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应该少而精

  陈鸿青

  (福建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 3611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8-8636(2023)08-0006-02

  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认真读书,促进师生认识和感情的双向交流,从而打破了那种“注入式”、“满堂灌”由老师一人主宰课堂的局面,改善教和学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当前课堂提问有愈演愈烈之势,甚至有人拿课堂提问次数的多少来衡量师生双边活动是否活跃,教学是否成功。曾听过这类的课:师生频繁问答,有时离开教材空发讨论。一节课下来,竟有不少的学生还不会读课文。原因就是大量的反复的回答,挤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可见,解决“满堂问”的问题,应该提到课程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大家知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更要靠学生自己的读书时间;课堂提问是必要的,但不可过多,不能挤占学生读书的时间,还要讲求质量。既要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书,那就要做到:课堂提问少而精。少,是指提问的次数要适当减少。精,是指问题要精心设计。

  怎样才能做到课堂提问少而精呢?

  1设计课堂提问要着眼文章整体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把文章比作一个圆球。他说:“圆球这东西最是美满,浑凝调合,周遍一致,恰是一篇独特的、有生命的文字的象征。圆球有一个中心,各部分都向中心环拱着。”叶圣陶先生的话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文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即中心统领全文,部分服从于整体。因此,进行词句段篇的教学,必须着眼于文章整体。只有这样,课堂提问才能问有关键处,抓在点子上;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课堂提问多而杂的现象。

  如《穷人》这篇课文通过桑娜夫妇同情关心西蒙,在西蒙死后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事,表现了穷人的高尚品质。围绕这个中心,课文着重叙述了桑娜抱回西蒙两个孩子后矛盾的内心活动。这种矛盾的内心活动,其实根植于“穷”:因为是穷人,所以才同情同命运的西蒙和她的两个孩子,“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因为穷,才使生活本来十分拮据的桑娜,因抱养两个孤儿增加负担,又没征得丈夫的同意,而心中忐忑不安。因此教学这篇课文,要首先围绕“穷”,理解好这一段(即一、二自然段),这一段,可设计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桑娜一家的生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为什么心惊肉跳?学生理解了渔家艰难的生活处境,就为理解第二段桑娜矛盾的内心活动作好了铺垫。第二段是文章的重点段,应围绕中心词“忐忑不安”设计提问:桑娜为什么要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课文中哪些语句写桑娜心中忐忑不安?她为什么心中忐忑不安?第三段讲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过来抚养,这说明渔夫与桑娜一样,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天下穷人是一家。这是文章更深一层的意思。围绕这层意思,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渔夫听了桑娜的话是怎么说的?“熬”字能不能用其他的字换下来?为什么?渔夫和桑娜不谋而合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这表现了穷人的什么品质?这样统算起来,教学全文,共提了不过十个问题,这些问题既着眼整体,紧扣中心,层层深入,又把词句段的教学含在其中,必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设计课堂提问要把握文章关键

  所谓把握关键,是指教师在设计提问的过程中必须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把握教材重点,设计课堂提问,是突出教材重点的关键。为此,教师必须深究教材,明确课文的重点。如在《倔强的小红军》一课中,教师重点是通过理解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庚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根据这一教材重点,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围绕陈庚与小红军的对话段落,要求学生找出描写小红军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再让学生集体讨论思考:“从这些地方,你认为小红军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他在干什么?”进而再问:“小红军为什么要欺骗陈庚?”从而不难体会中心。

  把握教材难点,设计课堂提问,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所谓难点,就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中,当“我”看到火包住了邱少云时,“我的心像刀绞一般”。“刀绞一般”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这是一个难点,围绕这一难点,我设计提问:“心像刀绞一般痛不痛?”此时,学生不难理解这时“我”的心情是“非常痛苦的”。

  把握教材特点,设计课堂提问,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深入的了解。每篇课文在写法、用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色,譬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课中有这样的一个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其中这两个“举”字很有特色,应该这样设计提问:(1)小声读这句话,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两个“举”字所表达的意思怎样?(2)同是一个“举”字,为什么表达的意思却不尽相同?(3)细读句子,从这两个“举”字中,说明了阮恒怎样的心情变化?在这个设计中应该抓住两个“举”字,提问既让学生理解了文字的表层意思,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内容。

  3设计课堂提问要引导质疑激思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才进。”这说明了疑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去“疑”,去“思”,从而在解疑中“觉悟”、“长进”。

  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学生读书后能自己有疑的,让学生自己质疑提问,经讨论解决。教师要引的是那些学生看似无疑处的疑,学生看似小疑处的大疑。而这些疑恰恰是理解课文、训练语言、陶冶情感有十分重要关系的。如教学《观潮》一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全文中心句:钱塘江大湖,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后,提出一个问题:“课文哪些地方与中心句相联,为什么?”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经过思考,认为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与中心句相联。因为第四自然段就是写远看潮水的情景。作了这样的回答后,学生认为提问已得到了解决,觉得无疑了。教师根据学生此时的心理活动状态,又提问道:“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既然不是写大潮的样子,这与中心具有什么关系呢?”这一问,又激起学生思考,变“无疑”为“有疑”了。学生再读课文,反复讨论之后,认识到第二、三自然段写潮来之前江面上“风平浪静”是为了反衬潮来之时的“动”。岸上“早已人山人海”,说明观钱塘江大潮风采的人非常多,这些都从另一个角度衬托出中心句里的“天下奇观”。这样的“无疑”———“有疑”———“无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助于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一层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