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教育信息化模式构建研究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高校武术教育,信息化,模式
  • 发布时间:2024-03-08 21:39

  黄中伟 惠 啸 何 宇

  基于信息化教育发展战略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访谈法,深入探讨了现代技术在构建信息化武术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情况,旨在着力探索武术教育改革新路径。研究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武术教学中尚未广泛普及,而现行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和环境常受限于传统模式,未能充分适应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为促进武术教育的革新和持续发展,需要构建融合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情境教学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互动教学策略,并拓展远程教学、微课程以及短视频等教学形式。本研究不仅迎合了现代教育发展趋势,也为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动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正不懈地推进教育信息化,旨在通过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缩小区域和城乡之间的数字差距。“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共同探索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共同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这突显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改革和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互动的重要性,强调了构建网络化、数字化、特色化教育的必要性。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是高等教育中实现学科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桥梁。它代表了中华民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历史上,武术教育一直是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石,其武德思想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世界科技水平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下,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高科技与教育的结合,正在满足学生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在大数据战略和大武术观念指导下,武术教育信息化不仅是一种改革趋势,也是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以武术教学为切入点,探讨了武术与信息化技术结合的教育策略,旨在为高等教育中武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深入分析,本文期望为武术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建言献策,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1 高校武术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挑战

  1.1 创新意识缺失:武术教学转型中的教育思维困境

  在高校武术教育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指导思想已逐渐由单一的套路模仿转向实战应用的重视。这种转变并不是对传统套路教学的完全摒弃,而是在保留套路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实战技击的结合与应用。进入21世纪,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探索与新时代技术接轨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武术教学中。当前,在多数高校中,这类技术主要以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流。然而,尽管教学环境由户外转向了更多室内计算机辅助的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尚未达到预期效果。主要问题表现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多媒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我国田径信息化课堂为例,其教学思路较为创新,采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脑中形成动作的视听印象,通过快慢播放直观地掌握整个动作流程,这样的步骤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直观认知。部分田径教师为更快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加了教学步骤,如观看影像、模仿记忆、分解动作讲解、实践练习、录制学生动作、回看并对照标准动作进行自我改进。相比之下,武术技术内容更为复杂,如何借鉴田径信息化教学的成功经验,转变传统武术的教学模式,并提升教学的创新能力,是当前高校武术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1.2 适应性难题:教育资源更新与武术教学同步的需求

  在现代教学中,教学资源包括各种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为课程设计的相关素材,如课件、图片、视频和案例等。然而,当前网络信息化教学在资源利用上面临数个挑战。首先,多数学校所采用的教学素材基本一致,缺乏差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最后,学生将通过多媒体手段对学习的技术动作进行自我评估,识别与标准动作之间的差异,从而达到深层次的学习效果。

  2.3 开发和应用远程武术教育系统

  远程教育系统的发展现已成为教育领域扩展优质资源、推动创新改革、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增强网络互联共享的关键环节。作为一种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教学模式,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桎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在此背景下,建立一个全面的远程武术教育系统显得尤为必要。这一系统应包括在线指导、答疑服务、辅导资源、虚拟课堂、录播教学以及配套的服务器支持,具备在线学习管理、数据资源共享和课程培训等多项功能。通过这一系统,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介入课程,无论学生身在何处,都能够实现与教师的即时在线互动。网络视频系统作为远程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信号传输实现了信息的在线流通。它使得网络教学和现场授课能够同步进行,这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学生可以通过课程软件在任何地点与时间,便捷地接入学校的网络教育平台,并与武术教师进行在线咨询。这种平台满足了学生在各个武术领域,包括拳术、散打、搏击、器械、专项理论和晋段等方面的学习需求。通过实现武术教育的虚拟化,远程教育系统不仅完善了课内外教学的一体化,也为面对面的俱乐部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力补充。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这一模式已经在一些高校中得到应用,并为广大热爱武术的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支持,这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4 构建武术微课教学体系

  (1)微课内容和类型设计为响应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需求,深化微课教学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武术微课的设计应深刻反映武术内容的创新性和多样性,同时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一个完整的武术微课系列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其一,实践部分。这一部分应聚焦于套路和防身格斗技巧,选择简便实用的招数,强调实战格斗知识,实现攻防兼备的训练目标;其二,理论部分。这部分讲述五千年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涵盖古代和近代两个时期的重要发展脉络;其三,影视欣赏部分。这部分精选剪辑国内外经典武打影片,供学生观赏学习;其四,问答部分。这部分包含多个与武术相关的习题,定期更新,帮助学生检验学习成效。这四部分应相互衔接,内容选材需保持新颖,以促进学生兴趣的快速激发。问答部分需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武术微课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录屏型和摄像型。录屏型是利用录屏软件捕捉教师在电脑前讲解武术动作的全过程,主要展示的是文字、声音和图片,以数字多媒体形式录制。摄像型是使用外部录像设备记录教师在现场演示武术技巧的真实过程,向学生提供直观的现身授课体验。

  以上微课内容和类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互动且富有创新性的学习平台,使学生们可以在灵活的在线环境中学习武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微课教学方法的科学设计

  在推进人才发展战略并优化武术学科结构的过程中,科学与实效地探索武术微课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武术微课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教师提供了灵活性,允许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武术微课的教学类型丰富,包括言语传递类、实践练习类、审视观赏类、探究钻研类和直觉感官类。言语传递类是侧重于口头讲解武术理论知识;实践练习类是通过实际动作的练习加深理解和技能;审视观赏类是利用视频等素材审视武术的美学和技巧;探究钻研类是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武术的各个方面;直觉感官类是通过感官体验来学习武术。

  相应的方法选择包括讲解法、提问法、训练法、表演法、自学法、协作法和展示法。讲解法适用于对武术知识点的基础介绍;提问法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武术知识的问答;训练法是指导学生对武术技术动作进行重复练习;表演法是通过示范表演来展示武术技巧;自学法是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索;协作法是小组或团体合作学习,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展示法是举例说明或展示相关实物,加深理解。在这些方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的目标是使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武术相关概念、检验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终身习武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习动机、培育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整体的学习合力和团队协作、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洞察力。

  通过综合应用上述教学类型和方法,武术微课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学习体验,不仅涵盖武术的技术和文化,还包括个人发展和团队合作的各个方面。

  (3)微课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

  构建一个创新驱动的武术微课评价体系是关键,这不仅是推进高校教学人才考核指标具体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建立新世纪高素质武术教师队伍的必要条件。公开且透明的评价机制能够为教师提供宝贵的反馈,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微课学习平台上,学生提供的真实评价反映了教师的业务水平。评价内容应广泛而全面,允许学生在每次课程结束后通过填写评价表格来综合评估教师的教学。学生应在评价表格中给出各项指标的得分,并在反馈意见及改进建议区域详细描述个人或集体听课的体验。这种直接的学生反馈对于教师识别并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至关重要。评价体系的类别和具体项目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能力和页面设计。教学方法是评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吸引力以及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方面的效果;教学过程是评价课程结构的合理性,是否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能力是包括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语言表达的清晰度、知识传授的广度及教学效果;页面设计是涉及多媒体元素的质量,如音质、清晰度、情境感染力以及字幕、PPT、背景音乐和图文配合的效果。

  对每一个类别和项目都应设定相应的分值,并在评价结束后,根据所得分数给出实际的评价结果。这种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全面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且也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自我提升。

  (4)教学策略的优化设计

  ①系列化微课程的整体结构设计

  武术教学的连贯性要求每个套路的讲授涵盖多个课时,覆盖广泛的知识点。例如,一个初级长拳教程可能包括一路、二路和三路等内容;而基本功教程则可能涵盖手型、手法、步型、步法以及直摆腿法和屈伸腿法等。这些内容在武术微课设计中应当互相串联、相互补充。针对这种需求,武术微课程应采用模块化的分支程序结构,例如,一套杨氏太极拳微课可能细分为基本功、不同式太极拳、太极剑等多个子课程。通过这样的结构,学生可以选择性地进入微课平台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或者按照既定顺序循序渐进地学习整套课程。

  ②增强多媒体技术的感染力

  多媒体技术作为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产物,通过结合文字、视频、图像和音频等素材,为制作精良的武术微课程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供了基础。具体包括教学情境的创建、教学内容的呈现以及检验和小结环节三个关键点。教学情境的创建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吸引人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新颖的视听体验。例如,在微课开始时,选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背景,并配上古筝等传统乐器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雅致的学习氛围;教学内容呈现时PPT 排版需简洁有序,底色避免花哨,字体统一使用易于阅读的样式,动作解释配以清晰的图片和语音说明。在展示关键动作时,音乐应暂停,以便学生集中注意力。页面背景图像可以适时更换,以展现不同的武术风格;检验和小结环节是重新开启背景音乐,播放舒缓的传统乐曲,同时以大字号文本形式提出问题,通过小动画或图片,增强学习体验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在小结部分,教师可运用多种演示手段,如PPT或其他软件工具,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的细致设计,可以确保武术微课不仅在技术传授上具有专业性,而且在文化传播与感染力上同样出色,为学生提供一种富有成效和愉悦感的学习经历。

  3 结论

  构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的教育体系成为实施人才优先战略的关键。将科技创新置于教育全局发展的核心,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对于实现高质量数字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与共享至关重要。在武术教学领域中,当前的挑战包括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足的教学资源以及僵化的教师角色。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确立启发式情境教学的核心地位,深化远程教育体系的改革,并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合作模式。通过精确对接多媒体信息化平台,可以促进有利于武术现代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形成。武术微课教学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校园内的武术爱好者,并对武术运动的社会推广起到积极作用。将创新放在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完善微课教学体系是创建一个科学、开放、共享、绿色、繁荣的习武生态环境的基础。因此,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武术科技教育框架对于持续弘扬尊武重德的民族精神,汇聚源自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伟力,显得尤为重要。未来的武术教育应持续探索与科技融合的新路径,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内容,以赋予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新的生命力。

  本文系2 0 2 2 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研究” (SJGY20220443)。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