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上“附近”生活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年轻人,“附近”,生活
  • 发布时间:2024-03-09 16:14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李晓婷 编辑覃柳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恍然发现,自己依然需要那些微小、温暖、闪光的“附近”。

  花一整天时间在公园、集市、菜市场里Citywalk(城市漫步);和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搭子”一起旅游看剧;放着高评分外卖不吃非要尝尝低分店铺……这两年,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悄然生变。

  有人不解,现在年轻人怎么越来越难理解了?其实,看似叛逆不羁的年轻人正在通过重觅“附近”,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与感知力。

  “附近的消失”,是人类学家项飙在思考中国青年问题时提出来的。它是指在原子化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抽象概念和原则理解世界,而不是通过自身对周边的感知来认识世界。项飙认为,青年人中存在的矛盾感和无力感,与这种对“附近”感知能力的丧失息息相关。

  那些构成传统“附近”的元素——邻里的亲密交往、社区的集体生活,正在淡出人们的生活画面,面对日益疏离的人际关系、提不起兴趣的周末、被失眠和暴食问题困扰的自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恍然发现,自己依然需要那些微小、温暖、闪光的“附近”。

  重塑城市生活空间

  走进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的民主村,居民楼穿上了“新衣”,年轻人流连于老牌美食店与新派潮品店,三五成群的老居民坐在新潮别致的街心花园晒太阳。

  民主村是原重庆建设厂的家属区,属于典型的“一厂一村”型老社区,随着建设厂搬迁,小区内配套不足、功能缺失、环境脏乱、产业凌乱等问题日益凸显。当地改造更新民主村,在完善社区硬件设施的同时,重塑了功能分区和产业业态。一个充满老重庆记忆与时尚感的老社区成为年轻人理想的“附近”。

  在民主村综合市场,年轻人卢千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创业者的创意小空间开业了。卢千的首次出摊方式是在民主村搞了一场小型演奏会,架子鼓、电吉他、咖啡、潮流青年、时尚音乐……不少老居民随着音乐起舞。

  一个健全且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也是一个不断丰富人们“附近”内容的社会。重建城市生活空间,是重塑“附近”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一种尝试。

  商务部等13部门研究制定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开,推动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作为广州市增城区首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在荔城街金竹社区为居民打造的家门口“幸福圈”里,有业态丰富的商业广场,有步行可达的卫生服务中心、幼儿园,以及十字路口旁的园林公园、博物馆、图书馆,沿街散布的药店、影院等,基本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文娱所需。

  构建公园社区、艺术街区也是一种尝试。

  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街道下涧槽社区,从一个企业老旧生活区摇身变为“公园社区”,这里打造了机车公园、艺展中心、四季花园、邻里月台等34处休闲空间。

  在南京南艺后街·鼓楼水岸艺术街区,餐厅、啤酒屋也是画廊、艺术馆,移动花车、特色花箱装点环境,街头艺术课堂就地开讲;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的“发呆区”里,师生可远眺遐思、谈话交流、自由走动、饮食休憩。越来越多的城市更新和设计中融入了“附近”的理念。

  需要“附近”的不仅仅是年轻人。对儿童来说,“附近”要有地方玩耍、阅读、休闲。对老人来讲,他的“附近”应包括完善的养老体系和“15分钟生活圈”。对家庭来说,“附近”要考虑是否有能够玩乐一整天的城市花园、公园、乐园,让人们在繁杂的家庭事务和工作中找到身边的乐趣……

  于是,“共享妈妈”在川渝、上海等地兴起,帮青年人解决“孩子下午4点半放学后怎么办”的问题,社区养老在一线城市火热开展……一桩桩一件件,城市治理能力与智慧在创新中提升。

  建立与真实生活联系

  当你点了一份外卖,外卖小哥迟到五分钟,你是焦急地思考为什么还没送到,还是在担心他有没有超速、是否因工作不顺心情低落?大部分消费者可能都是前者,因为在以分秒为价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经不起等待。

  这被项飙称为“时间的暴政”。在“时间的暴政”中,人们越来越难感受那些看似显而易见的“附近”。在项飙看来,“附近”的消失折射了现代城市生活功能性过剩、生态性不足的现状。要重构“附近”,首先得看到不同的人们,看到那些被折叠起来的人际边界。用生态的角度看,去欣赏每一段关系在关系网络里独特的位置和作用。

  “00后”职场新人孙喻伟在等待中找到了新的乐趣。打开他的外卖软件,一段段与外卖小哥的对话让人忍俊不禁:听外卖小哥抱怨店家为什么出餐慢;看外卖小哥专门发来的等待超长红灯的视频;空闲时聊起哪家外卖更干净。

  最近,一部名为《年会不能停!》的电影戳中了“打工人”脆弱敏感的心。30岁的员工小严看完电影后第一次产生了裸辞的念头。“花两个星期排了节目,工作要加班,年会什么奖都没抽到。”小严说,其实他无法忍受的是越来越麻木、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家打游戏的自己。

  更多和小严一样的年轻人找到了自己的调整方式:辞职做小红书探店博主;拿工作多年的积蓄痛快来一场全球之旅;从金融行业离开,回家种田、看不一样的风景……有的年轻人选择“退出”困境,重新找寻缓解焦虑与孤独的方法。

  一些年轻人则选择积极对抗生活的不确定性,通过重新感知“附近”,找回生活的感知力。所以,Citywalk火了,逛菜市场又成年轻人的新爱好,“下完班、上夜校”的夜生活方式出圈了。

  “大家工作压力都不小,难免会产生焦虑,需要一些能让心灵沉淀下来的事情,在夜校学艺或许就是一个有效方式。”29岁的夜校学员杨旭说。

  “高竞争”“高成本”的风险社会中,夜校是年轻人走进“附近”的一种低成本尝试。很多年轻人走进夜校,相比学艺,更多的是为了舒展心灵、释放情感,在与夜校同窗的交流中习得新视野,得到认同和支撑。

  找“搭子”也是如此。一项基于3136份样本的“搭子”社交调研显示,每4个“00后”中就有一人有“搭子”。去年“十一”,来自福建的小郑和她的“旅行搭子”一起度过,“我的搭子都是流动的,有读书搭子、减肥搭子、饭搭子,大家可自由退出和进入,这样的交往更加轻松。”

  对于“社恐”年轻人来说,“搭子”无疑是年轻人探索生活生态性,建立与生活真实联系的一个桥梁,“搭子们”互为桥梁,互相观察,探索开启一段新关系的可能性。

  延伸心理“附近”

  近日,由Soul App发布的《2024年社交趋势洞察报告》显示,重建“附近”的努力不仅在线下,在社交媒体时代,赛博空间给予年轻人建立多元社交网络的可能,借此打造可以互动交流的场景与空间,与现实“附近”相互补充。

  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如今的抖音、小红书,年轻人以群体身份积极参加线上社群活动,寻找认同、明确自我坐标,延伸心理“附近”。

  年轻人通过区分i人、e人划出两大阵营,乐此不疲地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各类人格类型。相比于i人,e人更外向;相比于e人,i人在网络上更加活跃。通过i、e之分,年轻人找到了线上社群认同的锚点。

  不管你是喜欢织毛衣、拍胶片、夜跑、喝咖啡,还是喜欢“发疯”、抬杠、唠嗑,都能在社交平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社群。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教授黄卫平认为,线上社交平台可以在整合需求和资源的前提下,让地理意义的“附近”转化为数字意义的“附近”,以情感之绳、关系之网将原子化的人们连接起来。作为追求兴趣共振的线上社交平台,也承担着重建线上附近的功能。

  如今,线上社群日渐显性化、线下化,社群关系进一步转变为现实的“附近”。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i人和e人聚会开得火热,线上的群聚转为线下的见面。二次元、汉服、洛丽塔、塔罗牌等青年社群也走入现实,自信展示社群特色和自我魅力,甚至一些青年社群将汉服国潮之风引去海外。

  针对年轻人社群活动的需求,不同城市也各出奇招。

  河南卫视系列节目火爆全网后,洛邑古城作为穿越之旅的首站迅速出圈。洛邑古城趁势推出了唐“潮”集市,古色古香的古城街市,真人古装NPC角色(非玩家角色)扮演,洛邑古城迅速成为汉服圈的“必到之处”;成都搭建线上线下平台拓宽青年参与城市生活的路径,围绕青年行为特点和社交模式开发了一批青年需要、青年热衷、青年欢迎的社交活动……

  人与每一刻的“附近”都在产生关系,每一刻的“附近”都值得用生命感知。项飙在一场对谈中说道,人不能等对生活有了全面判断之后再去生活,关键是在当下给定的条件下,不让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丧失。重建“附近”,就是一个现实的、很小的突破口。

  (实习生吴慧贤对此文亦有贡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