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路径初探
- 来源:父母课堂教育学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联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1-31 20:51
胡小飞
(德州市乐陵市阜昌中学 253600)
摘要:互联网+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个学科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带来了契机。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构建互联网课堂,是顺应当前教学质量发展的趋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教师不但要拥有完善的知识链条,还必须掌握一些科技工具,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育,使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新兴科技对于教育的正面影响,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方面,利用互联网形式,可以拓展出课文中不能完全展现的知识内容,进而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知识的拓展。
一、结合互联网模式,构建有效的阅读平台
在“互联网+”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一个交互平台与空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对文本阅读内容具有深层次的了解,进而为课堂阅读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安排,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阅读效果,让其在教室里的学习动机得到充分的调动。比如,在进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时,教师可以根据整本书的内容,通过网络技术搜索有关资料,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进而提升学生的集中记忆力。让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对名著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学生观看视频之后,语文教师要进行适宜的引导:这节课我们将阅读一篇名著,请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结合刚才所观看的视频进行有效阅读,完成阅读后,告知老师你在这篇名著中发现了什么?文章的主人翁有哪些遭遇?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当学生完成了自己的阅读以后,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发言,大胆地起身作答,把自己的内心想法给表达出来,不管是对是错,教师均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关的评价,进而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与主动学习。如此便能促进学生拓展思维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阅读之中,进而提升学生在阅读中的效果,也有助于学生自身在语文阅读中的进步。
二、立足“互联网+”,推进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下,既要有更多的形式与内容,又要主动地推动教育方式的创新转型。首先,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在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课余时,还可以进行广泛的阅读,多样化的阅读,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得到明显的提高。借助“互联网+”,也能使学生们主动地开展多种类型的阅读探究,扩大了他们的阅读欣赏途径,让其能够在课余时,主动地推动线上互动,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在“互联网+”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提倡学生勇于表达个人的认识与见解,而不是只是一味地阅读;要让每个学生的意见都能被倾听和尊重,进而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对语文阅读的参与度。在交互中,教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突破了教室的单向束缚。教师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在给定的话题下,给予学生独立地进行文章的编排,推动类间的交流,把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技能进行有效转移。尤其是在某些名著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整理文章中的人物关系、线索、事件,进而让学生能够进行思维导图、脉络结构图等构建,最终促进学生具有足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
三、借助互联网,让语文阅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初中语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为将来的语文文化素养奠定基础,因此,如果只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那是远远不能满足的。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教材文本,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进而丰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难以同时兼顾二者,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改变。而网络的出现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便利。在日常教学工作结束之后,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们收集与教材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并将一些经典作品或课外书籍推荐于学生。如果课堂时间许可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把课外阅读材料带入到语文教学中;如若不允许,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行进行有关文章的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和读书心得,进而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资源以及拓展知识层面,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初中语文在进行《列夫·托尔斯泰》这一课时阅读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了解茨威格和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了解文章中的主题内容与要学习的精神,进而让学生对其产生敬佩之心。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索茨威格的一些杰出作品,例如《罗曼·罗兰》、《狼子野心》、《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三作家》、《成功的秘诀》等,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课余时间阅读,或者引导学生自行在网络上寻找与其相关的文章,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展开阅读,学生通过对课外名著的阅读能够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也有助于学生拓展思想与丰富自身的知识量。
四、巧用互联网,拓展学生新思维
“互联网+”技术给予了人们较多的信息资源,语文阅读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与课本,还要进行课外有效阅读。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现代化的科技仪器来搜寻大量的课程资料与课外资源。比如,初中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九一八事变”,于是,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篇文章的主题进行有关“九一八事变”资料的搜索,让学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和理解,更好地感受到鲁迅在当时的心情,体会到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憎恨与无助。通过此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深层次的含义,促进学生的辨识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知能力,从而拓展学生的新思维。
结论
在如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其给予了语文阅读教学新方式,因此,语文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灵活运用新科技,将互联网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让语文阅读变得多样性与趣味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进而提高学生主体的阅读热情,建立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滕祖霞."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路径[J].中国新通信,2021,23(2):184-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