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财务成本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 发布时间:2024-01-24 21:04

  杨敏

  (江苏华盛锂电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635)

  【内容摘要】在我国的产业体系中,制造业扮演了重要角色。总体看来,众多制造业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的。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制造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在制造业运营管理实践中,成本管理是关键。但事实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制造业很难达到优秀的财务成本管理效果。因此,制造业应秉承降本增效的理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全面考虑所有因素,采取有效的策略优化财务成本管理,以实现持久的良性发展。本文对制造业的财务成本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优化制造业的财务成本管理策略,希望对制造业企业在执行财务成本管理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制造业公司;财务成本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成本控制是传统制造业公司生存、发展和创造价值的关键,也是公司管理的核心。就目前我国的发展阶段而言,实体经济占据很大的比例,其中制造业的发展能起到稳定经济增长的强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演变,实体经济的成本费用持续增长,制造业公司的利润水平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为此,公司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从源头上降低成本,以此提高经济效益。管理会计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它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公司要在市场中立足,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产品生产成本进行科学管理,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引入管理会计。

  一、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一)延后的外部信息搜集

  人们的物质生活保障以及消费需求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进步及国民经济连续增长的背景下,展现出多样化趋势。这就对制造业企业提出了一个挑战,即提供多样化和差异化的产品以适应市场。然而,由于目标成本的确定性,这些定制化产品虽然可以量化成本,但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在传统营销体系中,市场部门在收集信息时,主要针对的是现有客户群,因此反映的产品偏好往往存在滞后性,对外部信息缺乏预见性和动态理解。如果仅以机械方式生产现有产品,那么生产出的产品就会滞后于市场需求,导致沉没成本的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二)成本管理方法过时

  一些制造业公司过于注重财务预算编制,却在业务层面上缺乏充足的支持力度。公司的财务部负责预算编制,但由于业务与财务的信息整合程度不高,预算往往以增量预算方式,无法确保预算实施的科学性。即使制造业公司已经开始建立规范的管理流程,但仍未实现财务和业务的有效融合。许多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有误,错误地认为只要降低成本就能获得更大利润。他们主要依赖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如减少和控制明显的材料费用,将节省成本视为利润源,将降低原材料采购价格视为重要领域。传统的成本管理只关注生产成本,核算范围有限,通常只涉及财务部门和管理层。

  (三)不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很多制造业公司还没有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这导致成本管理手段无法有效执行,产品生产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材料领用流程,无法按照定额领用材料。各部门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有较大偏差,无法验证实际成本的合理性。仓库部门缺乏合适的库存管理系统,导致库存损坏、变质和损失等问题。此外,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会导致公司内部各部门的责任边界模糊,成本分配不合理,影响公司的绩效评估标准公平性,进而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四)成本控制意识弱

  企业管理者在成本控制方面没有做出长期规划,没有建立完善的智能信息平台以增强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没有引进高质量的成本管理人才,也没有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加强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企业对成本控制考核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者过于注重销售业绩的考核,而在绩效考核中,成本考核的比重过低,无法充分激发员工对成本控制的重视和积极性。

  (五)新产品研发成本过高

  制造业企业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中往往忽视研发成本。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大多数研发过程中的支出会被直接列为费用,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年度利润,只有符合资本化标准的支出才会被资本化。研发成本是最难控制的成本,并且直接影响产品的实际成本。对于在同一领域进行研发的同质制造企业来说,细微的差异也会在未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而研发方向的正确与否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影响企业的发展。

  二、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优化策略

  (一)构建跨部门合作并实施成本控制策略

  要解决制造业各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协作的难题,最佳方案是构建跨职能部门的协作模式。首先,需要基于组织结构,由总经理对所有职能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以保证信息的畅通和协同,增强各部门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协作精神。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实现制造业的长远利益,需要设立成本控制目标团队,由此来推动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激励制度,让员工更积极地参与到成本控制的工作中来。在制定成本控制方案时,需要以可控成本原则和责任制为导向。在产品投产前,财务管理部门应结合市场调研数据以及企业生产管理部门提供的成本数据,对成本进行严谨和科学的预测和控制。在产品生产期间,生产管理部门需联合技术支持部门,充分考虑生产技术和条件,对成本方案的实施性进行深度分析。他们需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动态的成本控制和优化,以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最优化的成本控制。同时,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实行动态成本监控,根据生产进度和实际成本情况,及时调整成本预算方案。这样,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成本超支情况,避免因成本失控而导致的企业损失。因此,通过构建跨职能部门的协作模式并实施成本控制策略,有效地提高制造业的经营效率和利润水平。

  (二)对成本进行全面分析,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在运营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并非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务,而是涉及全公司所有业务领域的重要工作。成本控制需要从产品设计开始就引入,一直跟踪至产品生命周期的结束。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以及财务等各部门间需要明确职责与协作接口,只有当各环节都在执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时,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策略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深入的市场消费者调研和同类产品分析,以找出能长期提升公司利润的销售价格,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在确定产品售价的同时,还需要对产品的成本进行深度分析。这就需要根据产品类型和各组成部分,实行目标成本的细化,针对每个部分的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只有清楚地知道每一环节的成本状况,才能有效地调整和优化整体的成本结构,以此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中,财务部门需要依据市场分析数据及生产管理部门提供的生产数据来预算产品成本,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产品成本计划。同时,财务部门需将成本计划提供给生产管理部门,并要求其结合生产技术和设备等要素,与技术支持部门协同,确认是否能从技术角度实现成本计划。此外,财务部门还需与采购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确定当前的原材料采购成本能否支撑生产计划。只有当所有部门都能在成本控制上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全面、有效的成本控制,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优化与执行成本管理策略

  企业首先需提升存货和采购销售库存策略,进一步完善采购和运输流程,避免过度采购,减少库存成本,同时,力图减少销售订单调整的次数,避免资源的消耗过度;接着,改善设备的管理方式,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最后,优化岗位与机构的布局,通过简化方式保持公司内部的有效分工,削减无需的人力成本,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第四,需要强化常规的成本管理以及重要活动的专项成本管理,实行全程的成本管理以达成产品成本的合理分配。第五,应该定时发布标准成本信息,合理地设立人力资源定额,通过实施定额管理和全面预算策略以推动成本管理的精准化。

  落实精确化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实行责任制,全面分析公司各个部门和职位的工作,让具体职位和责任人明确精确化管理目标。然后,设立严格的量化评价策略,将管理目标与目标实现的程度进行精细的比较,通过量化的方法导出结果。在此之上,制定严格的奖励与处罚制度。最终,搭建全面的公司监管机构,贯彻相关职责,并明确了每个管理层次的监控职责,依照对应的策略实施奖惩,从而更好地执行财务成本的精确化管理工作。

  (四)融合业财优化

  企业应着力于业财融合优化,把订单管理作为突破口,对成本进行有效约束。签订产品合约后,企业的财务单位应以合约为基础,生成订单号并传递给生产调度部门,借助财务和生产管理两部门的有效协同和配合,根据订单制订全年计划,制定合适的订单预算。在构建订单预算时,需要深化至各个生产环节,具体化制作成本,并随之设计预算详细表。生产调度部门应以订单预算为依赖,科学建立产入投入计划并有效推行,着重考察关键因素如破坏性测试、工序合格率等,减少半成品的库存,科学生成投入产出表,并传递至工厂和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应运用定量计算方法,设立合理的采购计划,对各种损耗给予充分关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采购计划,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进行。在成本控制中,优质的数据处理可以协助决策者做出更准确、更适当的决定。基于此,公司可以考虑在数据中心平台的基础上实施数据可视化管理,以更直接、更丰富、更及时、更明确的方式为决策者提供标准化数据,协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业财融合。

  (五)合理构建环境会计体系

  对制造业企业而言,急需构建一个基于环境会计的体系,企业可以运用环境会计的相关理论,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和效益核算方式,制定适当的环境会计核算报告,将环保投入与产出进行数字化。这不仅使得企业更直观地了解环保投入的相关状况,同时管理层也可以将这些数据与其它财务数据进行有效整合,设立一个结合环境会计相关指标的业绩评估体系,并利用环境会计信息做出融资、投资等决策。以环境成本为例,需在现有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应用环境会计理论进行核算,核算过程需考虑过去的资本减值、现在的支出及预计的未来支出。传统财务报告展示了货币资金、实务资产与货币资金的转换过程,反映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而环境财务报告在此基础上,展示了自然资源与企业价值的相互转换过程,反映企业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价值创造,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结语

  在我国的生产制造业发展进程中,控制成本已经演变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发展策略。为了确保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实现最大的财务效益,需要在生产流程中实行科学化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在执行财务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制造业企业需要刷新工作观念,对标准化成本管理、重要成本管理以及成本归纳分配进行改进,构建并完善财务成本管理机制等策略来优化成本管理,从而提升财务成本管理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鲁智勇.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产品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J]. 冶金财会,2022,41(10):35-37.

  [2] 周春梅. 大数据时代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 以制造产业为例[J]. 中国产经,2021(4):183-184.

  [3] 李佳儒. 大数据背景下的制造产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问题及应对[J]. 上海商业,2022(2):40-42.

  [4] 贺然. 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优化途径[J]. 市场观察,2019(10):45

  [5] 杨萍. 机械制造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优化研究[J]. 大众投资指南,2019(21):111+113

  (编辑/ 王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