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作文教学的“原点”

  俞永军

  教育的“原点”就是让人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当然这也是判断教育好与坏的重要标尺。那么作文教学的“原点”又在哪里?我想起叶圣陶先生的一段话:“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记载一件东西,叙述一件事情,发表一种意见,吐露一腔情感,都可以成为文章。把眼睛里看见的光景记下来,当然也成为文章。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是材料选得精当一点儿,话说得确切一点儿周密一点儿罢了。”显而易见,作文教学的“原点”就是让孩子写身边事(或人),说真心话,抒真性情。

  遗憾的是,不少老师无论教作文,还是改作文,都有自己得意的“宝典”,教作文时反复强调:技巧是首位,如“凤头、豹尾、猪肚子”“欲扬先抑、卒章显志”之类;内容为其次,学生只需事先准备,可以是哲理故事,可以是华丽辞藻,可以是名人名言,到时把它们纳入应试技巧所建构的宏大主题之中。乍看上去,这种文章结构完整,语言华丽,实际上外面溜溜光里面一包糠,或者说银枪蜡样头中看不中用。久而久之,孩子们怨恨作文,怕写作文,老师们讨厌教作文,怕改作文。作文,成了一块不折不扣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们又该如何回到作文教学的“原点”?或者说,回到作文教学的“原点”需要具备哪些措施?

  首先,回归学生的生活。回归生活,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时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毋庸置疑,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异常窄小,可怜的“三点一线”,要么教室、食堂、宿舍,要么学校、家庭、路上,要么吃饭、学习、睡觉,这样的空间又怎能拓宽孩子的创造思维?又怎能激发孩子的创造灵感?平时教学,我们的责任既可以依附日常生活基础,又可以依托学校、班级举行的各类活动,使作文焕发生命气息,使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体验自觉联系起来;同时,又将本该属于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时空还给他们,使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经验、体验、交往等成为他们成长历程中的宝贵财富,进而为写作提供鲜活的素材。

  近日,我要求学生以“家乡之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起初,孩子们觉得很有难度,不知从何入手。后来,我告诉他们,任何一个作文题目都包含命题者的创作意图,而它或显示或隐含于题目及要求之中。审题时,我们要仔细研读,捕捉其间信息,即作文要求我们写什么。明白这一点,作文才不会迷失方向。就拿这个话题来说,“家乡”可以是老家,可以是现今居住的地方;“之美”,可以定格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的任何一个,也可以定格在朝暮之变化中的任何一时。此外,我们还须明确美在何处,是自然之美,是建筑之美,还是人文之美、和谐之美。江北新区,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短短8 年,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楼变多了,街道变宽了,环境变美了,出行方便了,生活安逸了,工作舒心了。我们需要展现的变化、挖掘的美点实在太多太多了,关键是选取的处所、观察的视角、侧重的景物与描写的部位。

  其次,注重语言的真切。真切的语言往往离不开细致的观察,离不开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细节描写总是渗透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景物描写之中。说到语言的真切,学生自然不会忘记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中“父亲买橘”的片段:“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

  工作交卸的父亲,年老体衰的父亲,步履蹒跚的父亲,尽管不像年轻人那般灵活,那般迅捷,却仍得爬上爬下替儿子买橘子,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动人的细节,正是这样的细节,让我们触摸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不单单朱自清的父亲如是对待自己的儿子,其实每一位父亲、每一位母亲都会将自己的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心头怕摔了,只是有的内敛,有的外露,有的严厉,有的慈祥。很多时候,我们都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那是因为心浮气躁、心比天高的自我面对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社会,很难静下心来重温昨日的故事。如果我们将视线聚焦在一事一物、一时一刻、一思一念之上,我们就会愧疚难当,或感动万分。

  如冷卓凡同学的作文《爸爸是个工作狂》,其中一段写道:

  晚饭时爸爸还没有出来。我走进书房一看,爸爸坐在椅子上歪着脑袋竟然睡着了,手里还握着鼠标呢!我喊道:“爸爸吃饭了。”醒后,爸爸发现工作还没做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草草扒了几口饭,又开始他的工作。有一天,我戏问爸爸:“工作跟我和妈妈哪个更重要?”爸爸哈哈大笑道:“爸爸这么努力工作,不就是想让你和妈妈生活过得更好嘛!”这,就是我的工作狂爸爸。

  爸爸有什么特点?爸爸是个工作狂。为什么说爸爸是个工作狂?因为他一工作起来就会废寝忘食,就会讨厌小作者搅乱他的思绪。又该如何向读者展示爸爸的这一特点?小作者巧妙合理地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展现爸爸这一独具魅力的个性特征。小作者的语言功力颇为深厚,虽然真切自然,但是越读越有味。这样的人物,尽管素未谋面,可个性真实、生动,一旦交往上了,其形象就会镌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再者,善用写作的技法。作文内容的呈现需要一定技法,写作技法很多很多,一些常见的方法我们还是要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比如,联想和想象就是极为重要的技法,善于联想和想象的文章,多半独具特色、耐人寻味,当然也能平中见奇,奇中见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曾强调:“习作时,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我先后读过不少美文,这些文章正是因为奇特的联想和想象才令人怦然心动,难以忘却。

  例如,张晓风《秋天,秋天》一文中写道:“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这样的联想和想象就妙趣横生,耐人寻味。

  再如,袁欣雨作文《南京的秋》一文中所写:

  南京的秋是醇厚的。晴朗的日子里,天高云淡,秋风送爽,阳光柔润,慵懒地泼洒在城内城外的每一个角落。云絮轻悠悠地飘荡,大雁穿梭于其间,一个接一个向南飞去,像在表演节目,不断变换着舞姿。风儿慢慢地吹,拂过脸颊,道旁的金桂悄悄地喷了几滴香水,让空气弥漫着花的芳郁,引人驻足不前。中山路上高大的梧桐树晃动着渐黄的叶子,如同苗族银饰相撞时发出的清脆声,轻和着街上行人匆忙的脚步。南京的秋是潇洒的。满城的树叶,绿的似翠,黄的似金,红的似火,随心所欲,肆无忌惮。想呆在树上,就呆在树上;想往哪里飘,就往哪里飘。它们在空中荡来荡去,自由自在,玩够了,疯腻了,才不急不慢地找个好地方安定下来。

  南京秋色与众不同,作为一个在南京生活多年的小作者给出了极为明晰的答案:南京的秋是醇厚的,是潇洒的,是孤独的,是令人伤感的。那么,如何来彰显它的这些特点?小作者将目光聚集在秋风、秋雨,还有满城的梧桐树、随风飘舞的片片落叶之上,巧妙运用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还有联想和想象、对比等艺术手法。当然小作者还善用萧红《呼兰和传》中任性、洒脱的语言,尽显南京之秋丰富多彩的变化和独一无二的韵味。

  针对当下教育现状,朱永新老师一针见血地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方向不明确,我们不知道教育是什么,不知道教育要干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项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毫无疑问,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交流,善于表达,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升语言,运用方法,切切实实回到作文教学的“原点”。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江北新区七里河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