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香港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微型,香港,3D打印
  • 发布时间:2024-04-14 15:13

  快樂微型藝術會╱圖

  曹淩智╱文

  林展喬╱設計

  成長在70、80 年代香港的何國添(Tim)與蔡璧龍(Ian)是一對「好玩伴」,10 數年前他們是土木工程行業的同事,因一次在女人街買迷你縫紉機的經歷,兩人一拍即合。Tim 心靈手巧,擅長手工製作;Ian 使用電腦得心應手,便負責設計畫圖、模擬情景。他們用空閒時間邊做邊學,從最原始的手動切割紙張到3D 打印都不在話下。一動一靜、一和一應,二人配合起來各有所長、相得益彰。

  見二人製作過不少本土懷舊場景,便問起他們眼中的香港印象:「我們都是屋邨仔。以前超過9 成同學都住在公屋,在物質並不富裕的年代,生活簡單、快樂就是簡單。」婆娑樹影穿過走廊、紙皮石鋪頂的冬菇亭和熱氣騰騰的大牌檔、守望相助的左鄰右里……可能是出於對回憶的珍視、想展示最完美的香港,兩人暫時沒有製作微型公屋的計劃,不過關於本土情懷、舊街角的作品仍是為數不少。

  誰會珍惜 當你還擁有

  「朝夕相對的事物讓人變得習以為常。

  隨着社會變得愈來愈好,繼續發展或留下保育必須作出選擇,而舊東西被年代淘汰亦在所難免。」或者微縮模型的意義不止在於「保留」:當看見曾經生活的地方、使用的物品再度展現眼前,不禁回想起喜怒哀樂的交織時刻、歷歷在目的塵封往事……箇中滋味只有本人體會得到。

  街上一事一物,都可以是Tim 和Ian 的靈感來源。裝扮過70 年代的九龍城寨玩具店、臨摹過九龍皇帝的墨寶、做過不少牆體和招牌。有人說拍照、攝像都可以分享回憶,何必花幾年時間去做微型?但試想想:隨着時間流逝,畫面失去實感,看不見的部分只有「靠估」。微型雖然未必百分百還原原貌,卻能呈現真實觸感,喚起你生命中的點點滴滴。

  處境都變 情懷未變

  要說為何微型場景抓住人心,除了真實,大抵是因為傾注感情,喚起人們內心的回憶。作品被更多人認識固然開心不已,現在遠至東京、首爾、洛杉磯、悉尼,都能看到詮釋香港文化的微縮模型。漸漸有人詢價查問與邀請創作,唯二人堅守初心,只想製作自己有感情、經歷過的景物,不願販賣情懷。製作微型的本意只為了享受過程,不過到訪各地展覽也得到「意外收穫」,如拆拆補補、裝裝嵌嵌的第二代「添記文具」,採用發泡膠代替紙支架,綠皮鐵趟門也變得穩固,Tim 說有意將建築工程的維修與保養知識納入創作考慮之中。

  香港地故事多,無奈微型再細,收藏都是個問題。二人租用工廈一室作為工作坊兼陳列室擺放藏品,面對體積過大、無法留下的作品需要丟棄,Ian 更坦言試過走入深山「埋葬」愛作。最近有展覽展出,模型通常由搞手收藏,但仍未改變作品無處安放的事實,Tim 則在言語間笑談未來大計:「將來我們並不打算製作大型作品,畢竟養模型比養車更昂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