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唯物史观基本逻辑,挖掘历史课程育人价值

  刘润杰 董作刚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振华中学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学科理论,是马克思在提出剩余价值学说之后的另一开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唯物史观是历史教学的理论指引和理论保证,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进行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实施都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这些规定充分说明唯物史观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本文将简要论述唯物史观基本逻辑的解构和唯物史观视角下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

  一、解构动力逻辑,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唯物史观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这两大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它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逻辑。马克思曾在影响世界的巨著《资本论》中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和变革,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必然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调整,确立新的生产关系,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同时,生产关系的总和又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时,就要及时调整,确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以上两大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根本动力。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明白历史不断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根源是两大规律起作用,这或许成为历史学习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前提。

  挖掘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就要引导学生理解两大规律在具体历史事件发展变化中的推动作用。例如,在教学商鞅变法、大化改新等改革活动时,引导学生探究改革的原因,商鞅变法要讲清楚变法的原因是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生产力不断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改变落后的产生关系,调整落后的旧制度,即奴隶制,逐渐确立封建制度。在教学大化改新时,讲清楚改革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部民制(奴隶制)阻碍到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于是决定和先进的中国学习,进行改革,调整落后的生产关系,确立封建制度。总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绝大部分改革的原因是相似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就要进行调整,使它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讲授“革命”相应内容时,要讲清革命的原因,例如,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通过革命推翻原来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实际上革命也是调整生产关系的手段之一,通过革命激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再如,在教学“制度确立与变化”有关内容时,也要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体现出来,让学生理解制度变化的原因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例如,分封制的确立有其深刻原因,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度,分封制的实行使土地公有制度得以保留和实行,反之井田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在当时不可能也不会确立其他制度。当历史的车轮来到战国末年,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获得快速发展,分封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分封制也被县制取代,这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大矛盾运动的结果,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二、解构主体逻辑,理解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

  恩格斯曾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唯物史观指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而不是精神或者意识层面的活动,历史的创造者不是某个人,而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成为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体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向。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主体逻辑,加强对唯物史观的渗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古鉴今,提升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挖掘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主体作用和重大推动力量。在教学农民起义类问题时,加强学生对历史主体意识的启迪和引导。例如,陈胜吴广起义,讲清起义的原因及启示,明白任何时代都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重视人民利益才能稳定政权,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在教学朝代政权更替类问题时,讲清朝代更替的原因,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例如,夏桀和商纣,无视人民利益,残害人民,最终被人民推翻。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这些史实都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任何一个政权都得爱惜民力,为民谋福祉,否则都要面对被历史和人民淘汰的悲惨结局。在教学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相关内容时,要强调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调动人民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人民群众拥护,是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从而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三、解构存在逻辑,理解历史发展的物质条件

  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的动因,是对唯心史观的根本否定。唯物史观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生活的全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本源,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而社会意识则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存在派生出来的,社会意识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或落后于社会存在,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解构和理解存在逻辑,重视社会存在和历史事件的客观条件,学会从客观的物质层面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求实求真的精神。

  挖掘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发展背后的根本动因是客观物质存在,没有这些存在,历史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在教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类问题时,强调社会存在决定性地位。例如,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源是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思想和精神领域必然会出现某种反映,人文主义思潮随之兴起。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社会大变革成为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源头。古希腊海洋文明的形成是由独特的多山、多岛屿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形成一方文明。当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这类问题也不能忽视,重点强调正确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解构演进逻辑,理解历史发展的变化趋势

  唯物史观指出,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无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过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总伴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斗争,但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共产主义社会早晚会实现。在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变化,成为历史演进的主要方式。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形态的变化规律和历史变化发展的实现方式及总趋势。

  挖掘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就要引导学生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规律,对共产主义社会充满信心。例如,在讲授社会形态演进过程的教学内容时,介绍并强调人类历史的整个演进过程,系统体会历史演进的基本逻辑。例如,把九年级上册六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整合介绍,第一、二单元学习奴隶制文明,三、四单元学习封建文明,五、六单元学习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及对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尝试,使学生明白历史的演进过程和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多元文明的演进是有显著规律的。再如,从整体上分析中国历史的演进,大禹建立夏王朝,结束漫长的原始社会形态,到战国末年,各国通过变法逐渐确立了封建社会,明朝中后期,中国也曾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但是最后没能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让学生坚信中国最终将迈向共产主义社会,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永远不会停止。在教学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内容时,突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例如,西方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必然,对于这一问题,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统治危机视角深入进行思考,更要将“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等唯物史观观点渗入其中。在阶级社会,没有阶级斗争,社会就不能发展进步,这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当然,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不断发展靠的是改革,而非阶级斗争,防止学生出现理解偏差,产生错误的认知。

  五、解构价值逻辑,理解精神文化的价值作用

  唯物史观指出,价值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或者说对主体有用,那么客体就有价值,客体不能满足主体需要或者没有用,那么客体就没有价值。人们对价值的某些看法就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它是对某类事物的价值以及普遍价值的根本看法。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我们应该发扬正确价值观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人们根据价值观提供的价值尺度和标准评判具体事物和具体行为,基于一定价值观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立足于社会实践,按照以上两个标准规范、约束和调节着自己的行为和活动方式,不断推动实践和认识活动持续开展。

  挖掘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就要引导学生理解精神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在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精神重大主题内容时,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和认同伟大建党精神、五四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及抗疫精神正确价值导向,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功能。历史教学过程中,要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活动中挖掘蕴含的中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让中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转化为青少年心中信仰,培养他们为国为民为家乡的家国情怀,成长为合格的中国公民。在教学法治建设相关内容时,宣扬法律精神,强调法律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使学生理解到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明白法治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生活秩序,能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指导和引领,形成人人守法,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普遍意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