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文献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方法探究
-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生,文献阅读,理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1-10 10:55
陆丹婧 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中学
史料实证素养是学习历史的必备技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1]即通过初中历史学习,学生要初步养成史料实证这一素养,能够准确理解教材和教学活动中所提供的可信史料……辨识其中的含义。[2]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实现以下学习目标:一是学会辨析史料价值,选择可信史料作为认识历史的有力依据。二是理解可信史料的含义,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史料中的信息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对初中生而言,理解可信史料的含义,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特别是从文献史料中获取信息,是存在很大难度的。文献史料以内容繁复、完备、连续和系统见长[3],是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要的史料来源。理解文献史料在初中历史学习中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然而,文献史料阅读理解能力的不足一直影响着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更是制约了初中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史料实证素养的养成。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文献史料阅读理解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五四学制)》第一册、第二册教学为例探讨培养初中生文献史料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一、认读字意词意,厘清文字含义
认读文献史料,即是厘清文献中文字的含义,对初中生而言存在难度。特别是面对文言文时,更是无处着手。学生无法知晓文献史料的内容,又怎么能够依据史料来了解和认识历史呢?更遑论,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了。
很多历史教师都认为认读字意词意是语文学科的学习目标,以致忽视了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读文献史料的字意词意。这不仅导致学生在阅读史料的第一步屡屡受挫,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提取史料信息,制约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因而,我们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引导学生认读文献史料的字意词意,厘清史料的文字含义。这也是培养文献史料阅读理解能力的第一步。
案例一:在《中国历史》第一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中,教师出示了《史记·周本纪》选段。
材料一:平王(周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兼并)弱,齐、楚、秦、晋始大(强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史记·周本纪》
师:请结合注释翻译本段材料的大致内容。
生:周平王统治的时候,王室变弱,强的诸侯国兼并小的,齐、楚、秦、晋这几个诸侯国开始变得强大。政治大事都由一方诸侯的领导决定。
教师为引导七年级学生弄清文献的字面含义,对重点字词含义进行了解释。学生通过阅读注释既可以了解“并”“大”这些关键字的字意,也能够知道“平王”“方伯”这些史学专业名词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便可读懂文献中每句话的主要内容,继而知晓整段文献的大意。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认读字、词、句、段的步骤,逐级深入理解文献含义,从而达成厘清文献史料文字含义的学习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因初中生的文献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在历史学习的起始学段,教师要做好对关键字词含义的解释工作,以辅助学生认读文献史料。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积累,使学生便具备了自主认读文献史料的能力。
例如,在《中国历史》第一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教师解释知道了“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中“本”字是农业的意思。有了这一积累,当学习南朝历史,遇到“地广野丰,民勤本业”时,自然会知道其中“本业”即是农业。
二、提取表面信息,概括实际含义
对于文献的阅读理解若只局限于认读字意词意,那历史课便与语文课无异了。文献之所以能够成为史料,是因为它们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4]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文献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
所有的史料,都是关于特定时间、特点地点和特定人物的材料[5],任何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存在的。要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就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情境之中。因而,在认读文献史料,厘清文字含义之后,便要开始提取其中蕴含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显而易见的表面信息。
案例二:继案例一教学环节之后,教师针对《史记·周本纪》选段继续提问。
师: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涉及哪些诸侯国?
生: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涉及到齐、楚、秦、晋这些诸侯国。
师:同学们从这则文献中发现的时间、人物等历史信息,就是文献史料中所蕴含的表面信息。你是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的?
生:读懂材料内容之后就能知道这些信息了。
师:通过刚才我们所解决的问题,可以发现读懂文献史料的文字含义后,我们便可从中提取到时间、地点、人物等表面信息。
师:这些诸侯做了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当时存在什么问题?
生:诸侯在进行兼并战争,成为一方霸主。
生:这说明周平王已经没有实力管理诸侯了,诸侯权势在变大。
因为已经厘清了《史记·周本纪》选段的文字含义,学生可以轻松地提取到文献中所提到的时间(周平王春秋时期)、人物(齐、楚、秦、晋等诸侯)信息。随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概括出文献史料中会包含的表面信息。再通过询问学生获取这些表面信息的方式,帮学生提炼出提取文献史料表面信息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就“能从文献史料中获取哪些表面信息”,以及“如何获取表面信息”这两个问题做出指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提取文献史料表面信息方法的建模。
在提取出表面信息的基础之上,学生方可自主思考回答教师后续抛出的两个问题,概括出此段文献史料所反映出的实际含义: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争霸。
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初期,教师要以环环相扣的问题,先让学生知道文献史料中会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等表面信息。并对提取文献史料表面信息的方法做出示范指导。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出文献史料的实际含义。
随着“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一学习过程的多次进行,学生能逐渐掌握并运用从文献史料中提取表面信息,概括实际含义的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学情进行适当且及时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实现对此方法的迁移运用。
三、发掘深层信息,形成历史认识
史料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其中蕴含有可供钩沉的事实,可助后人重构历史。[6]文献史料揭示的历史信息并不局限于表面信息,其中还有民众心态、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观念等有助于构建历史全貌的深层信息。
案例三:在《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掘文献史料深层信息。
材料一: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明朝我国东南沿海民谣
师:面对倭寇,我国东南沿海民众是怎样的心态?
生:沿海民众不害怕倭寇来袭。
师:请结合时代背景,想想这首民谣为什么会在东南沿海流行呢?
生:因为戚继光抗倭护民,出于对戚继光的爱戴之情,这首民谣被传唱。
师:歌谣隐含的民众心态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就是文献史料中的深层信息。
材料二: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戚继光《止止堂集》
材料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止止堂集》
师:材料二、三中戚继光对待封侯一事的态度一样吗?为什么?
生:不同。材料二中他用封侯激励士兵英勇杀敌。材料三揭示他本人并不热衷于封侯的名利,只期盼国泰民安。
学生在问题指引下,剖析东南沿海地区民众心态变化,以及民谣传唱的原因。从而意识到文献史料能揭示民众心态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接着,通过对比发现戚继光诗作中的矛盾点。有了之前分析民谣创作意图的示范。学生能模仿所学,结合历史背景,发掘出诗作中戚继光的创作意图、对待名利的观念以及对国家的情感。至此,学生便可形成对戚继光抗倭的完整认识。
初中阶段,教师要通过多次示范引领,让学生意识到文献史料中蕴含着民众心态、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观念等深层信息。再结合教学内容,提供相应文献史料,由学生模仿迁移,练习解读文献史料,从中发掘深层信息,完整再现历史。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认读文献史料的能力,还是从文献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教师需要统筹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从认读文献史料、提取表面信息和发掘深层信息三方面入手,制定细化目标。低年级侧重于由教师引导学生认读文献史料,提取显性信息,发掘深层信息。高年级侧重于由学生自主解读文献史料再现历史。
【注释】
[1][2]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22年,第7、53页。
[3][4]庞卓恒、李学智、吴英:《史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55、251页。
[5][6]张汉林、邓敏:《论史料信息的三个层面和九个要素》,《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年第7期,第30—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