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演“大戏”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博物馆,“大戏”,戏剧
  • 发布时间:2023-12-27 20:25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王翼 编辑覃柳笛

  “希望通过更新颖有趣的戏剧形式,把国宝的文化价值、背后的历史挖掘出来,传递给年轻人。”

  唐代伏睡女俑、秦代兵马俑、汉代的击鼓说唱俑……人们耳熟能详的不同朝代的陶俑以各异的造型,“跳”出了展柜,在文博戏剧中活了起来,通过专业演员的舞蹈语言焕发了鲜明个性和生命。

  近期,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出品原创肢体戏剧《俑立千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剧场连演三场。这是两个单位自2022年12月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打造的首部文物活化剧目。从展柜静立到舞台演绎,更生动的俑让观者啧啧称奇。

  2023年秋末冬初,北京天气渐凉,但博物馆依然延续了暑期和“十一”假期的热度。随着博物馆文化游近年来热度持续增高,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创新文物传承思路,探索在“陈列展品加讲解”之外的参观方式。

  如何拉近文物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通过“博物馆+剧场”的方式跨界打造沉浸式新场景,向公众提供可亲可感的艺术教育体验形式,是博物馆在当下给出的一种答案。

  让观众“穿越时空”

  2023年10月末,国风沉浸式戏剧《永乐长思》在中国国家典籍博物馆上演,该剧以展厅展品为依托打造。剧场在四层,楼下二层为收藏《永乐大典》真迹的展厅。戏剧《永乐长思》带着观众行走于不同的场景空间,仿佛穿越时空,探索明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背后的故事。

  在沉浸式戏剧中,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到这部旷世奇书的珍贵,感受五代人保护典籍的家国情怀,并认识《永乐大典》丰富的知识体系、宝贵的思想观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

  《永乐长思》讲述了发生在《永乐大典》后世守护人和一个神秘组织之间的故事,整部剧有着穿越式剧情和类似“盗梦空间”的元素,犹如时下流行的剧本杀,观众需要动脑筋发现线索并提供给身边的剧中角色演员,由此会延展出不同的剧情和结局。创作团队的用心在于:借鉴历史背景,设计了6条不同的剧情线,16种结局,连结尾体现剧情的舞蹈都有4种不同的呈现形式。

  《永乐长思》制作人兼编导唐文韬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永乐大典》是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之一,也是国家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学术地位很高,但是社会关注度没有那么高,尤其是在年轻人中,真正了解《永乐大典》的人并不多,希望通过更新颖有趣的戏剧形式,把国宝的文化价值、背后的历史挖掘出来,传递给年轻人。”

  “博物馆+剧场”这种新形式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在参观博物馆时轻松获取知识的渴望——通过有逻辑、有设计的戏剧表演,在身临其境中更好地理解展览展品,甚至是策展人的策展思路、展线布局。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部从事社会教育工作的刘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国国家典籍博物馆多年以来努力探索不同的博物馆教育形式,除了在2023年与合作单位白镜戏局共同打造博物馆沉浸式戏剧,博物馆从2021年开始就以情景剧表演的方式,结合《永乐大典》展览设计了原创五幕剧,将整个展览中涉及的重要内容纵向串了起来,其中还设置了一些互动环节。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来演绎和诠释展览内容,能让观众从看展览、听展览到沉浸式体验展览,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提高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观展兴趣,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观演现场,笔者发现身边有很多青少年观众,也不乏身着汉服观看演出的年轻人。

  刘雅介绍,他们还把这部剧进一步进行创新,修改为小讲解员可以参与的版本,并对小讲解员进行了台词和表演的培训,获得了小讲解员们的喜爱。这种方式激发了孩子们的表演潜能和即兴创作能力,他们在亲身演绎中能更深刻地理解展览内涵,牢牢地记住了展览内容。“通过戏剧的方式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更能激发孩子们自主学习、深挖相关历史脉络的兴趣。”

  激发自由思考

  国家自然博物馆是一个展现奇妙自然科学世界的宝库。步入展厅,人们会被眼前的恐龙骨架和珍稀古生物标本所震撼,它们仿佛在讲述着古老的生命故事。继续探索,人们将亲眼见证生物进化的神奇历程,感受到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里不仅是一个知识的海洋,更提供了一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奇妙旅程。

  2023年8月初,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厅位置,工作人员开辟出了一方科普剧舞台,开启一场关于“红彼得”的探索——一头生活在黄金海岸的黑猩猩红彼得,意外被人类捕获,为了获得自由又选择模仿人类的行为,主动走进人类社会。

  《我是红彼得》是一部原创博物馆科普剧,该剧依托古哺乳动物展厅展品和卡夫卡经典小说《致某科学院的报告》,进行了原创编排,在国家自然博物馆连续演出了10场。在展厅中,红彼得向人们演绎自己的亲身经历,回顾自己从猩猩蜕变成人的过程,充满了恐惧、困惑和尝试,展现了关于融入、接受和成长的主题。

  在黑猩猩的世界中,红彼得因其独特的个性和智慧被视为异类。当它决定跨越物种界限,尝试融入人类社会时,面临的挑战变得更加艰巨。它的经历充满了惊奇、挫折和成长,让人不禁思考:何谓人?

  观众们在展厅观展的同时,深入思考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以及我们如何定义自己与其他生物的区别。红彼得的经历提醒我们,人类与动物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是红彼得》导演方宏宇告诉《晾望东方周刊》:“教育是戏剧的四大功能之一,旨在通过戏剧对生活或历史的模拟、对人类复杂命运特性的模拟来感动人,给人以审美快感,也教育人,使人从中得到启迪。戏剧的教育功能因其新颖的表现形式深受观众喜爱,产生积极影响。用戏剧来传播科学知识,能够给予观众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和科学体验。”

  走出博物馆

  如今,文博戏剧已从博物馆内走向了更广阔空间,合作模式也更为多元化。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人艺)戏剧博物馆便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馆)开展了剧目排演合作。“抗战馆擅长把历史故事革命故事排演成小片段小短剧,北京人艺则利用自身资源,派出导演到抗战馆协助排剧。”北京人艺戏剧教育与研究处副研究员陈利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自2007年对外开放后,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一直在推动戏剧与博物馆的融合。

  陈利说:“我们派演员到学校、文化馆给公众讲课排戏,比如指导海淀进修实验学校金帆话剧团的学生们排演了很多剧目,从《咸亨酒店》《恰同学少年》《知己》《三块钱国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到《燃烧的梵高》《冰山在融化》,教学成果颇丰;我们还开设了对公众开放的剧本朗读会、戏剧讲座、亲子戏剧等活动。”

  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北京馆),充分运用馆内知名IP观复猫形象资源,与北京演艺集团、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联合制作,在首都图书馆剧场上演了原创儿童剧《观复猫之“喵”》。

  观复博物馆的明星观复猫们,成为了舞台剧的主角原型,通过超现实主义手法,讲述了一群极具文化内涵的猫收养了一个人类小孩后所经历的故事。故事诙谐幽默又引人深思,通过展现猫家长与人类家长在育儿方面的分歧和冲突,引导观众思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如何从牵手、扶手到放手,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成长空间。

  观复博物馆观复猫IP品牌总监刘一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部剧尝试引入百老汇预演机制(需要获得预演观众认可才能正式演出的模式),保证了剧目质量,剧组还在发布会上招募了有丰富观戏经验的大小观众作为‘亲子编剧团’,参与的亲子家庭都贡献出自己的生活素材和智慧,通过创作者和观众的双向沟通,让作品更加生动、有现实生活体验,同时又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能真正参与新戏诞生过程的宝贵机会,让孩子不只被动接受艺术作品,还可以享受到艺术创造的美妙。”

  文博戏剧除了在博物馆内上演,还通过电视、互联网等不同渠道进行传播,扩充了剧目的受众群体。例如,国家自然博物馆在官方视频号进行了对《我是红彼得》剧目的现场直播,错过直播的人们还可以通过回放欣赏到这部剧。

  一些文博戏剧走进了专业剧场,根据上座率情况、市场关注度、文博剧迷们的呼声启用了巡演模式,例如故宫文博儿童剧。故宫博物院首部音乐儿童剧《甪端》曾在中央歌剧院成功首演,并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晚和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受到了广泛好评。该剧开启了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安徽、厦门、成都等地的巡演,如今又回到了北京,于近日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再次上演。

  《甪端》联合出品人钟碧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部音乐儿童剧以故宫文物瑞兽‘甪端’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孩子与故宫里明代万历年间的掐丝珐琅香薰神兽意外相逢所展开的一段紫禁城探秘之旅。舞台布景由超大实景道具配合裸眼3D等前沿多媒体科技打造,既突出了宏伟、庄重的历史感,又营造出唯美意境和氛围,观众可以在观剧中体验独特的沉浸式故宫探索之旅,感受600年紫禁城的风云变幻历史变迁,还能体会到剧中角色间友谊、勇气和探索精神等正向能量的传递。”

  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多位文博戏剧制作人、博物馆教育项目相关负责人都认为,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是收藏、展示和研究人类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场所,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单位,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文博主题演出等多元化活动,向公众传授知识,推广文化,培养和提升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文博戏剧兼顾了历史性、文学性和艺术性,又和展厅展品相互关照。“博物馆+剧场”的新形式,让观众更愿意主动去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感受古人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对历史、文化、文物和典籍的兴趣,不仅可以培养审美观念,还能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和理解,让文物活起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