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业创新如何结出丰收之“果”?

  • 来源:四川省情
  • 关键字:成都,农业,创新
  • 发布时间:2024-02-02 13:33

  文/丁亮朱丽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成都突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三大核心能力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

  科技助农,成效显

  科技创新载体优势明显

  近年来,成都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基础研究能力、技术应用水平,创新载体优势明显。建成西部唯一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成功引进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入驻科研团队20余支;创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速推进。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天府现代种业园区、天府农博园等创新载体,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98个、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219个。产学研融合平台持续加快。成功打造成都服务全川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与四川省农科院合作,推进邛崃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科研机构实力明显增强。集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等13 家农业科研院所, 获得国家级、部省级各类成果奖项40 余项,其中10 项农业科技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农业科技企业不断壮大。截至2022 年,全市持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发展到120 家,数量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二。其中,1 家企业入选全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名单,1 家入选国家级龙头企业名单。种业科研实力优势明显。深入推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和现代种业建圈强链行动,杂交水稻、油菜等品种选育创新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建成西南最大的育种科研基地,拥有育种科研机构约50 家,建成标准化水稻、小麦、玉米制种基地10 万亩。

  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充裕

  截至2022 年, 全市拥有高校64 所, 占全省51%, 其中“ 双一流”高校达8 所。通过实施“蓉漂计划”,累计引进超过900 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拥有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水稻种质改良与创新利用”等农业科创团队。此外,成都出台深化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十条措施,发展壮大农业职业经理人和高素质农民队伍,2022 年全市持证农业职业经理人达2.04 万人,较上年增长10.9%。

  科技装备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成都持续开展农机购置市级累加补贴,有序推进新机具新技术示范建设,农业生产进入了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截至2023 年3 月,全市拥有农机合作社280 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 家、省级示范社19 家, 省级“ 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共13 家。先后有11 个区(市) 县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22 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420 余万千瓦,主要农作物农机化率达到82.5%, 较2017 年提升11.5 个百分点。

  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强化

  建成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成都分中心,截至2022 年,累计举办各类科企对接活动110 场,达成科企合作协议152 项。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自2019 年以来,以“ 专家+企业家+带头人” 等模式,选派农业领域专家209 名,实现所有区(市) 县全覆盖。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36 个,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282个,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98%。全市建成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772 家,托管服务面积约331 万亩,服务小农户超过50 万户。

  体系待完善,转化弱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农业科技管理“政出多门”,导致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等方面存在冲突和矛盾,特别是创新项目的重叠,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影响科技成果向生产环节的转变。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省、市级,县级农业科研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科研人才稀缺,基层推广服务能力薄弱,农业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旧存在。

  涉农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偏弱

  全市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中科研院所和高校占据主体地位,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偏弱。一是企业规模实力较弱。2022 年,全市44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占80.9%,“四上”企业仅196家;全市11510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 涉农企业106 家, 仅占0.9%。二是企业创新活力不足。2022 年,196 家“四上”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仅1.5%,低于全市(3.2%) 1.7 个百分点。其中,66.3% 的“四上”农业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低于1%。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涉农企业缺乏原创型农业创新技术,农机装备研发、农业深加工环节的科技创新能力偏弱。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

  近年来,成都农业科技创新仍存在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匹配、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能力和条件等问题,农业科技产学研转化效率不高,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畅。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落实存在困难,缺乏技术评价体系及市场化评估方式。同时,在应用端农业科技转化成果费用往往较高,农民应用成本增加,影响了农民使用的积极性。

  统筹提升,助力科技成“果”

  加快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强化农业科技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力度,提升农业领域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培养,继续推进农业科技特派员、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型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

  着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着力打造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 加快建立由龙头企业牵头、重大需求场景驱动,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新范式。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鼓励涉农企业牵头参与农业基础研究。创新企业与科研人员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参与企业技术研究, 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协作, 形成稳定利益成果共享机制。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体系,建立一批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培养职业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团队。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农业科技领军企业与科研机构、院校深度联合,持续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围绕产业发展进行技术攻坚,在种子、农药、机械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和推动成果转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