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实践研究
- 来源:父母课堂教育学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班主任,管理工作,德育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3-29 19:57
阚丁丁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223200)
摘要:作为教育的基石,德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这一特殊的教育环境中,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对于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与深度渗透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责任。本文旨在探讨班主任在高职院校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如何将德育教育理念融入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职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职;班主任;管理工作;德育教育
引言: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职业道德建设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深入探讨高职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实践,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题班会: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
班主任在策划主题班会时,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参与度,确保学生在班会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承担起班会的主讲角色,通过发言来探讨德育相关的话题。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增强他们对德育教育内容的认同感。为了使德育教育在班会中得到更好的体现,班主任应设计互动性强、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包括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经验、观点交流以及集体探讨社会现象,使德育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交流中深化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并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应用德育原则。此外,班主任还需要精心准备班会内容,可以涉及当前社会热点、人生规划等多方面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教师以人生规划为主题组织班会,可以邀请行业专家或者成功校友分享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规划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制定个人的长期目标。此外,班会上还可以设置一个“模拟面试”环节,模拟真实的职场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同时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面试技巧。通过这种以人生规划为主题的班会,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职业世界,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出更为合理的规划,同时在德育教育中获得实际的成长。
二、双线发展:专业教育与德育融合
教师应当实现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在专业教育中自然地渗透德育元素,使德育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相辅相成。班主任可以通过设计与专业相关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并实践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和个人品质的培养。具体而言,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德育元素,比如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入相关的职业道德案例分析,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理解并认同行业的道德规范。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与专业相关的德育主题讲座,邀请行业专家来分享他们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见解,以此启发学生的思考。班主任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将德育教育的理念与实际行动相结合。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能在服务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此外,班主任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鼓励他们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以及如何将所学专业知识与个人品德相结合,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通过这种方式,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可以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榜样力量:强化德育的核心机制
班主任在树立榜样时,应注重榜样的选择与培养,使其成为学生的激励者。优化榜样的选择关键在于找到能够激励同学们的个体,如选举具有优秀品德和学习成绩的班干部。通过自荐、提名和民主投票的方式选择班干部,不仅保证榜样的公正性,也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同感。班主任还需要对班干部进行综合评估,确保他们能够在德育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一旦选定,班干部可以与班主任协作,参与班级管理,这不仅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也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同时,班干部的积极表现也能够鼓励其他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设立“德育星”等荣誉称号,用以奖励在德育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这种奖励机制不仅能够激励学生遵守纪律,还能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展现良好的品行。对于在志愿服务、学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等场合公开表彰他们,以此激发其他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这些措施,班主任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鼓励他们自我提升,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四、教师觉醒:德育意识的提升路径
教师应当增强自身的德育意识并切实履行教育职责。这要求班主任不仅理解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还需主动将德育理念融入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为此,班主任应深入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他们的实际发展阶段,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工作计划。这个计划应包括具体的德育目标、方法和评估机制,确保德育活动既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班主任还应主动学习新的德育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技巧。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和教师交流活动,班主任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教育能力。同时,班主任还应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应将德育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到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道德标准的人。在执行德育计划时,班主任需要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确保教育活动始终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收集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反馈,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德育工作的成效,并根据反馈结果调整教育策略,确保德育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结语:高效的德育教育不仅需要精心的规划,还需要班主任对德育的深刻理解。班主任通过结合专业教育与德育,运用榜样的力量,并不断提升自身德育意识,可以显著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继续重视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于小妮.精细化管理在高职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山西青年, 2023, (15): 187-189.
[2]宣萱,葛树林.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措施研究[J].公关世界, 2023, (01): 125-127.
[3]张姣,董秀华,缪嵩. 创新思路,立德树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刍议[J].才智, 2022, (20): 97-100.
[4]张芳.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J]. 知识文库, 2021, (12): 175-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