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创新职业教育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无锡,创新,职业教育
  • 发布时间:2023-12-27 20:22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骆晓昀 编辑覃柳笛

  目前,无锡高新区已初步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科院+”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体系。

  前不久,中欧(无锡)职业教育论坛在无锡市高新区举行。

  无锡职业教育历史悠久,近年来更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市与职业学校合作企业达6000余家,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超100家,培育了22个省级及以上产教融合平台,职业教育已成为无锡市“产业强市”的重要支撑。

  与城市共荣

  产业在哪里,职业工人就在哪里。

  无锡是中国老牌“工商名城”,上世纪50年代初,这里的职业教育就拉开序幕,且一直伴随着无锡工业发展而不断壮大。“现在无锡市全市的职业院校一共有42所,专业几乎与无锡整个产业结构配套。”无锡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辛望旦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22年3月28日,无锡技师学院首个中德班赴德国进修的汪涵、王振宇、陈晨等6名学生,在德国埃尔福特参加了属于他们的毕业典礼。从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他们完成了在德国33周的学习,全员通过了德国手工业行会(以下简称HWK)官方的HWK考试,并获得了HWK证书和德语B1证书。这标志着该校2017年开设的首届中德工业机器人合作国际班学生全部完成学业毕业。

  无锡技师学院原为1955年6月成立的无锡技工学校。无独有偶,无锡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也创立于那个年代,脱胎于原农机部创办的无锡农业机械制造学校,办学已有64年。其院长周桂瑾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目前,我院在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二,我们坚持走开放办学的道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无锡的职业院校就开始与欧洲教育机构合作,尤其是与德国的合作最多。“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上世纪90年代就建立了中德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也在2007年和德商会上海分会在无锡新区共建了双元制的培训中心;此后,无锡汽车职业学校在无锡也建立了双元制培训中心,取得较好成果。”辛望旦说。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走在世界前列,其采用双元制大学教育模式,将在高等院校或职业学院的大学学习与在企业的职业培训或实践相融合。目前,这种模式已被我国众多企业借鉴或采用。

  与产业共振

  10月27日,2023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区块链应用开发与运维竞赛”在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举行,共有来自国内外的115支队伍参赛。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卞成华、张健指导的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谈才华、曾跃团队荣获一等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叶文敬、卢奔奔团队获优秀奖。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华裕良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西方职业教育很有特色,但最终还是要进行本土化改造。实际上,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跟德国双元制异曲同工。”

  2023年9月,教育部公布首批28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依托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与华润微集成电路(无锡)有限公司共同牵头申报的无锡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成功入选。

  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新吴区区长、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理事会理事长章金伟表示:无锡国家高新区作为无锡乃至江苏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发展战略的主阵地,始终坚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实现发展模式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发展动力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之一。目前,无锡高新区已初步形成具有产业特色的“科院+”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体系。

  职业教育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能为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市场认不认可。

  “我们通过区校共建紧缺人才实训学院、新吴区社区学院,已为高新区重点企业培养‘本科后’特需人才8000余名。”华裕良说。

  “本科后”,从时间上说,是指本科毕业到就业之间的阶段,从学生到企业人的转变;从内容上说,“本科后”人群还需弥补学校知识与用人需求之间的差距,走通成为职业人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8000名“本科后”特需人才中,有80%以上都被无锡高新区IT企业所录用。共有数十所生源地高校在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挂牌,设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高新区20多家企业签署了人才供需协议,为一些企业定向培养和输送定制化员工。

  辛望旦说:“职业院校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无锡,职业教育理应顺应‘465’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加快自身的创新和发展改革。我们与欧盟职业教育系统能够达成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对于无锡职业教育是一件好事。”

  据悉,无锡目前正在大力建设的“465”现代产业集群,包括4个地标性的重要产业,6个优秀的传统产业和5个面向未来的未来产业集群。

  与时代同行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产业输出和国际产能合作加速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已达571.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

  “我国职业教育出海九成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挥着教随产出和校企协同的办学优势,为‘走出去’的企业在当地发展提供了支持。可以说,校企协同推动职业教育出海,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既满足境外需求,又彰显国内优势。”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陆璐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12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红豆集团共建柬埔寨西港特区培训中心,这是我国第一所在海外经济特区所建立的职业培训中心,学校已累计为柬埔寨本土培养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8万余人;2016年,合作办学的西港工商学院成立,目前该校已开设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技术三个本科专业,招收了四批次112名本科学历生。

  此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持开放办学理念,走抱团出海道路,依托全国商贸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形成合力,为西港工商学院开发六项专业标准、137项课程标准,已通过柬埔寨教育青年与体育部认证。

  据悉,全国职业院校已经打造了一批职业教育出海品牌,国家层面有中国-东盟联合会、鲁班工坊建设联盟等;省级层面有江苏省郑和学院、浙江省丝路学院等。“目前,全国共有28个省区市238所职业院校,在7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或者建设了410个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陆璐说。

  欧洲职教联盟秘书长西奥多·格拉索斯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无论知识还是技术每天都在不断变化,我们应该思索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如何合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