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记忆视角下的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品质提升策略研究

  • 来源:建筑与文化
  • 关键字:杭州运河,运河文化,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 发布时间:2023-12-12 11:11

  文/严中华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大运河是劳动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运河文化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从文化记忆发展切入,通过对大运河杭州段的文化记忆价值挖掘,结合空间营造策略,进一步探寻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的建设路径与方法。以提炼运河文化符号、再现大运河文化记忆、传播江南运河文化为目标,使运河文化记忆主体在大运河文化空间中深层次感知体验运河文化的魅力,从文化公园建设中特色文化标识、文化空间风貌、文化内容创新三个层面分析杭州运河文化空间品质提升策略,为杭州运河文化记忆重塑与再现提供创新思路,从而增强记忆主体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提升民族文化凝聚力。

  关键词:杭州运河;运河文化;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引言

  大运河是流淌的文化,是中华文明南北交流的历史文脉,也是劳动人民深刻的文化记忆。大运河的成功申遗让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绽放新的光彩,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大运河世界遗产作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政府相继作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相关部署,大运河杭州段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河道总长约110公里,遗产点段共11处,总体资源数量多、价值高、分量重,基础条件较好,以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文化生态实践范本”为目标发布一系列相关建设规划方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新时代对外展示本土文化风采的重要平台,是增强文化自信、促进身份认同的历史新机遇,是探寻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的伟大实践,也是新时代背景下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1杭州运河的文化记忆

  1.1古代江南繁华胜地

  杭州是大运河三条航线(隋唐运河、京杭运河、浙东运河)的交汇之地,北接黄河文明中原腹地,东临海上丝绸之路,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便捷的水上交通让杭州成为古代闻名中外的江南名郡之一。杭州这片土地在新石器时期便孕育了跨湖桥文化,出土的独木舟被称为“中华第一舟”,5000年前智慧的良渚人建造了“中华第一城”,创造的“良渚文化”也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曙光”,从良渚出土的大量玉器也将古越文明与黄河流域的青铜文明区别开来,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

  大运河杭州段的修建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吴越争霸前期开凿百尺渎(今杭州萧山区),百尺渎的开凿使吴、越两国物资沟通及人员往来更加便捷,奠定了杭州悠久的运河修建史以及在岁月长河中沉淀下“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运河文化。自隋唐修建大运河沟通南北,杭州的经济贸易与文化发展都迎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大运河的开通使吴越地区吸引了来自北方先进文化的涌入,为杭州这片土地焕发了新的活力,在唐代杭州就已经成长为“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①的“东南名郡”,杭州运河边更是出现了“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②的繁荣夜市。成熟的手工业推动杭州工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港口的区位优势更是使杭州成为“江南列郡,余杭为大”③的经济“上州”。著名北宋词人柳永也曾感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④,旅行家马可波罗更是盛赞杭州为“天堂之城”,一句民间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元明清流传至今,杭州作为运河畔江南名城的文化记忆扎根百姓心中。

  1.2现代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要节点

  早在20世纪80年代杭州兴筑完成江南运河、钱塘江以及浙东运河的沟通工程,大运河与钱塘江沟通之后,扩展水运直达距离400公里,形成以杭州为中心的水运网,将大运河、长江、钱塘江、曹娥江、甬江几大水系连通起来,实现了江、河、海运的衔接,极大降低了货物的航运成本,有效节约大量能源,并促进了浙江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21世纪初,杭州开展大运河综合整治与保护工程,以“还河于民、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目标,建设运河综保一期系列景观工程,兴建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和运河文化广场,进行小河直街和桥西历史街区的改造工程,杭州运河沿岸的城市风貌也焕然一新。

  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国家文化公园相关规划,杭州以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为目标,积极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的建设,从已发布的杭州方案来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将形成南北两条运河文化旅游带、十个核心展示园以及多个文化主题突出资源点的规划格局,另外杭州还打造多条精品水上旅游线路,整合钱塘江、大运河、武林门、上塘河等多条水上游线,积极与周边城市合作,打造杭州-苏州、杭州-无锡等内河游线。可以预见,未来杭州段大运河将会成为除西湖以外的另一张闪耀的城市名片。

  2杭州运河文化记忆空间发展局限

  2.1文化记忆标识特色不明显,文化记忆模糊

  大运河作为劳动人民集体的文化记忆,代表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劳动精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对外展示中华文化的巨大平台,需要提炼出具有文化辨识度的文化符号去唤醒现代人对于古老运河的文化记忆,最终达到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强人们文化自信的目的。杭州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符号众多,西湖景观、良渚文化、大运河等都是世界级文化遗产,还有周边名镇古村等一系列众多文旅资源,如何让运河文化在一众底蕴深厚的文化记忆中脱颖而出是当下将运河文化公园打造成国家级对外文化输出平台的难点。因此,打造特色鲜明的运河文化标识是解决历史文化风貌同质化的第一步。

  西湖作为杭州头牌风景名胜,古往今来无数文人才子为之留下笔墨佳作,关于西湖的诗歌名言深入人心,也不断吸引着四方游客来一睹芳容,关于古运河岸的繁华盛景也有很多诗篇佳作留下,但是基本都保存在博物馆、专项图书中,现代各种快速运输方式的成熟发展让运河的运输地位有所下降,人们对运河给两岸带来人间烟火的记忆也逐渐模糊,因此关于杭州运河的文化记忆需要一个具有运河文化底色且别出心裁的文化标识来重新唤醒。目前杭州运河沿线景区的文化记忆标识大都是以低矮石碑、传统牌坊等形式矗立在景区一角,并不能带给游客以深刻的运河文化印象。从杭州已发布的建设方案中看,还没有出现杭州运河文化标识的设计方案或者概念设计图。

  2.2文化记忆空间风貌杂乱,文化环境体验不佳

  杭州运河沿线景区空间风貌多样,景观优美程度参差不齐。杭州运河沿线的主要历史古镇、街区有塘栖古镇、小河直街、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大兜路历史街区、富义仓、胜利河美食街等等,主城区内的运河文化资源主要集中于拱墅区,从游客反馈的旅游体验来看,运河沿岸的原住民基本搬离,原生态生活被商业街取代,街区空间商业化氛围过于浓厚,特色美食千篇一律,体验不佳;运河沿岸亲水空间较少,为数不多的滨水空间被沿街咖啡厅、西餐厅等商业空间所占,阻碍市民游客日常亲水休闲的生活需求;运河沿线历史街区中外墙上常出现宣传彩画、宣传标语等与传统文化空间风貌格格不入;除了供市民游客游览的景区、步行街等休闲空间之外,大运河沿岸分布着大量的工厂、居民公寓等功能性空间,这些空间滨水而立,水上空间利用率较低,运河线上公交船只数量少且发船间隔时间较长,室外的公共互动体验项目较少,不能完全释放运河文化中积极向上、砥砺前行的精神与活力,游客创新体验运河文化的方式受限;运河沿线商铺林立,很多商铺为了吸引顾客光顾会在门口放置音箱来播放音乐,大部分音乐为流行音乐或是某新媒体平台热曲,掩盖地域文化特色,给游客的运河文化体验造成氛围破坏。

  2.3文化记忆内容创新方式单一,运河文化空间生产力受阻

  运河沿岸文化记忆再现的方式主要为博物馆文献、街区古建筑、传统手工艺展区以及少量公交船只等,再现方式缺乏新意,与其余同类型街区空间区别不大。运河沿岸文创售卖店产品类型创新程度不高,多以笔记本、钥匙扣、书签、明信片等基本款为主,对于文化创新载体探索度不够;文创内容趋同,主要以江南文化、西湖十景为主题创作,以传统水墨画的形式直接表现于明信片等传统纸制载体上,与运河文化主题无关,运河文化的记忆主体是为生活奔波漂流的普通百姓,区别于传统文人打造优雅诗意的江南文化,运河文化的重点应放在漕运文化、市井文化等,以杭州运河文化为主要创意来源的文创产品较少,需要拓宽开发空间;运河沿岸空间已经流失了原生态的居民生活景象,将科学技术介入文化记忆再现的相关项目较少,游客不能沉浸式体验运河文化的魅力,对于运河文化内涵的体验感知不强,文旅体验不佳,文化消费欲望受限;关于运河文化举办相关活动有“京杭对话”、运河庙会等,多位游客反映活动组织中的问题,比如街道狭窄人群拥挤、美食小吃缺乏特色且价格不合理、放河灯环节遇到河岸比水面高太多等;在各大电商都争相开发元宇宙的时代,关于运河文化的记忆再现不能仅仅局限于仅有的现实空间中,对于虚拟空间的探索、开发与应用也应该及时跟进。

  3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空间营造策略

  3.1通过打造文化标识,强化游客对杭州运河文化的视觉印象

  文化记忆标识打造是文化记忆再现的必要手段,德国康斯坦茨大学阿莱达·阿斯曼(Aleida Assmann)教授认为文化记忆“再次想起的行为只能通过符号才会产生”,文化记忆建立在集体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这一基础需要通过文物、纪念碑、节日仪式等多种媒介去承载以使文化记忆能够持久稳固,但是传统的文化记忆媒介多以碑文记载、文物遗存等形式存在,这些记忆媒体虽然使文化记忆持久保存,但是对于当代记忆主体而言,运河在经济上发挥的作用相较于古代有所削弱,运河文化记忆逐渐模糊。在如今的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运河文化记忆也需要一个符合当下审美需求、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文化标识作为重要抓手去推进后续运河文化各项发展工作,打造成功的文化标识是让运河文化记忆再度活跃的有效手段。

  运河文化以“国家文化公园”的形式作为展示载体,作为具有运河文化独特底色的公园,需要具有视觉辨识度、体现运河文化气韵的大型公共艺术作为公园的地标项目。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主要以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古镇、博物馆等具有历史沉淀厚度的文化遗产点作为文化展示平台,为展现历史文化的庄重,这些遗产点多以碑文、牌坊等传统形式作为地标,与全国其他同类遗产地标形式相似,容易给人形成视觉审美疲劳之感。文化遗产的发展需要以保护为主,维护文化记忆的根基,以设计营造手段去推陈出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需要辅助空间中公共艺术的表达,在视觉表征上让游客初步认识到运河文化并留下印象。运河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可以创新利用的文化符号也不计其数,而大运河杭州段应清晰定位自身文化、区位优势,在大运河空间地标性公共艺术的设计上体现杭州作为古代江南名郡的文化气韵、现代共同富裕示范区开放包容的蓬勃朝气与大运河本身南北沟通点亮万家灯火的繁华盛景,将这三者相互融合以公共艺术为载体展现,使游客在运河沿线游玩体验中乐于拍照纪念、宣传推广。如今科学技术深入参与各行各业,公共艺术的发展也没有止步于静态展示,在展现运河文化的同时,辅以技术加持,增强游客的互动体验,让游客深度参与到文化标识的动态展示中,增强文化标识的趣味性与互动性,也能让古代劳动人民团结奋进、开创未来的精神与现代记忆主体实现连结交融,最终真正地精准传达运河文化精神内核。

  3.2通过整合文化记忆空间风貌,提升运河文化体验氛围

  运河沿线文化记忆场所是承载文化记忆的空间本体,是展现运河文化的现实基础,也是保持文化记忆原真性的根本保障。在经历过灾难性战乱、为经济铺路牺牲部分原真历史空间的今天,运河文化记忆场所逐渐形成场景不连贯、碎片化的空间布局,整合运河文化空间也是如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难点之一。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们去追溯运河沿岸“人烟生聚,市井坊陌,数日经行不尽”的安逸盛景,身临其境地体验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双手劳作、艰苦奋斗去开创人间盛世的可贵精神,而如今运河沿岸为数不多的历史遗存空间已经被浓厚的现代商业氛围包围,人们参观过全国连锁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而失去对运河文化深入探索体验的兴趣。

  运河文化记忆空间的重点应该是整合有限遗存历史空间风貌,突出运河文化空间区别于其他文化空间的文化特色,包括但不局限于漕运文化、市井文化、江南吴越文化等,对于空间中存在的西式商业空间过多、水上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进行有序整改突破,对于空间中缺乏的滨水休闲空间、公共互动空间等空间类型努力弥补,对于在听觉上破坏文化体验氛围等现象进行合理转换。首先,运河沿岸自古以来便是沟通四方资源、进行货物交易的商业场所,商业行为在运河沿岸历史空间中普遍发生,杭州作为“东南形胜”都会,记载杭州运河空间中的商业行为、商品种类、居民生活形态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如《杭州府志》《武林旧事》等不胜枚举,需要不断挖掘杭州运河文化记忆的历史形态,在有限空间范围内尽力恢复部分具有文化显性基因的记忆形态;其次,在维护运河文化记忆原真性的基础上,介入部分当代设计进行系统整合与必要补充,以特色文化标识作为主要设计语言统筹应用于空间导视系统、文创产品、工作人员工作服等载体上,优化文化空间的整体性;除了视觉上的文化特色统一,听觉也是空间氛围中重要的感知器官,对于播放现代流行乐的商业行为建议改成传统戏乐曲,如杭州小热昏、越剧等来吸引顾客,为人们打造沉浸式体验运河文化的空间氛围;提高运河水上空间的利用率,增加公交游船班次,提升游船的外观审美层次,使之符合杭州本土运河文化记忆面貌;对于运河沿岸工厂、居民公寓等现代水上空间风貌加以利用,在水上空间以裸眼3D、立体投影、水面投影等技术进行夜间游赏景观营造,增强运河空间的科技赋能,拓宽运河水上空间的夜间赏玩领域,实现古今文化风景交相辉映的趣味意境体验;最后,运河文化空间在引导现代人感受体验时,需要考虑到人们亲水放松的休闲需求,运河沿岸有必要设计开放更多的滨水空间。

  3.3丰富运河文化空间展示内容,提升运河文化空间生产力

  文化创新是让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是让文化记忆持续活跃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文化宣传推广的内容基石,更是提升空间生产能力的原生动力,因此在不断对断代的历史记忆进行细致维护与修缮、保持文化记忆的原真性的空间基础上还需要丰富空间承载与展示的文化内容,从而激活感知、消费运河文化的行为主体。文化记忆需要多种媒介进行保存,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变迁洗礼得以流传。文化空间既是文化记忆的空间载体,也是文化记忆的历史轮廓,运河文化经历过岁月的冲刷发展延续至今,我们虽未知全貌,却也肩负着传承发展的时代责任,在新的时代背景中对其不断探索感知并作出新的诠释。

  “钱塘自古繁华”得益于运河的沟通滋养,杭州土地上的故事也不断丰富着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在如今凝聚成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运河沿线非遗的传承展示平台主要集中于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工艺美术博物馆中,作为节假日的亲子活动很受群众欢迎,展示项目种类主要有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杭州织锦、制伞工艺等,非遗项目种类较少、展示场景集中、体验方式单一。在沉浸式文化场景氛围体验中,非遗的活化途径可以先从承载空间入手,从庄重严谨的博物馆中走入传统街巷,打造传统画作中的剪刀铺、伞铺、绸缎铺等,投射文化记忆中运河沿岸居民的生活倒影,就近设置群众参与体验非遗的制作空间,一方面能够增强文化空间原真性的感知氛围,另一方面也能满足普通游客发挥动手能力、体验非遗的需求;在文创载体上需要打破传统设计思路,提升产品的审美层次与科技含量,北方博物馆在帝王文化的文创设计上取得巨大成功,作为江南文化中心区域需要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强化文创市场竞争力,针对运河文化开发以花船、灯笼、玉琮等造型的滑板、台灯、投影机等具有传统地域特色且契合当代生活方式的文创产品,拉动运河文化记忆的空间生产力;在特定的传统节日庆祝中,可以适当安排艺人进行街头艺术表演,将浙派古琴等传统技艺加以创新融合、分区展示,进一步激活空间行为主体,提升运河文化空间的节日氛围,比如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一夜爆红的不倒翁仕女就是成功的案例;最后,在如今大数据时代,人类开始积极探索元宇宙的开发利用,杭州应该积极发挥电商之都、数字之城的优势,与大型网络公司合作,率先探索运河文化在虚拟空间发展的可能性,进一步拓展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活化利用的渠道,例如上海米哈游公司打造的《原神》游戏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对外输出的重点项目,在游戏空间中创新输出传统文化的方式已经非常普遍,具有巨大的文化、教育及经济价值,杭州运河文化需要紧抓机遇,在网络空间中拓展新的天地。

  结语

  综上所述,首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需要引人瞩目、凸显特色的文化标识作为公园地标,让游客初步认识领略运河文化并留下印象;其次,在文化记忆的承载空间中整合风貌,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营造沉浸式运河文化体验氛围;最后,丰富运河文化空间中的文化创作内容,强化运河文化的空间生产力,提升运河文化的趣味性与可玩性。通过一系列空间营造手段,为大运河文化公园杭州段文化记忆再现提供融合创新思路,深度展示杭州运河记忆的文化魅力与发展潜力,助力运河文化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支柱。

  注释:

  ①(唐)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

  ②(唐)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月》。

  ③(唐)白居易《卢元辅杭州刺史制》。

  ④(北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参考文献:

  [1]冯月季,王丽雅.文化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09):54-60.

  [2]秦宗财.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系统性建设的五个维度[J].南京社会科学,2022(03):162-170.

  [3]徐吉军.杭州运河史话[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

  [4]阿斯特莉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