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分析

  • 来源:教育学文摘
  • 关键字:核心素养培养,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 发布时间:2024-01-14 16:02

  黄严

  (新疆哈密市第十五小学)

  【摘要】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之一,语文是所有学科开展学习活动的根本,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在课程改革推进与深化的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发展逐渐成为教育工作开展的首要目标,其范围涵盖了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习惯、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具体教学内容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存在形式。基于此,本文将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9-7406(2023)11-006-01

  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能够自主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完成对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不断获得完善和提升,这种学习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会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语文核心素养囊括了很多内容,“学习方法”、“审美规律”、“语言应用”、“传承文化”是组成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部分。“学习方法”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并形成的阅读写作等习惯和方法,这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素材。“语言应用”是指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后自身的语言思维获得激发,能够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审美规律”指学生能够利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鉴赏和总结,这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主观意识和审美技能。“传承文化”是将语文知识中的文化知识进行理解和传承,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情感,这是促使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发扬和传承的重要因素。

  2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实践对策

  2.1 加强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学老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其需要摆脱以往那种自己讲,学生听的方式,因为那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对此,教学老师就需要通过引导教学的方式,突出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学习地位,让学生自己进行语文阅读知识的学习和探索,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逐步加强小学生自身的语文阅读自主探究能力,如此才能够更加高效性地保证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而提升学生们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枫树上的喜鹊”一文时,语文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但是因为小学生自身的总结能力有限,所以语文老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最终的答案。接下来,语文老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在这里,语文老师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而不是按照前后座的方式进行分组,如此能够保证小学语文合作讨论教学的公平性。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语文老师要进行巡场监督,了解不同小组的合作讨论方式以及合作讨论思维,并对学生们的思维进行相应的指导。

  2.2 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渗透,小学阶段主要是通过校园学习来逐渐形成对社会正确的认知和理解,但学生并不是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来汲取养分,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参与社会活动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潜移默化的渗透一些情感教育,从而有效提高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民族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印记是永远不会磨灭的,这种烙印会更加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强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振兴中华,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当这种民族精神进入骨髓后,学生就会更加奋发学习和自强不息。

  2.3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与情境

  教师需要掌握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体验对课程内容进行转化和创新,创设立体的、有趣的教学氛围,将相关知识元素一并融入进去,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能够将注意力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上,更加积极地探寻、辨析和思考问题,以达到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譬如教材中《鲁宾逊漂流记(节选)》这一课,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描述了自己在荒岛上谋求生存与思考问题的部分历程,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电影《鲁宾逊漂流记》的一些片段和剧照,让文中所描绘的景象和事物与图像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主角置身于荒岛之中的孤单感以及独立求生的生存意志,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为透彻。

  2.4 从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升华思想

  语文的学习根植于汉字语言之中,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也要从语言能力知识水平出发。需要明确的是,挖掘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精神需要深厚的、稳固的知识根基。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就做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也无法体会到优美文段的精髓所在。这一点在古汉语相关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尤为明显,无论是诗词还是古文,其用词和语法都与我们平常的语言习惯有很大的区别,教师讲解的第一步就是辨析词义、逐句翻译,将篇章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出来,并带领学生强化记忆其中的关键点,讲解其中的疑难点;第二步则是以全文内容为基础,条分缕析地阐述作者从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第三步是从修辞手法、文章体裁入手,分析文中妙笔生花的精彩之处,为学生展现语言的美感。譬如王昌龄所著的《从军行(其四)》,教师按顺序逐句翻译并为学生讲解,前三句随着意象的丰满与修饰的点缀将边疆风光和战场气势逐渐展现在学生面前,而在最后一句诗人一转吟出豪迈宣言,水到渠成地将战场恢弘和英雄气势融为一体,显得形象生动情景照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对小学语文课堂进行构建,是体现语文教学价值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原有的教育理念,力创基于教育改革的创新途径,以新的方式与教学融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教学方法以及内容进行创新,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让他们有效地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学识储备;同时为学生创建科学的教学氛围,以多样化的手段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推动学生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兰进喜.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1(23):29-30.

  [2]刘小兰,李一萍.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阳光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20(35):73-74.

  [3]梁萍.阅读、感悟、积累——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J]. 新教育,2020(20):9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