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之砂:共境、共情与共鸣——湖南卷厚生纱厂招工争议事件的启示
-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共境,共情,共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1-10 11:00
郑 菲 湖州市第二中学
2023年6月高考刚刚落下帷幕,湖南历史卷就因三道评述题而登上了热搜。考生甚至自嘲道“我要去葡萄厂当湖南女工支持租庸调法”。试卷主观题重点考查了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历史的高阶思维,集中体现了史学性、开放性和时代性。这不仅是“双新”背景下新高考的重要探索,更对我们构建一线课堂教学极具借鉴意义。下面笔者以此卷18题为例来探讨其内在衍生价值。现将试题呈现如下: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1919年12月,实业家穆藕初创办的上海厚生纱厂准备添雇工人千余名,其中50名女工计划在湖南招募。1920年1月,纱厂在湖南《大公报》等处刊登招工简章。与长沙同工种工人相比,该厂提供的待遇更为优厚。截止日未到,便有一百余人报名,最后64人成行。
招工简章引起湖南知识分子高度关注。他们在报上质问,为什么从上海跑到长沙来招募女工?女工每日须工作12小时,最后能剩下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日夜轮班怎么可能不损害身体健康?以上海的物价,每月8元工资怎么够用?他们还认为,女工入厂要家长署名加铺保,三年契约,统统等于漠视自由人权。
对上述质疑,穆藕初刊文表示,厚生纱厂给湖南女工的工资中规中矩,对其工作环境已尽最大努力加以改善。他批评湖南知识分子不知道中西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不了解当下中国工人的教育程度、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尚弱于西方,不明白中国大多数社会阶层的生活水平还不及工人等。他讥讽这些知识分子以“泰西之糟粕”来拯救中国等于“自杀主义”。
穆藕初的回应引发了沪湘知识分子新一轮批评。他们借助“劳动主义”“劳工神圣”与社会主义学说,批评资本家群体是“掠夺者”“剥削者”,并警告他们,如果固守“资本掠夺”,“那小的就是同盟罢工和息业,厉害一点就是俄国的榜样来了”。
在这场激烈的论争中,湖南女工近乎置身事外。妇女界代表张默君参观厚生纱厂后,称女工们“起居饮食,虽不如居家之适然,视彼江北苦工破屋不蔽风雨、薄粥不充饥肠者,固胜一筹矣”。
——改编自李国芳《一九二○年初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争议》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一事引发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16分)
一、命题特色:重现情境,凸显时代价值
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湖南卷18题便秉承这一理念,呈现了真实的历史情境:《大公报》刊登的一则招工“小”简章却引发了一场社会“大”争议。在这场争论中,资本家穆藕初、湖南知识分子、湖南女工、妇女界代表的态度大相径庭。考生需要充分调动历史知识储备,寄身历史时空之下去理解不同的态度,进而才能加以“评析”,这是对于历史综合能力的考查。而题目中人物争论的焦点是劳资关系,这一贴近现实生活的主题,使得考生在遥远而陌生的历史“新”情境中,平添了几分“熟悉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二、试题解读:折射时局,把握内在动因
本题设问要求“评析”争议,极具开放性。考生首先需要分析史料,提取“争议”的不同观点。题目中针对《大公报》的招工简章,社会上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态度:湖南知识分子认为女工劳动强度大、待遇低,资本家“漠视自由人权”,是“剥削者”;实业家穆藕初表示,湖南知识分子不谙国情,以“‘泰西之糟粕’来拯救中国等于‘自杀主义’”。妇女界代表张默君实地参观后,称女工们“起居饮食,虽不如居家之适然,视彼江北苦工破屋不蔽风雨、薄粥不充饥肠者,固胜一筹”。而事件的核心人物——湖南女工,却“近乎置身事外”。“评析”这四种态度的动因需做到“共境”、“共情”、“共鸣”。
1.共时空之境
材料中的社会争议发生在1919—1920年,缘起于“上海厚生纱厂准备添雇工人千余名”。通过聚焦时空,紧密联系教材,我们可知:时值中国民国建立,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同时受到国际一战和国内提倡国货运动的影响,20世纪初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期,纺织业就是其中代表性行业之一。基于这样的经济背景,《大公报》出现了“招工简章”,穆藕初有了“对其工作环境已尽最大努力加以改善”的底气,妇女界代表亦认为湖南女工待遇比其他地方要略胜一筹。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1919年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场政治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伴随着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在国内广泛传播。这一时期劳动神圣的思潮风起云涌,女权运动更是呈现“五千年来女权之曙光”。湖南女工作为工人队伍中的“弱势群体”,自然备受知识分子的关注。然而,中国工人阶级争取权益的自主意识在当时并未真正觉醒,他们并未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发出声音,只是充当着被代言的角色,湖南女工“近乎置身事外”之态度可见一斑。由此可见,此题切口微小,却映射了20世纪初的宏大背景。
2.共家国之情
这场“争议”主要在实业家穆藕初和沪湘知识分子之间,围绕女工人权、工作机制、薪资待遇、经济地位展开。双方立场不同,看法不同。穆藕初身为厚生纱厂的经理,看重效率,追求经济效益,基于中西经济发展水平、劳动者素质差距甚大的前提下,自认为“给湖南女工的工资中规中矩,对其工作环境已尽最大努力加以改善”;而沪湘知识分子则着眼分配、力争女工权益的最大化等,他们的批评是建立在维护无产阶级合法权益基础之上,因此双方的主张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究其分歧根源在于坚持的理念和道路不同。穆藕初倡导西方工业革命的积极性,一生践行实业救国的理想,追求国家财富之丰盈、国力之增长、民生之改善。他“从上海跑到长沙来招募女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湖南地处华中腹地,是南北军阀争夺焦点,“窃南北构衅,湖南频罹浩劫奇灾,为西南主省之最”。[1]他欲以一己之力帮扶湖南民众,这与知识分子关注劳工,提倡社会主义学说背后深藏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殊途同归。20世纪初,近代爱国志士积极探索救亡图存道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各种思潮的涌入,他们秉持着不同的思想,在实践中不断碰撞与交锋,而湖南女工引起的社会“争议”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
3.共议题之鸣
“如何平衡劳工权益与实业发展”是横亘古今的难题。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辱,我们是先重点兴办企业,以工业化带动国家发展?还是吸取西方贫富分化、劳资矛盾的教训,着手改善劳工的待遇呢?显然后者更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可是在现实中,却很难在经济利益和劳工权益中做到完美兼顾。20世界初的知识分子积极呐喊改善女工待遇,维护女工权益,引起了社会对劳工问题的广泛关注。但是他们未经实地考察,就一味抨击厚生纱厂是“掠夺者”“剥削者”,脱离了实际国情。“剥削”确实存在,但纱厂也给予了一定的“人文关怀”,所以湖南女工对“偏向”自己的言论“近乎置身之外”,纷纷应募,妇女界代表也认为女工待遇比其他地方要略胜一筹。而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劳资关系更加不容忽视。因此,此题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从国家层面来说,当前劳动立法和严格劳动执法等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对于企业来说,只有给予劳动者公正的待遇,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才能最大地发挥出员工的工作潜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劳动者来说,只有充分维护自身权益,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和尊严。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企业与劳动者的博弈在现阶段依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建立新型劳动合作关系是合作共赢的最好手段。根据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新型劳动合作关系不应该、也不可能片面地突出和扩大劳动或资本某一方面的权益,而是提供一种劳资权益相对平衡的制度安排,实现劳动双方的合作共赢。
三、试题启示:整合融通,助力深度教学
双新背景之下,“无情境不命题,无价值不入题”已然成为趋势。历史高考试题选取恰当素材,构建真实情境,通过问题设置,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史证意识、历史理解与解释能力,从而突出学科的育人价值。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度教学。
1.取精用宏,搭建时空脉络
新教材知识纲要化,简略叙事且内容多、跨度大。一线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善于指导学生绘制时间轴、表格、时空坐标等来搭建历史脉络。但有形的时空框架是固定僵化的,真实的历史发展却是因时而动,因地而异。我们可以选取历史大事件,引导学生从“同一时空”“同时异空”“异时同空”“不同时空”等多元视角下去探究历史。于不同时空中寻找共性,于相同时空下探寻个性。动态开放的时空观才能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2.因果相通,提升逻辑思维
时序思维是历史理解和分析的基础和前提,而逻辑思维则是学生进行历史解释和价值判断的关键。因此,历史思维的培养需要渗透在每堂课的教学设计之中。教师可以尝试借助任务驱动,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把握历史联系;选取史料互斥互证,形成认知冲突,吸引学生思考历史真相;构建思维导图,探索因果关系,塑造学生认知体系。这一过程不应受教材的章节限制,而是大胆地进行整合融通,学生才可形成历史的“通感”。
3.以情入理,强化价值引领
解读历史概念,搭建知识联系,只是停留在“理解”历史的层面,而教师也仅仅扮演了“知识的搬运工”。依托特定时空的历史情境,运用史观和知识解释历史问题,才是高层次的历史教学。因此,情境化是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的关键。情境的创设应围绕核心主题,选取真实而生动的历史细节,呈现不同面相下的真相,启发学生在实证中依循逻辑,推测判断,求证历史。在“情”与“理”中体验历史,感悟当下。
“时代的一粒砂,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湖南卷厚生纱厂招工事件一题的意义更在于:它以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折射出不平凡的历史温度和人文关怀,它告诉我们历史教学不应是囿于课本文字中的精炼表达,而更应于平静中起波澜、于古老中予鲜活、于微言中明大义。
【注释】
[1]邱鹏雷:《“湖南女工问题”:1920年上海厚生纱厂招工辩论中知识分子与实务界的互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