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韧性”——专访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岱宗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城市,韧性,可持续发展
  • 发布时间:2024-03-09 16:13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简宏妮 编辑顾佳贇

  城市韧性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阶段和表象领域,没有韧性城市的构建,城市发展就不可持续。

  2024年2月初,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等地出现雨雪冰冻天气。我国中东部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和其他地区的大风、大雾天气,对春节出行、城市运行、电力通信设施等造成较大影响。以湖北武汉为例,截至2月3日上午,武汉159趟列车停运,部分列车出现晚点。武汉铁路发布提醒:“请勿贸然前往火车站”。

  近年来,伴随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各地极端天气灾害对城市安全和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加强各类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的韧性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应对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各种风险的免疫力、抵御力、适应力、恢复力,维持城市动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大城市政府共同追求的治理目标。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韧性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国内超大城市,在地方“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纷纷明确提出打造“安全韧性城市”的目标,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成效显著。

  如何定义“韧性城市”?其建设和治理的痛点是什么?除了应对洪灾,城市的韧性议题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近日,《瞭望东方周刊》专访了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

  “韧性城市”与“可持续城市”互惠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知道韧性城市是在海绵城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建设韧性城市,是一个更宽更广的概念,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定义韧性城市?它和海绵城市、可持续城市有什么关系?

  刘岱宗:海绵城市相对来说范围最窄,指的是短期战术性的应对洪水挑战。

  韧性城市比海绵城市的范围要大得多,是指城市遭受到各方面的打击后,会很快恢复到原状,就像弹簧一样。这些打击除了暴雪、洪水在内的极端气候的打击,还包括恐怖袭击、基础设施问题(例如2022年夏天四川省缺电)、粮食短缺和食品安全、社会性冲突等等。对城市来说,韧性城市是防守性、保护性的概念,也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可持续城市又是比韧性城市范围更广的一个概念,是指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具有更高生活质量和更好环境的城市。

  由此可见,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和可持续城市是逐渐递进的关系。或者说,可持续发展和韧性城市是互惠的关系,城市韧性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阶段和表象领域,没有韧性城市的构建,城市发展就不可持续。

  “韧性城市”应对长期挑战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看到,在遇到极端天气等风险时,不少城市还是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发生交通瘫痪甚至人员伤亡事故。你认为目前建设韧性城市的痛点是什么?

  刘岱宗:韧性城市所面临的第一个宏观痛点,是如何在存量空间里讨论城市的韧性。结合我国城镇化的大趋势,已经从扩张型变成更新型。中国现在城镇化率已超过65%,以往大家认为海绵城市很多集中在新城区,但核心问题是老城区的增量已经越来越有限,土地空间的减少,意味着城市要从建设转向经营,要在现有情况下进行修补、更新、改造,而不是新建和重建。

  第二个痛点就是需要系统性思维和好的顶层设计。城市更新主要分为四大类:历史文化城区、工业遗产、老旧小区改造和乡村。在这四大类中,前两项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不论是通过文旅还是其他方式,可以以市场化的运作,来反哺更新的成本。而涉及老旧小区和乡村的更新改造,则相对更难。我们缺乏的不是一些“技术”的东西——譬如防热层、保温层、城市农场、绿植等等,我们缺乏的是建立一个全社会能参与进来的市场机制。通过这个机制,能调动一切社会的力量,将韧性城市的建设融进去,形成一个良性而顺畅的自循环系统。韧性城市是需要全社会一起参与的,不只是水利部门,市政交通、建筑师都要参与进来。科技公司也可以做许多事。从全球范围看,比如谷歌做了洪水的地图,通过大数据分析看城市的哪里比较容易积水。

  《瞭望东方周刊》:当暴雪、洪水、高温、雾霾等极端天气来临时,涉及城区和郊区以及上下游城市、相邻城市之间抵御灾害和救援工作的协调联动,对韧性城市建设来说,区域协调方面有什么样的挑战?

  刘岱宗:城区是人口密度最高、资产最多的地方,当面临灾难时,保护好人口和资产是一个核心任务。但另一方面,所有的韧性问题,都不是一个局部的问题,韧性问题也不能按照行政区划来解决。不论是暴雪、洪水,还是空气污染,都不可能只影响上游,不影响下游,只影响这个城市,不影响相邻的城市,这就需要我们建立非常高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在这个机制里面,不仅包含了人员、资金的协调运转,也包含了市场化的运作。例如,以长江流域为例,由一些经济实力强的下游城市建立韧性城市投资基金,不仅应该投资下游城市自身的韧性解决方案,更应该投资涉及流域上游和中游的其他城市,这样就能以成本收益最大的角度来投资建设项目,而不仅仅以行政边界。

  总而言之,韧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不仅要有顶层设计和市场机制,而且必须加强区域协调,才能应对长期挑战。

  韧性城市的交通议题

  《瞭望东方周刊》:交通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在韧性城市中,交通的作用如何体现?

  刘岱宗:在韧性城市中,交通是血液。交通和很多韧性议题相关,比如暴发洪水的时候,把抗险救灾的人员运送到灾区,把老百姓送出来;暴发疫情的时候,把物资运进疫区;暴雪天气出现的时候,如何保证城市的运转,好的交通是一个关键的解决方案。

  另外,交通又是韧性问题的“麻烦制造者”。比如空气污染物,与交通工具排放有密切关系,还有城市里的热岛效应,也是因为用于交通道路的混凝土硬化路面,将热量返回空间。

  从解决方案来讲,交通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需要保证道路通行的韧性可能性。这又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物资的通畅,比如在极端天气来临时,如何保证物资的运输。在地铁、桥梁等遭遇损害时,交通如何来承担韧性功能。以青岛为例,它是一个上坡路段很多的城市,在雨雪天气时,如何保证货运通行?第二,人口的韧性,当自然灾害或战争来临时,人的通行也是交通需要考虑的。比如现在有些城市建立的自行车道、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也是充分考虑到了譬如遭遇能源短缺这一因素。

  从“麻烦制造者”角度,首先,交通拥堵主要是小汽车造成的,我们在道路设计、交通治理等方面,就需要充分考虑这个问题。尽量使用公共交通系统,减少拥堵。其次,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油货车,我们就需要推动货运车辆的电动化或氢能源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另外一个韧性就是交通安全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哪些城市做得比较好?结合这些城市案例,可以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什么?

  刘岱宗:绿色出行方面,北京的自行车交通建设做得比较好,亮点突出,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暂时未形成完整系统性,未来可以在全局、系统性方面做出更多尝试和探索。绿色交通系统方面,深圳是全球首个实现公交车全面电动化的城市。总体而言,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等超大城市都做得相对较好,有很多经验。

  另外就是一些旅游城市,像厦门、青岛、珠海、成都等,他们为了应对大量的人口涌入,在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人的出行,设计更人性化。

  安全应急保障方面,面对自然灾害,国内城市的短期应对已经建立了日趋成熟的机制。目前的挑战在于灾后恢复的长期性、系统性,韧性城市的建设时间长、范围广,我们必须在规划方面,增强长期性的灾后恢复措施。以极端雨雪天气为例,如果我们想打造可以从极端雨雪天气中快速恢复的韧性城市,就应该分两块:一个是短期应对的、战术性的,这一部分交给应急减灾部门。另一个还应该有长期的、战略性的措施,在道路、交通运行、建筑、生活方式等等方面作出根本性改变。

  提高治理效能

  《瞭望东方周刊》:提高城市的韧性,除了建设,治理效能也非常重要,你认为治理的核心是什么?能否分享全球范围内的经典案例?

  刘岱宗:如前所述,韧性城市的建设最重要就是发挥市场机制,建立一个高效的全社会参与机制,这些都是治理效能的体现。韧性城市作为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有良好的顶层设计,在城市层面进行统一领导、整体设计,实现“韧性城市建设制度化”。比如,纽约设立了专门的“城市韧性建设办公室”“应对气候变化城市委员会”等机构,确保韧性理念在不同类型规划、不同部门之间的一致性与延续性。伦敦从2002年开始每年举办“伦敦韧性峰会”,并逐步探索建立了一套以“伦敦韧性峰会”为中心,包括伦敦地区韧性项目委员会、风险顾问小组,韧性工作组、消防和应急规划局,地方韧性论坛和市区韧性论坛等7个不同性质机构在内的城市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提高城市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