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入圈”,发展加速!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发展,外贸,“入圈”
  • 发布时间:2023-12-04 16:15

  文/杨传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中央有号令,四川见行动。2023 年, 全省大力“ 深入落实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建强动能更充沛的成都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的关注热度持续升温。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如何助推成都都市圈打造更具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化都市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发展多点开花

  2023 年1—8 月,成都都市圈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5073.2 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4.2%,其中出口3160.5 亿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82.6%。开放平台支撑作用凸显。成都都市圈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 型) 发挥各自政策和区位优势,引进加工贸易、保税维修、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等多元化企业,完善对外开放平台布局、丰富业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进程加快。市场主体活力增强、贸易伙伴增加。2023 年1—8 月,成都都市圈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总数5903 家,较上年同期增加375 家。德阳、眉山、资阳贸易伙伴分别增加17 个、4 个、15 个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依靠锂矿资源和清洁能源优势,成都都市圈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碳酸锂、氢氧化锂合计出口64.7 亿元,同比增长47.7%,形成外贸发展新动能。

  合作成效渐显

  成都、德阳装备制造建立合作关系。广汉与新都区联合成都科研院所打造跨市域油气产业生态圈,德阳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与成都30 余家企业建立配套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产品研发、生产外包、市场开拓,合作成效显现,2023 年1—8 月德阳出口钻探设备8.6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5.9%。成都、德阳无人机融合发展。什邡与金牛区共建合作园,联合引进无人机研发生产项目,借助成都科研力量、经济投资优势,整合德阳通航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能,通航产品打开国际市场,2023 年1—8 月德阳出口无人机零件2.5 亿元。成都、眉山半导体产业初见合作成效。彭山、新津联合招引光电、半导体项目,与彭山产业发展相契合,对新津产业起到延链补链作用,初步实现融合发展,2023 年1—8 月眉山出口半导体10.2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2.4%。眉山锂电产业高速发展。彭山发挥紧邻成都的区位优势,承接新津锂电池黏合剂生产项目,建立产业协作关系。成都新津区与眉山天府新区、彭山区围绕锂电产业成链布局、融合发展,推动眉山锂电产业加速发展,2023 年1—8 月眉山出口氢氧化锂11.3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4.2%。资阳口腔装备、柠檬等产品加速进入国际市场。爱齐(四川)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齐)等10 余户口腔装备企业加入成都产业生态圈联盟,两市企业配套协作,初步实现成都研发、资阳生产,2023 年1—8 月资阳出口口腔装备2.1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4%。安岳柠檬大量进入成都,通过成都外贸公司销往国际市场,2023 年1—8月资阳出口柠檬4033 万元、增长135.9%。成都鞋企转移资阳落地投产60 余户, 推动资阳鞋业发展,2023 年1—8 月资阳出口鞋靴3.6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3.8%。

  协同发展空间广阔

  成都都市圈聚焦建圈强链,推进外贸产业协作配套,构建错位发展、高效协同的跨区域外贸产业体系,具备广泛发展空间。成都、德阳装备制造、氢能源产业合作空间大。德阳高端能源装备制造实力雄厚,能源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国内领先,氢能、核能、太阳能领域加速拓展延伸、创新突破,与成都清洁能源产业合作潜力大。成德合作研发氢燃料电池,推进新能源汽车应用,市场前景好。成都、眉山新能源等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广阔。眉山新能源集聚效应初显,锂电产业集聚领军企业,材料环节优势突出,与成都锂电池总装集成形成良好互补。眉山的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与成都形成配套关系,共谋深化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眉山承接成都医药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新药市场开发等,深化与成都合作对接,推动区域医药产业发展,加快融入全球医药产业链。成都、资阳医疗器械、制鞋等产业合作共赢。资阳凭借临空区位优势承接产业配套,与成都东部新区、武侯区在智能硬件、新能源产业互补性强,协同发展基础好,在产品研发、原材料供应、整零配套、生产外包等方面深度合作空间大。资阳口腔设备与成都科研协同合作,资阳“中国牙谷”集聚爱齐等知名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口腔装备生产基地,口腔装备发展成为资阳外贸支柱产业,具备承载成都口腔装备创新成果转化的产业基础。资阳与成都口腔医院、科研院所协同合作,形成资阳发展壮大口腔装备产业的技术支撑。资阳承接成都制鞋产业转移,全川制鞋产业集群规划在安岳,乐至确立纺织鞋服为主导产业。安岳、乐至承接整合成都原有鞋服企业,扩充成都制鞋业原有产业体量。

  发展仍不平衡

  成都都市圈外贸发展较快,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重视。外贸发展不平衡。外贸进出口主要集中在成都, 2023 年1—8 月,成都进出口4829.7 亿元, 占成都都市圈进出口总值的95.2%。进出口地区不平衡,不利于外贸均衡、持续发展,增加外贸的不确定性。加工贸易占比较高。2023 年1—8 月,成都都市圈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2398.7 亿元、占比47.3%, 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633.3 亿元、占比32.2%,加工贸易占比高于一般贸易,外贸生产体系对国外依赖程度较高, 自主发展能力有待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均衡。2023 年1—8 月,成都都市圈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平板电脑合计1443.9 亿元, 产能全部集中在成都; 出口电话机48.6亿元,成都占99.4%;出口半导体器件44.9 亿元, 成都占76.9%。高新技术产业过于集中,未形成带动和辐射作用, 产业协作配套不强。德阳、眉山、资阳外贸发展不充分。工业对外贸支撑作用不显著,外贸进出口总量小,经济外向型程度不高、对外依存度低。

  2023 年1—8 月,德阳、眉山、资阳三市合计进出口243.4 亿元、占全省比重4%,上半年外贸依存度分别为7%、8.3%、4.3%, 低于同期33.9% 的全国平均值和16.6% 的全省平均值。出口市场过于集中。2023 年1—8 月,成都都市圈对亚洲、欧洲、北美洲合计出口2858.5 亿元, 占整体出口的90.4%,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摩擦风险、经济风险增加,今年欧美需求减弱、政策变化,导致出口下滑。物流成本较高。四川地处内陆,发展出口贸易客观上受到物流运输距离长、陆路运输成本高、贸易交货周期长等不利条件限制。特别是轻纺行业对运输成本敏感度高,原料需自浙江、江苏、广东等购进, 产品发往上海等口岸转海运,双向物流运输增加经营成本。

  建圈强链”仍需加强

  成都都市圈抢抓同城化发展机遇的同时,应把成都、德阳临港经济,成都、眉山高新技术,成都、资阳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作为同城化发展的主阵地, 围绕外贸产业“建圈强链”,通过共建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转化创新成果、强化招商引资联动合作等方式,积极推动德阳、眉山、资阳建设成为成都外贸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和转移疏解的重要基地,共建都市圈现代外向型产业体系。

  共建先进制造业集群

  推动医药健康、装备制造、食品轻纺等优势产业和能源化工、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开展都市圈制造业协作供需对接活动,打造原材料、零部件、技术合作等产业供需对接平台,加快建设资阳临空经济区锂电材料生产基地、奋安铝业西南基地等重点项目。加强企业培育、市场开拓等合作,加快壮大中车、爱齐、百威等主链企业。

  协同转化创新成果

  强化科技创新政策协同,围绕实施创新资源共聚共享工程,完善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机制,共建技术交易平台,建好成德、成眉、成资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创新共同体,推动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如,资阳创新主体借力成都重大创新平台进行技术研发,协同开展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服务同城化水平,市场化组建同城化科创基金,加快推动科创圈互认互通。

  强化招商引资联动合作

  加快组建都市圈招引联盟,联合抱团招商引资,建立招商引资联络机制,策划、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展会;积极引进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借机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等, 将产业转移的链条从制造延伸到研发、设计、品牌和营销等环节,构建完整产业体系。

  共建国际营销体系

  联合建立国际营销体系,引导市场主体根据需求共同开发国际市场,探索共建都市圈企业“走出去”政策支持体系,共同发展跨境物流、跨境金融等服务产业,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国际营销公共服务平台、海外仓等载体,在目标市场和国际贸易中转地建立海外营销公司和分拨中心,融入境外零售渠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