。这张油画,属于后者。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观察油画细节,想象黄花岗起义时的场景及革命志士的心态,进一步理解革命志士赴义时的从容与慷慨,感悟革命志士不惧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2)以关键问题通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到,“把握教学内容中的关键问题,确定教学重点” [6],以点带面,将关键问题的解决和核心素养的培育相沟通联系。例如在讲述秦末农民大起义与“文景之治”、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与光武中兴、隋末农民起义与“贞观之治”、明末农民起义与“康乾盛世”等相关内容时,可以结合“新课标”中的学业要求,即“通过古代历史上治乱兴衰的史事,认识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围绕这一学业要求,可以设问“你如何认识古代历史上这些治乱兴衰的史事?”以关键问题,引领学生穿透历史表象,贯通历史逻辑,培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三)研读史学理论
(1)以概念理论通
史家的研究、教材的表述,背后可能暗含有某种概念或理论的笼罩。穿透叙述的表象,解读其背后的理论、逻辑,或许可以实现历史理解的通达。
以《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为例。依据教材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一目的表述,有老师将其归纳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三类,并按照这三类来统整材料和相关内容。但再进一步思考,我们发现,教材中的关键词,如“错居杂处”“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这些表述背后其实暗含着有关民族特征的相关理论。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定义了民族概念的四大特征,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新中国成立后,基本按照这一理论划分了56个民族。教材中有关北朝民族交融的相关表述,与上述民族概念的四大特征,几乎一一吻合的。如果联系到这一层次,或可深化理解教材背后的逻辑,即正因为在这四大特征上的交融,让内迁的各民族与汉族逐渐趋同,推动了“中华”的扩大。
(2)以多元视角通
多形态的史料,多元化的解读,会导向多面相的历史。接纳历史的多面,不仅仅在于史学思想方法的融通,“兼容并蓄”的态度本身也是学科育人的重要内容。
例如在讲解秦朝“郡县制度”相关内容时,可以出示“里耶秦简”中的“洞庭郡”作为一个原始史料,与文献史料互证,落实“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育。同时我们或可以再次追问,在传世的相关文献中,并没有记载过秦朝曾经设置过“洞庭郡”,它是凭空出现的吗?它的凭空出现又意味着什么?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史料是认识历史的桥梁,随着史料的更新,对历史的认识也会不断更新。通过对史料的多元解读和利用,融通史学思想方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要求,“中外历史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7]。串点所成之线,即史事之间的各种联系。正是这些联系组成了一条条线索,汇合贯通成人类的长河。以“新课标”中“学业质量描述”部分“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中列举的四种“联系”为“经”,以从三个方面梳理实践案例总结的六条路径为“纬”。经纬相连,论史求通,其最终指向的新课程目标,乃是培育核心素养,践行立德树人。
三、“求通”的反思
“成一家之言”,既可以看作是司马迁对自己修史的归旨,也可以看作是他对自身历史认知的限定。故对“求通”的追寻,也要遵循“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时常加以反思。
历史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才能正确地发挥其对现实的导向作用。对历史的解释,常因诸多局限,也往往具有个体、具体和主观的色彩。同时“求通”可以看作是一种历史解释的“逻辑体系”。但任何“体系”在逻辑自洽的同时,往往具有内、外的排他性。故而在教学中对“贯通”的追求,切忌“空谈”“武断”和“刻板”。否则会离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也会与“追寻贯通”南辕北辙。
历史本身是复杂而多变的,历史研究也是多样而复杂的认识活动。史无常法或史无定法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无常法和无定法,有时候恰是化融各种合理、卓识方法的可能。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求通”也总是因于某种情境,或针对某个问题,所谓的原则或方法切不可成为僵死的教条。
我们如何使自身所教并非一堆散碎的知识,又尽可能避免让历史成为教师的系统性“代言”,甚至失却本来的面目?这其中的平衡可能是一个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实践去探索的话题。
【注释】
[1][3][4][5][6][7]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56、53、19、14、57、2页。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撰:《知真、求通、立德——中学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研究》,上海: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2013年,第65—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