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园共育的角度浅谈幼小衔接的策略

  • 来源:教育学文摘
  • 关键字:幼小衔接,家园共育,策略
  • 发布时间:2023-12-16 14:16

  王洪科

  (湖北省襄阳市樊东教工幼儿园)

  摘要:幼小街接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帮助幼儿平稳地进入小学生活,实现幼儿园至小学的过渡,对幼儿未来各阶段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由于幼小街接教育工作的开展出现了诸多问题,幼儿教师必须从多角度考虑,改善幼儿园的环境,突出幼小街接工作的特点,分析幼儿成长的需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开展家园共育,使家长与幼儿教师在通力配合下帮助幼儿成功完成人生的关键转折,使幼儿成长为一名优秀且具有良好心态的小学生。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幼小街接中的家园合作共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家园共育在幼小街接中的意义,提出科学的家园共育策略,力求极大程度地提升幼小街接工作的开展质量,为幼儿的全方位健康成长夯实基础。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园共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9-7406(2023)10-016-01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这两个教育阶段之间的相互连接。幼儿教师与家长必须带着前瞻性思维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做到极大程度的重视,才能帮助幼儿成功度过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因此,幼儿教师必须从小学课程设置的特点与教室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掌握幼儿教育的启蒙特点,从而对幼小衔接工作方案进行针对性的优化,通过多元方式转变幼儿及家长原有的角色认知,提高幼儿衔接工作的整体质量。

  一、我国幼小衔接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以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作为幼小衔接的主要方式

  幼小衔接的产生源于幼儿与小学生的身心差异,由于二者发展水平的不同,所以在教学方式上各有特点。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由于教学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适应,由此产生了幼小衔接的问题[1]。解决这一问题可有两种选择,一是让幼儿园和小学教学方式统一,就不会有不适应的问题;二是保留幼儿园和小学教学方式的差异,在从幼儿园到小学转变的过程中设置过渡环节,以缓解不适应问题。从目前来看,人们往往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即让幼儿园采用与小学相同的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学评价上,以儿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幼儿教育是一个让儿童拥有快乐,让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阶段,但幼儿园里依靠“成绩”评价幼儿的现象仍然存在。很多幼儿园,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在教学内容上仍然实施分科教学,幼儿园里过早地开设小学才学习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课程,将小学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在学习方式上,将对小学生的要求和行为规范搬到幼儿园里强行让幼儿执行,如在幼儿园实行课堂教学,而不是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上课的时候要求儿童端正坐好,手背放在后面专心听讲等。这一切都服从于惟一的教学目的,即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进而获得一个较好的成绩。

  (二)教师的观念有所更新,但缺乏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目前,教师纯知识角度的准备观,即认为儿童入学前最重要的准备是学拼音、认汉字,使学生上学后学习“不吃力”已被全面的准备观所代替。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儿童的入学准备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理能力、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准备,但是认识方面的提高并不等于教育行为有了转变。在绝大部分农村乡镇,特别是一些学前班和个体幼儿园,教师仍然主要教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如拼音、汉字等。一节课让幼小的儿童写一篇田字格作业,不光是独体字,有的字要有十多笔画,甚至有廿画笔顺的字,一节课要算10~20 道算术题,小小的年纪就要背上沉重的纯知识学习的课业负担。这种把小学的知识当作学前班主要教学内容的做法很不恰当,可见教师没有把全面、综合的准备观转化成为具有幼儿年龄特点的、易于幼儿接受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二、幼小衔接中家园共育的意义

  家园合作共育是幼小衔接工作有序开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得以全面融合的关键所在。家园合作共育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增强家庭教育功能。家园共育可以基于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教育,通过家园双方的优势互补,不断完善,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家园合作共育是幼儿园与家长双方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活动,无形之中会对家庭教育起到督促作用。家园共育需要幼儿园与家长双方在教育目标上保持一致,在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上步调统一[2]。这就要求家长能够为幼儿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积极主动地与幼儿园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做出努力,这无疑会强化家庭教育的功能。

  三、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新幼小衔接的课程理念

  幼儿上小学最需要的是面对新环境所应有的适应能力,面对新的教学要求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那种简单的认为,幼儿上小学之前只要认识几个字、会读一些汉语拼音、会一些数字的加减,在实践中易于流转为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为识字而教识字、为拼音而教拼音、为数学而教一些数字的加减等表面形式,最终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并不能真正做好与小学教育的相互衔接。因此,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小学教育相互衔接,我们应该树立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都得到发展的全面发展教育观[3]。全面发展教育观,要求我们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必须摒弃那种传统的课程观,形成新的幼小衔接课程理念。

  (二)加强幼儿园和家长的衔接

  幼小衔接工作的大力开展,需要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实现。幼儿教师需要帮助家长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全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家园合作共育,在多方配合下实现教育一体化,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夯实基础。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家园练习册等多种途径吸引家长做好衔接工作,帮助孩子尽快度过适应期。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深入沟通,从而在家长配合下完成幼儿专注度与纪律性的训练,幼儿才能集中精力去探索自身好奇的事情。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家长进行沟通,掌握家长心理方向的变化,引导家长率先完成角色认识的变化,获得健康成长[4]。

  参考文献:

  [1]杨文.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3(08):61-63.DOI:10.13861/j.cnki.sece.2013.08.007.

  [2]李芳.探究家园合作共育的途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2(12):10-12.

  [3]秦振飙. 幼小衔接课程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

  [4]郑凌嘉.浅析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共育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19):13-15.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